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数量急剧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国煤炭与天然气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统筹规划并合理利用煤、油、气资源,通过煤化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3个行业技术上的互相借鉴,资源上的互相替代,产业链的互相补充,尽量减少石油的消耗,以减轻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世界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炼油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主要表现在:生产装置和炼油厂大型化、基地化,产业集中度提高;工艺装置构成更加适应原油的重质化与劣质化,深度加工能力明显提高;生产清洁燃料的手段日臻完善。世界炼油企业结构调整和装置构成的变化,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和深入思考。我国应该坚持基地化、大型化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炼油和石化工业发展应坚持老企业改造的道路;装置结构必须适应含硫原油加工和交通运输燃料及石油化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拿石油石化行业来说,过去十多年,我国原油开采、炼制以及石油化工都有很大发展,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单位GDP增长所耗石油是美国的两倍,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量还很大。”作为炼油领域的专家,李大东代表感触最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李大东代表说,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是要开源,要提高原油的采收率,使原油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是要节流,更多地鼓励大家使用节油型汽车,在全社会推广柴油车、逐步推介混合动力车。同时要注意到,我国每年的原油消费中约有一半成为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燃料,这非常可惜。因为在我国,石油是相非常稀缺的,应该考虑用煤替代,使石油能够更多地加工成清洁运输燃料和石油化工的原料。“石油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战略资源,中国石化等特大型能源公司已经提出要走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低硫与含硫原油价差和加工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油资源和供需状况是全球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2004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增加,特别是低硫原油资源紧张,造成低硫与含硫原油的价差创下历史新高。作者剖析了低硫原油与含硫原油价差扩大的原因,并从炼油毛利和加工成本等方面对两种原油的加工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大力发展炼油加氢工艺、提高含硫原油加工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硫原油加工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低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的价差总体上在缩小。分析表明,在高硫原油和低硫原油的价差大于0.5美元/桶时,我国现有炼厂加工高硫原油是有边际效益的。当二者价差大于或等于1.0美元/桶时,新建和改扩建高硫原油加工项目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为了保证原油资源供应的长期和稳定,应按照进口量的一定效益。为了保证原油资源供应的长期和稳定,应按照进口量的一定比例,继续适当增加高硫原油的加工能力;抓住低友原油和高硫原油差价小的机遇,一方面执行已签订的中东高硫原油长期合同,另一方面在现化采购中尽可能多地购买低硫原油;与此同时,力争使中东产油国改进其销往亚洲市场的原油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工艺技术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的主要原油加工技术,经过催化裂化装置可以对原油进行深层加工,把密度较大的重质油转换成密度相对较低的轻质油,从而满足石油化工产品生产需求。经过炼油催化裂化加工的重质油,可以获得多个优质优良的附加产品,例如汽油等,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加原油催化裂化效果,从原油中获得更多的产品收益,必须要对现有的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行必要的优化,从而提升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含量,以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对现有的石油化工催化裂化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并从石油催化裂化工艺的流程、催化剂以及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优化。  相似文献   

7.
今年一委度我国乙烯实现高负荷生产,全国乙烯产量达72.38万t,其中石化总公司系统生产60.27万t。据此预测,全年乙烯产量约可达到280万t,石化总公司系统可完成224万t乙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一要抓好燕化乙烯大修;二要实现大庆、齐鲁、扬子和上海四大乙烯今年不大修;三要优化兰化乙烯改扩建后开工方案;四要做好抚顺及其他新投产乙烯的安稳长生产。一季度乙烯生产  相似文献   

8.
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与石油化工竞争长期处于劣势的煤化工迎来良好机遇,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新型煤化工成为各地投资热点。煤化工产业虽然前景看好但制约因素也很多,我国煤化工产业应避免“冲动”,科学论证、合理规划,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煤化工之路.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和油品出口限价及欧盟禁运令分别于2022年12月5日和2023年2月5日生效。“限价”是西方考虑油价水平和石油市场供需平衡条件下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的有效策略,其目标是在油价稳定与削减俄石油出口收入之间取得平衡。“限价令”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相对有限,但油品出口可能面临较大影响,俄罗斯将被迫加大原油出口量以弥补油品出口减量;欧洲短期内可能面临柴油短缺;后期国际柴油价格有可能走高,裂解价差上升。未来国际油价运行将显著受到西方限价指引的负面影响,同时加速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格局重塑。“限价令”标志着西方与资源国定价权博弈进入新阶段,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油气贸易中探索建立人民币结算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国内氢能的商业化应用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行业分工,在氢气制取、运输、存储、利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市场空间,为石化企业介入氢燃料产业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石化行业,氢气既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的副产品,又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加氢工艺过程的重要原料。随着我国原油资源日趋重质化、劣质化,产品加工深度和无害化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化工向下游的  相似文献   

11.
悬浮床加氢转化加工低硫劣质重油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原油产量增长不多,但馏分却日趋变重,以辽河原油为代表的低硫劣质重原油年产量近千万吨,以悬浮床加氢与延迟焦化工艺加工渣油时,产焦量过大,轻收油率低,影响经济效益。将悬浮床加氢转化工艺与焦工艺相结合加工这类低硫劣质渣油加工方案可减少生焦量,提高轻油收率,经济效益与焦化方案相近,是值得选用的一种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原油管道运营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油管道运输与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其他原油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投资省、成本低、输量大、能耗少、损耗低、污染小、连续、稳定、安全等优势。目前我国原油产地与加工地布局不太合理,特别是中国石化所辖的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原油加工能力远远超过原油的生产能力。中国石化要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有必要从战略高度审视管道运营的发展问题。中国石化原油管道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根据国内外两种原油资源的供求状况,持续优化调整现有原油管道运营结构,使原油流向更科学、合理、经济;以国内现有的华东、东北地区原油长输管网为基础,与中国石化现有原油管道相结合,建设新的原油长输干线与其联成一体,共同构建一个有机的、能充分接纳国内外两种原油资源的,以及连通华北、华东、中南和东北地区的环形原油管道运营网络系统。为实现上述目标,应持续优化调整原油管道运营结构,扩大原油管道运营市场。  相似文献   

13.
政策要闻     
哈萨克斯坦制定更严格的石油产业投资法规;美国终止石油天然气补贴法案;Gazprom和Rosneft将控制俄罗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就天然气供应价格达成一致;俄罗斯下调原油出口关税;伊朗拟在2007财年对国内汽油消费实行配额制;美国计划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并大幅提高战略石油储备;布什取消在阿拉斯加布里斯托尔湾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钻探的禁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九江石油化工公司隶属中国石化集团,是我国大型炼化企业。2001年加工原油及原料油309.86万吨;生产聚丙烯9.7万吨;生产尿素40.5万吨。分公司拥有5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和年产10万吨聚丙烯、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共有生产装置48套,其中大部分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合成氨、尿素装置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三套化肥装置之一,主体装置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当前行业发展重点逐渐明晰,如,新能源、新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石油替代战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化工新材料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已成为化学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的推陈出新,使行业整体实力得到有效提高;以循环经济作为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等等,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重点,合理把握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信息与资料     
石化总公司第三届技术经济研讨会召开石化总公司第三届技术经济研讨会于1998年5月13日至5月16日在安庆石油化工总厂召开,共有近80个单位的12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石油化工技术经济》编辑部的有关人员也出席了本次会议。本届研讨会集中了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两大集团公司的  相似文献   

17.
刘初春  王杰  郎岩松 《国际石油经济》2015,23(3):18-23,109,1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快速提高,炼油产能过剩的问题凸显。为了保持炼厂运行的经济性、缓解国内成品油消费结构与产能结构不匹配问题、提高炼油企业竞争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经济形势、成品油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现行原油加工贸易管理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原油加工贸易的需要: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导致产品竞争力降低、企业负担重和加工贸易结构畸形;来料加工比重过大导致炼油企业税收流失;配额管理的限制不利于缓解国内供需矛盾,还影响出口灵活性等。建议对进料加工出口成品油暂缓或取消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放宽出口配额管理;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步伐,通过市场手段调节产品流向等,以促进我国原油加工贸易合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优化我国原油资源配置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2005年和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需分别达到28500万吨和33500万吨、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9000万吨和13500万吨,其中含硫原油进口量将分别达到6900万吨和10900万吨。目前我国原油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炼油企业平均规模偏小、集中度低。开工负荷低;含硫原油加工能力较低;原油及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滞后;体制因素制约原油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需要调整原油流向,优化资源配置;适时建设原油管线和深水码头、配套完善原油储运设施;强化成品油销售网络的配套建设、提高油品营销的竞争力。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十五”期间基本关停国内100万吨以下的小炼油厂;(2)对规模为100万吨以上至500万吨的炼油厂,要发展特色产品:(3)对一些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系统的综合配套并适当进行改扩建、建成一批千万吨级原油加工特别是含硫原油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石油从需矛盾加剧,生产增长速度低于需求增长速度,石油有可能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开放的世界经济大环境角度,根据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情况调整和制定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战略。首先,在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工作,开发西部和海洋的同时,调整石油进出口结构,增加原油进口,减少原油出口,储存石油资源;减少石油制成品进口,争取扩大成品油出口。对大型老油田要采取细水长流,延  相似文献   

20.
煤化工应选择新型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与石油化工竞争长期处于劣势的煤化工迎来良好机遇,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新型煤化工成为各地投资热点。煤化工产业虽然前景看好但制约因素也很多,我国煤化工产业应避免“冲动”,科学论证、合理规划,走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煤化工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