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2.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获批后,将有力促进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高端制造业是工业的发展方向,传统制造业最终将被其取代,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验区发展高端制造业,有其必然需要。实验区也有发展制造业的各项优势,必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研究——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模式缺乏相应的规制,导致实践中联盟呈现出目标短期化、规模难以大型化的特点,影响了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提升其整体技术水平的目标。以法律表现形式为切入点分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从联盟的稳定性和制度效力等方面对比两类组织模式的优缺点,探求适合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模式,并提出具体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发展高端制造业十分重要。高端制造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高风险、高成本、高附加值,成长性好、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特征。发展高端制造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可以推动具有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端设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着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由加工制...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全球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陷入衰退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发达地区的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发展餐饮产业对解决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东莞为例,对制造业发达地区的餐饮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在对东莞餐饮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餐饮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企业减少资源消耗,控制产品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业降低成本的意义,进而提出了企业降低采购成本不仅要完善采购制度,更要建立采购成本控制模型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企业为提高创新能力、扩大竞争优势,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的一种新型合作组织.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转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联盟各成员在这些非货币财产方面各具优势,但是我国公司法并未承认其作为出资方式的合法性.从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非货币财产出资类型入手,探究非货币财产的法律特性和配套措施,针对以债权、人力资本、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的法律障碍,提出了拓宽非货币财产出资类型范围、完善非货币财产价值评估制度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立华 《生态经济(学术版)》2023,(1):66-73+80
构建高端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于匹配模型测度两业(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动态匹配度,并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深入探究两业匹配发展水平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2020年,我国两业动态匹配发展水平从拮抗匹配阶段向良好匹配阶段转变,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两业动态匹配度水平较高,西北地区匹配水平最差,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全样本GMM回归结果显示,两业匹配发展水平与产业生态化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门槛效应模型表明,当两业匹配水平小于0.406时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不显著,高于0.406时,两业匹配发展对产业生态化的影响逐渐显著,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财政税收政策是政府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不足,税收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支持乏力。应在未来5—10年中,对于航空、航天、高速铁路、海洋工程和智能五大类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扩大资金来源、引导技术创新、支持人才培养、促进市场开拓、鼓励兼并重组方面实施必要的财政和税收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在市域范围内,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随距离增加集聚程度先升后降;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呈现向心集聚的发展趋势,但总体集聚度有所减弱。进一步地,距离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距离机场的距离、到中轴线中心距离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路网密度以及距离制造中心的距离的作用较弱;政策新区和发展区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集聚水平对当期的集聚影响较大,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圈层+极化\"的空间布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影响因素着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集聚区位、集聚过程等进行科学引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外显和内隐知识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知识类型,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表现为两者之间的接口关系。无接口假说认为两种知识之间不存在转换关系,而接口假说(强接口假说和弱接口假说)则认为外显知识可以转换成内隐知识。人脑的生理基础和工作原理提供了外显和内隐知识相互转换的可能。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两种知识实现动态转换关系,即动态接口假说,CLARION模型可以解释动态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31个省域统计数据,基于地理距离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际外显、内隐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边界。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大于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外显、内隐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外显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在1 000千米范围外快速下降,而内隐知识在1 100千米范围外已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简单增加研发人员和资本相比,促进研发人员交流互动及优化资本结构更能促进地区知识增长。 相似文献
16.
满颖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3):54-58,71
美国作为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上有所专长。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战略由过分倚重服务业向“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转变。为促进本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美国政府采取了以技术进步战略为主,以资金、财税、贸易等相关支持政策为辅的策略。当前,对于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而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基于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转移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承接高端制造业如何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并将这种影响分为直接带动影响与间接带动影响。并在这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资本及技术转移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时间。进而提出积极承接高端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收益作为国有控股公司高管激励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控制权收益分解为隐性收益和显性收益。结果表明,显性收益占控制权收益的9%左右,隐性收益仍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首要激励因素。研究还显示,隐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显性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隐性收益还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提出将自我隐形激励转变成市场显性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制造成本法的历史演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角度对目前制造业所运用的制造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提出了初步思考,即基于对外财务会计目的而建立的\"两步\"制造成本制度和基于企业内部管理为目的的作业成本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航空高端制造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产品模块化、集群创新与集群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厘清航空高端制造业集群模块化升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模块化不仅对集群升级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集群创新对集群升级产生间接影响,即集群创新在产品模块化与集群升级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集群创新的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集群创新与集群升级的关系,环境竞争性正向调节集群开发性创新与集群升级的关系,但对集群探索性创新与集群升级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航空高端制造业集群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