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管理层融资收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管理层融资收购(MBO)是我国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实施MBO对促进我国国有、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在MBO过程中,必须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使得MBO有法可依,并确定合理的收购价格,解决收购中的融资、所需要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次邦  马乐 《商业研究》2005,(6):109-111
管理层收购 (MBO)使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 ,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在我国 ,管理层收购是明晰产权、激励国企经营者的有效方式 ,而且在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大背景下 ,更有现实意义。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来看 ,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股权结构决定了管理层收购中三个焦点问题 :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和信息披露。解决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对策重点是完善我国的融资环境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苏舟 《商业研究》2006,(20):152-155
在国企产权制度改革的诸多途径中,管理层收购因定价问题和融资问题而备受争议。目前国内MBO信托融资有四种模式,即单纯提供收购主体模式、单纯提供融资模式、股份收购模式、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模式,剖析各自的优缺点,在创设双向资金信托、要求管理层自有资金投入以及信托公司负责筛选项目三个原则下,MBO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信托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借鉴国外的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所涉及的融资方式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MBO融资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 (MBO)是现代资本市场新兴的一种企业并购方式 ,它在我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企结构重组、整合企业资源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金融市场条件下 ,我国的MBO在定价机制、收购程序和融资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管理层收购MBO在民营经济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国有企业、国有股权改革理论上,通过MBO是实现国有股减持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实际操作却并不像理论那么简单。譬如,股权定价问题就是MBO操作的难点。定价问题是经济交易中的核心问题,关系到交易各方的利益得失。西方国家MBO参与收购定价的主要是经理层、目标企业股东和MBO中介机构三方,MBO定价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中国在MBO定价时却表现得较为复杂,尤其是关于如何合理确定转让价格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建立企业价值评估标准,完善企业价值评估机制,科学地进行股价的核定是MBO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规定体现了一个"堵"字,却没有实际操作性,国企MBO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向为市场高度敏感的国企MBO终于走入阳光地带。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出台《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对国有企业MBO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中小型国有企业国有产权可以探索向管理层转让,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及所属从事该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重要全资或控股企业的国有产权和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不向管理层转让。根据相关规定,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划分标准为:销售收入除零售业企业、住宿和餐饮业  相似文献   

8.
宣锋  谭业红 《商业研究》2003,(24):25-26
管理层融资收购 (MBO)是近几年在改变传统的国企和民企的产权结构过程中的一种较为实效的方法 ,它对激励内部管理者的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 ,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何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MBO对转型过程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MBO)在减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着眼于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阐释,简要分析了MBO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国MB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我国是否应该进行管理层收购,政策面也不是很明确。对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文章还进行了适合MBO的企业特征分析,并提出了MBO后的整合问题,从而促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国企改制中的管理层收购问题为切入点,引用某电器国企改制的经典案例,对国企改制中管理层收购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正成为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诸多原因,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层收购交易价格的确定。本文通过对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分析,介绍了DCF模型在MBO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管理层收购合理定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MBO)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方式,曾一度流行于欧美国家,正在引起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优化企业治理结构、企业进行资产结构调整和管理者实现企业家理想的一种途径,管理层收购对我国企业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从五个方面对管理层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程敏 《商业时代》2007,(15):72-72,75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在实践操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两个方面来分析上市公司MBO被暂停的原因,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在制定政策或监管时应考虑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MBO的法律瓶颈及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正晓  王建英 《江苏商论》2007,(11):117-119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司股权变更方式,对解决现代西方企业制度中的代理成本过大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它对解决我国国企自身的困境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但在我国,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管理层收购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起源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MBO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围绕收购主体法律制度、融资法律制度、定价法律问题以及信息披露法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企业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MBO)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俄罗斯的管理层收购的特点进行了剖析,总结出转轨国家管理层收购的特点,同时提出中国目前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俄罗斯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孙自愿 《商业研究》2004,(23):26-28
20 0 3年初 ,财政部暂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MBO)的建议 ,导致了理论界、实务界针对于MBO的讨论是褒贬不一 ,从探讨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 ,从产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中西方学者的实证分析发现入手 ,认为管理层收购 (MBO)在我国的实施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 ,我们当前的态度应当是客观、冷静、正确、辨证地看待和对待MBO ,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 ,也不能一概否定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国家,其主要动因是希望有效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90年代初期,MBO市场在国外极盛而衰。但作为我国国企产权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张绪军 《北方经贸》2005,(2):111-112
MBO (ManagementBuy -outs管理层收购 )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上市公司MBO实施过程中 ,在收购主体、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对收购行为的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上市公司MBO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从管理层收购概念与质疑、管理层收购的优势和缺乏的条件出发,阐明我国目前MBO运用到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国有企业改制中MBO运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