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萍乡市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在报刊零售业务上推行“三个创新、三个强化”管理模式,实现了报刊零售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零售报刊业务收入125.9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报刊零售流转额400万元,同比增长23%,邮政在报刊零售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5%以上。1.创新报刊要数方式以前,报刊亭常有报刊脱销的情况,原因是零售报刊要数包销不退,这就使经营者在要数时非常谨慎,宁可脱销也不敢多要。为了增加零售量、减少经营者的风险,零售公司创新了“1 1”的要数方式。报刊亭要数是前面的这个“1”,在销售完自己要数的报刊后,还可以向零售公司补充要数…  相似文献   

2.
从订零之争谈报刊零售业务的发展刘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报刊市场逐步由公费订阅向私费订阅和整订向零售的方面转变。报刊订阅量不断下降,而社会委办零售要数却不断增加。这一新的市场现象,超越了以往那种订阅不足零售补的常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报刊发行业务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邮发报刊订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势下,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局提出报刊发行业务要以零售为增长点,加大零售业务发展力度,力争订零比例达到5:5的目标。湖北省邮政局对报刊零售业务的发展非常重视,制定了给予报刊零售亭建设补贴的政策,把报刊零售亭建设作为提高报刊零售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一年多过去了,报刊零售亭投产的效益如何?报刊零售亭是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笔者对襄樊市邮政局报刊零售亭建设及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襄樊市报刊零售亭发展现状 襄樊市邮政局于1999年底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市场需求发展报刊零售徐雅芳自1980年邮电部决定在全国大力开展报刊零售业务以来,全国报刊零售业务有了较大发展。1992年全国邮政发行部门零售报刊销售额达到7.2亿,为当年订销报刊流转额的16.5%;1993年全国零售报刊销售额达到9亿多,比199...  相似文献   

5.
刘伯良 《邮政研究》2019,35(6):22-24
针对当前邮政报刊零售业务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报刊零售业务的特点和中国邮政的资源禀赋,提出了报刊零售业务“三步走”的转型策略,旨在重塑报刊零售渠道价值,发掘新的增长点,从而推动邮政报刊零售业务开启发展“第二曲线”。  相似文献   

6.
报刊零售业务傅才零售报刊的订货与销货一、报刊零售规定报刊零售是报刊发行的基本方式之一。经办报刊零售业务要本着“扩大零售,发展委办,加强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树立商品经济观念,重视社会效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一)报刊零售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邮政》2011,(1):38-38
本期主题:报刊零售业务 中国邮政从事报刊零售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报刊零售业务作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报刊订阅业务互相依存,缺一不可。零售渠道给邮政报刊发行品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是畅销报刊发行的主要渠道。发展报刊零售业务,有利于提升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增强邮政企业对报刊发行市场的掌控能力,从而使整个报刊专业的经济效益获得提升。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8.
1988年,我国县及县以下农村零售报刊流转额近2亿元,占当年全国报刊零售额的40%左右。全国25000个报刊零售网点,农村占50%左右,开展报刊零售的县局已达94.8%。这些数字说明,自从邮电部捉出“计划发行,区别范围,扩大零售,发展代办”的报刊发行业务  相似文献   

9.
一、开办报刊零售专线邮路的原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得社会上报刊零售业务发展迅猛。目前,报刊零售量与报刊订阅量已相差无几,形成了报刊零售与报刊订阅并驾齐驱的局面,并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但是邮政企业的报刊零售业务并没有随着报刊...  相似文献   

10.
陈海洲  陆珺 《中国邮政》2003,(12):16-16
无锡邮政局在紧抓城市报刊零售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报刊零售市场。截至目前,我局在农村共设置邮政报刊亭31个,单点月均销售额达6500元,有效地推动了无锡局农村报刊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一、转变观念、准确定位,加快拓展农村报刊零售市场无锡是江苏省经济较发达地区之一,农村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农村居民对文化生活以及信息的需支局:1.负责与当地镇政府、村镇办、城管、交管等部门协商报刊亭的定点工作;2.负责选聘报刊亭经营人员;3.负责报刊亭的日常检供报刊到货清单及报刊款结算单,解答报刊亭经营人员对结账单提出的疑问。市局负责各…  相似文献   

11.
团结奋进建小家天津市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帐务工会小组天津市邮政局报刊零售公司帐务工会小组共有职工11人,其中女同志9人,负责全公司的报刊零售汇总要数以及登帐、做表、制报刊签等工作。近年来,帐务组工会小组响应天津市总工会的号召,在基层工会和行政领导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邮政报刊订阅业务和报刊零售业务作为报刊发行业务统一经营,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邮政传统管理体制难以满足市场对报刊零售灵活性,多样化的要求,章提出了报刊零售组建市报刊零售有限责任公司的设想,以从根本上为邮政参与报刊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建立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余开成 《中国邮政》1994,(10):22-23
浅谈报刊零售业务余开成报刊零售业务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轻型业务。是根据商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出的重点发展项目.从1980年开始,这项业务发展极快,截止1993年末,全国报刊零售流转额已达到9.12亿元,是1980年的14倍。但是,...  相似文献   

14.
当前报刊零售业务中的不利因素及建议潘韧日前,福州邮政局针对当前报刊业务中零售流转额比例偏低的现状,分析制约报刊零售业务发展的5个不利因素:一是部分报刊社为追求自身效益违规进行多渠道提前发行,给个体书商在时间上、价格上以可乘之机;二是分局营业员代办报刊...  相似文献   

15.
网点是报刊零售的基础梁伟在一些市、县局报刊零售中,网点设置偏少,销售能力较弱,不能适应读者对报刊需求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报刊零售业务的迅速发展。报刊零售网点,包括门市部、亭、角、车、摊以及委、代办网点,是邮电企业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窗口,是扩大...  相似文献   

16.
陈诗梦 《邮政研究》2002,18(1):12-13
通过对历史数据模型及若干典型城市报刊零售市场的分析 ,说明邮政把发展报刊零售业务放在重要位置是一项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战略选择 ;零售业务应成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新的增长点。之后又通过四个数学模型对全国邮政报刊零售流转额“十五”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并给出了乐观倾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营指导思想是报刊零售业务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试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第一,邮政报刊零售业务要把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报刊的社会效益主要指对社会负责,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起码不给社会造成消极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是指应获得适当的利润,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它是实现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报刊零售的经营目标。沈阳报刊销售公司的作法很好,他们制定并执行“五不卖”的原则,即不卖无正式出版登记号的报刊;不卖非公司统一  相似文献   

18.
浅议报刊零售的订货处理江苏省响水县邮电局刘炜近几年来,报刊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邮政报刊发售部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迎合个人消费为出发点,作了大量的工作,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也意识到在报刊市场中扩大发展报刊零售业务将是繁荣和稳...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广东省报刊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拓展报刊零售社会渠道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探讨了报刊零售市场的拓展举措。  相似文献   

20.
报刊发行是邮政企业的一项主要业务,它具有邮政业务的共性,即是全程全网的联合劳动。从邮局接办报刊发行进行宣传推广开始,经过收订、要数、汇总、付印、结算等一系列手续。再把印好的报刊。通过发报刊局的分发、运输,一直到订销局的分发、投递、零售等于段传送到广大读者手中,需要发行部门、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