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标新立异,培养求异思维;启发创建想象,诱发创新思维;挖掘创造性因素,培养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只有创新教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性思维,开启学生的创新大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创新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3.
陈柯 《西部大开发》2011,(10):78-78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个性发展价值的需要。语文教学的创新,就是把学生培养成有一定语文素养的人。本文从教与学两个角度谈了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教师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只有创新教学途径,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如今,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思维是前提和先导,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将创新教育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7.
如今,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新语文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思维是前提和先导,因此,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姜兰婷 《魅力中国》2010,(9X):46-46
<正>创造思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智慧核心。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创新,以自己创新的意识引领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在课堂上敢于设疑,质疑,能大胆想象,培养创造思维,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相似文献   

9.
杨兰敏 《魅力中国》2014,(10):116-116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语文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加减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周丽茹 《魅力中国》2014,(16):148-148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改革伴随着新世纪清脆、激越的钟声渐成燎原之势,21世纪必将是一个腾飞的时代,而创新是时代精神的灵魂。语文教学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载体之一,其改革也必将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上。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决于他们能否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所以,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创造性思维的可贵之处在于其求异性,即:不苟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或  相似文献   

12.
廖诗峰 《魅力中国》2009,(6):122-12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地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明确地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煮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刘丽玲 《理论观察》2013,(12):160-161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问题与质量提升策略是在教材的职业教育特点不突出,忽视了培养学生语文技能的目标;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需要;职业院校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语文素养不高,以及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缺乏创新意识,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背景上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对学习语文重要性的认识;营造浓厚的语文教学氛围,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江红霞 《魅力中国》2011,(21):399-399
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指导学生丰富的形象,积极的思维等都是创额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二是拓展教学空间,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引导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四是积极客观评价,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柳青 《魅力中国》2010,(21):50-50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参与精神、发散思维能力和多元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培养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大胆探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要创新性地教,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性地学,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寓于教与学之中。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雪琴 《魅力中国》2010,(12):49-49
中学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情感。  相似文献   

19.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3):149-14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辩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性人格,这就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重视质疑发现,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敢创造。要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和“不可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傻问题”、“怪想法”,看到背后的无穷创新“潜能”。运用想象发现,变单一、常规思维为多向拓展的创造性思维,再造想象,拓宽思维,善于发现。运用遥远想象,变通思维,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并发展发船】生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素质。我们的教学当中,无时不刻都要透露出创新。特别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创新有着很大的空间。我们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课前、课堂、课后。那我们就以这三个过程来看看语文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1.课前预习,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我们教师自身要有创新的思想,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