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随着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木断根高粮食的做东羊案R由余缺调剂逐步地向品质调剂转变。从粮食库存和市场需求的现状看,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扩大粮食生产和经营的市场份额,缩小保护价收购的品种和数量,遏制粮食企业的亏损,减轻各级财政负担,是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因此,一些不适销对路的劣质粮种免不了遭受淘汰的厄运。摆在农村、农业、农民面前亟待解决而又须长期解决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搞好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币场竞争。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须以提高粮食总产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粮食不断增产丰收,粮食供求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局面,粮食市场疲滞,粮价不断下跌,进而一方面造成粮食生产比较经济效益下降,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另方面又带来粮食市场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短缺,难以满足粮食消费的需求。显然,解决目前粮食供求矛盾的关键,必须从生产“源头”抓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保持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对接”正因为如此,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的粮食品种生产,已成为广大粮食产区与粮农的普遍共识和行动。然而,由于粮食生产和供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调整粮食如果缺乏科学、冷静、客观的认为和做法,“大呼窿”地一哄而上,不顾实际与可能,盲目地进行调整,就可能带来与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初衷相悖的结果 ,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提高整个粮食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防止陷入以下可能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粮食不断增产丰收,粮食供求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局面,粮食市场疲滞,粮价不断下跌,进而一方面造成粮食生产者比较经济效益下降,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一方面又带来粮食市场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短缺,难以满足粮食消费者的需求。显然,解决目前粮食供求矛盾的关键,必须从生产“源头”抓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保持粮食生产与消费的“对接”“吻和”。正因为如此,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的粮食生产品种,已成为广大粮食主产区与粮农的普遍共识和行动。然而,由于粮食生产和供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如果缺乏科学、冷静、客观的共识和做法,“一窝蜂”、“大呼窿”地一哄而上,不顾实际与可能,盲目地进行调整,就可能带来与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初衰相悖的结果,甚至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提高整个粮食产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必由之路。但是,如果片面地、功利地、主观臆断地“调整”,则可能欲速而不达。因此,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防止陷入以下可能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一 )为什么说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 ?诚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由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粮食生产的发展已从“发展生产 ,保障供给”的指导方针转变到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生产了。但从目前而论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更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一是劣质粮食过多 ,调销困难 ,库存积压 ,企业难以为继 ,国家财政负担沉重。我国粮食生产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品种为主 ,其中稻谷占粮食总量 4 0 %以上 ,而且全国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 60 %,然而 ,稻谷产量中 90 %左右是早稻 ,其中早籼稻又占绝大部分 ,优质稻只…  相似文献   

5.
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须以提高粮食总产为前提。从总量看 ,我国的粮食供求基本达到了相对平衡 ,但从长远看 ,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许多因素是难以避免和消除的。特别是21世纪 ,一个将拥有1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足以引起我们在粮食上的忧患意识。目前 ,一些劣质品种粮食销售不畅 ,库存大量积压 ,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太多了 ,再长粮食就没有出路了 ;着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也不是意味着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更不是向农民发出“谷贱”、“卖难”的信号 ,而是要解决品种和质量不适销对路问题。因此 ,要引导农民适应粮食市场国际化竞争趋势 ,使…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粮食的供求关系已由余缺调剂逐步向品质调剂转变。因此,如何搞好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摆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粮食生产和供求出现阶段性和结构性过剩 ,人们对粮食品种、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农民要致富 ,只有走市场路。如果按现行的种植习惯、品种、质量继续搞下去 ,要致富奔小康是难以实现的。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农民追求更大效益的迫切要求。眉山地区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一、把握好调整的原则 :(一 )实事求是。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 ,宜种则种 ,宜养则养 ,宜林则林 ,切忌一刀截。要根据气候、土壤、种植和消费习惯、市场容量实事求是地调 ,…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近年来,广元市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不断进行粮油种植结构调整,努力生产优质粮油以满足人民群众和市场对优质特色粮油的需求。本文从粮油产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研究了广元市粮食生产现状。结果表明,稻谷、花生、油菜籽单产量逐年攀升,是优势特色粮油作物,玉米单产量和小麦单产量与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建议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压缩普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优质特色粮油种植,优化粮油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9.
农民种粮收入不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进城打工经商、从事养殖业和种植经济作物已经成为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粮食生产已成为农民收入的副业,谁来种粮的问题十分突出,这是涉及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大事。文章以湖北省为例,采取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提高湖北农民种粮收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变粮食种植方式、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实行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安全已经由粮食数量安全向粮食结构安全转变,粮食供给结构性失衡导致粮食短缺与粮食过剩同时存在,粮食陷入"三量齐增"困局。文章梳理粮食结构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新进展,分别从粮食贸易、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气候土壤环境等方面阐述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解决中国的粮食结构安全带来一些新思考。从国家层面看,消除贸易壁垒意味着贸易收益与财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体福利水平,但损害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补贴对种植决策带来的影响有限,且补贴效率低下容易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从粮食生产要素来看,气候变化导致粮食生产风险增加,改变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壤的生物功能进而改善粮食生产。调整粮食结构和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要同步进行,调整粮食结构不是单纯的生产安排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体制转型、发展转型、机制转换乃至经营形式创新的问题。从长期发展考虑要以农民收入增长、粮食安全战略、土地利用效率为综合目标,构建城镇化与粮食结构安全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区域农业生产格局通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消费变动实现调整,将山东省137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以期对其粮食供需关系和供需关系变动下农业生产新变化进行细致描述。[方法]文章基于县域尺度,以重心模型刻画近10年山东省粮食供需背景,综合利用粮食生产空间转移系数、区位熵、结构变动指数等方法,分别从产量和结构探讨农业生产在粮食供需背景之下的格局演变。[结果](1)2008—2017年山东省缺粮区数量增长,粮食供需重心明显西移,西部须面对来自自身粮食需求和东部缺粮量同时上涨的双重压力。(2)山东省粮食生产转出区数量先减后增,粮食生产转入区数量先增后减,粮食生产与供需变动存在空间一致性,粮食生产转入区进一步向西集中。(3)供需变动下山东省农业种植结构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而非粮作物集中趋势增强。(4)山东省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指数高值区可分为粮食生产提升型和城市规模扩张型两类。前者为缓解粮食供需压力,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显著上升;后者呈现以市区为中心的接触扩散格局,但也通过保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粮食供需,并未出现粮食作物大规模转变为非粮作物。[结论]在粮食供需背景下,山东省应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以求适应供需关系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利弊(一)利1.有利于调动粮农的种粮积极性,增加收入。粮食购销市场化后,粮农可以自主决定种植品种、面积、数量,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2.有利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优质粮食生产。农民会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生产效益高、成本低、品质优的粮食参与市场竞争,以达到调整种植结构,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目的。3.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4.有利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二)弊1.粮食收购主体增多,粮食市场可能出现恶性竞争,带来负…  相似文献   

13.
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商品农业四川省夹江县甘江镇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质量,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减少粮食播面,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该镇从1991年起,在积极推...  相似文献   

14.
《粮食问题研究》2000,(1):38-38
当前,粮食种植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推进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粮食品种,已势在必行。那么,各级粮食流通部门如何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呢?我们认为:一、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农民转变观念。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品种更新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转变观念和习惯的过程。长期以来,农民习惯于多年种植的品种和种植方式,生产观念比较保守,对结构调整有畏难情绪。因此,各级粮食部门要抓住当前有利机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粮改政策、价格政策、农业政策,不断向农民发出强烈信号,促…  相似文献   

15.
一、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为依据指导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应在现有粮食库存、粮食生产现状、潜力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经济规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作出整体规划,在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基础上谋求粮食种植结构的优化和粮食生产的合理布局。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都不应是越多越好,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粮食种植结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增加市场需求的短缺品种的生产,当然,对一些市场有需求的老品种不可一味地彻底取消。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粮食集贸市场;二是粮食批发市场;三是粮食期货市场。近几年来,作为现货市场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发展较快,而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相对慢一些。在当前我国粮食总量供过于求,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 WTO的形势下,积极稳妥地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大有裨益。   一、期货市场可以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结构的调整必须用市场手段,以价格信号对农民实施引导。而这种价格信号又必须具有集中性和权威性,能够反…  相似文献   

17.
一、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现状 1、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总产量降低.名山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粮食种植,特别是稻谷的种植.近几年随着全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村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由粮食种植大县变为以茶叶和粮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而且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稻谷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动物性食物生产,无论从当前市场情况和今后需求趋向看,都已经到了必须认真研究的时候了。鉴于我国以粮食为主体的动物性食物生产原料不足,给动物性食物生产的前景蒙上了阴影。而调整动物性食物生产结构和提高畜牧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基本可在目前粮食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宜宾市粮食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粮食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目的,因地制宜调结构,突出特色抓玉米,收到了初步效果。一、统一思想认识,把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与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发展结合起来调整粮食生产种植结构不仅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也是关系到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中要合理定位,要通过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转变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市粮食局成立了粮食生产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把积极参与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与订单收购粮食作为今年全市粮食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垦区的粮食晒场为垦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垦区实行“两费”自理,粮食晒场管理及核算工作逐渐弱化,投资逐年减少。从垦区目前情况看,一般基层生产队的耕地面积大多在万亩以上,且比较分散,除了少数有条件的农场实行粮食集中晾晒管理外,大多数农场仍依靠水泥晒场自然晾晒,这里所说的集中晾晒管理,是生产单位将产品统一上交到粮食处理中心,由粮食处理中心统一烘干,加工整理。近年来,垦区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加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粮食晒场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产品不能烘干,如各类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