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幸福     
郭莉 《首都经济》2011,(2):53-53
2010年下半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在对自1993年以来所跟踪的企业家进行调查后发现,89.5%的企业家认为自己“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只有9.6%认为“压力较小”,0.9%认为“没有压力”;在压力增大的同时,企业家的幸福感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2.
朱敏 《中国经贸》2013,(17):28-28
经济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去?我的理解是,转到让人们不光“吃得饱”、还要”睡得香”。芸芸“饱食者”之中,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睡得香,晚上还能美梦连连? “睡不香”还算好的,“睡不着”就更麻烦了。现在,中国不在少数的企业家都属于“睡不着”这个状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烦躁易怒”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表明,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每增加1%,生产增加0.2%;L业劳动力每增加1%,生产增加0.75%;而训练有素、懂得科学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每增加1%,生产会增加1.8叽。所以,企业家是企业的灵魂。近年来,让企业家职业化的呼声日益渐高。该调查就企业家职业化的必要性、企业家职业化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职业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对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的900余位国有企业新老员工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现刊登如下:“企业家职业化”六成以上持赞成态度64%的被调查国企员工表示听说过“企业家职业化”,这其中13%宣称比较…  相似文献   

4.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个道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已不用过多的解释。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最近指出:企业的好坏,关键在领导班子,要鼓励企业家把创立和发展企业作为毕生的事业和奋斗目标,企业家应该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谁来选择国企经理”已成为本世纪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课题。“官本位”能造就真正的企业家吗?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资料显示,国有企业86%,集体企业58.4%,三资企业33.3%的厂长(经理)的任命方式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任命。企业经营者职业活动中最关注“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者所占的比例为62.l…  相似文献   

5.
合肥市企业调查队开展了“非典”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快速专项调查。调查表明:“非典”对二季度的整体经济运行影响较大.认同的企业家近四分之三,但对下半年合肥市经济运行情况.接近一半的企业家认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在北京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4586位企业经营者中,约95.8%的企业经营者认同“优秀企业家一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说法,不同意的仅占3.7%。  相似文献   

7.
柔性管理     
前几天,我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了在长城饭店召开的“财富名媛俱乐部”成立仪式,几百名女企业家齐聚一堂共话“女性经济”令我感触颇深。据权威机关调查,目前,中国女企业家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8%,其中个体和私营经济中的女企业家占所有女企业家总数的46%。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企业家只占到中国企业家总数的10%。与女企业家人数飞速增长相对应的。是她们对GDP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到2006年达到42.5%。她们将女性的管理魅力和智慧与男性钢铁般的意志融为体。打破了男人一统经济界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政协主席艾丕善结合自己四次出国的深切体会.畅谈实施”走出去”战略。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通过龙头企业“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靠政府官员“走出去”.政府应该做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企业家“走出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4月14日公布的企业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8%的被调查者对“优秀的企业家一定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示认同。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调查结果,表明我们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第11次全国性企业经营者年度跟踪调查中,有55.2%的企业家认为当前税收制度最需要改革的就是“个人所得税”,仅次于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经济视野     
《首都经济》2009,(5):11-13
一季度我国GDP增长6.1%,一季度我国CPI和PPI分别下降0.6%、4.6%,一季度北京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新高,我国企业家信心回升,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公布,应急救助项目“春雨行动”募善款超亿元,  相似文献   

12.
一、宏观经济走势趋弱(一)经济运行热度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预期下滑 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或“过热”的企业经营者占29.7%,比2007年减少36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29.1%;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28.8%,比2007年提高26.9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桌的景高信.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9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  相似文献   

14.
老子讲过“道不同,不相为谋”。忠诚需要一种认同感,不是要员工忠诚.而是员工认同企业家和企业行为,从心底认为就应当如此。从“需要忠诚”变为“应该忠诚”,要依靠价值观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7,(8):73-73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民调(4332人参加)显示,91.8%的人对虚假代言表示“愤怒”,67.7%的公众认为,如果代言的产品出现问题,明星“应承担部分责任”,24.0%的人认为“应承担全部责任”,认为“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的仅占36%。  相似文献   

16.
《浙江工商》2008,(4):28-29
一次民营企业家的座谈会上,面对主持人提出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的问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如此回答,“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认为,对于当今时代的民营企业家,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刨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和核心,是引导企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有了创新精神.正泰的事业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正因为有了创新精神,温州的民营经济才能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的‘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7.
综合信息     
吴敬琏认为未来要靠私有企业维护7%的增长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对中国的经济前景表示了谨慎乐观。他认为:只要政策合适,未来10年至15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增长7%是没有问题的。外界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吴敬琏说:“外界看错了私营企业的增长。”他举浙江省的例子说,当地90%的经济增长来自私企,该省在今年首三季经济增长就达到10.3%,超过全国水平。苏南乡镇企业改制后,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也达到10.3%。正是基于对私营企业家的信心,吴敬琏认为国家应该调低贷款利息率,以鼓励对利率十分敏感的民企借贷投资,来鼓动经济…  相似文献   

18.
近期.银行业以其2011年的惊人利润获得极大关注.甚至被冠以“暴利”行业之称。2012年2月银监会披露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为10412亿元.相比2010年的7637亿净利润.增长率达36.34%。以至于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表示“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剔除2001—2005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从16.6%下降至42%这个阶段.自2006年以来.六年间我国银行业净利润上涨近48倍.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没有多少沮丧的时候。我就像一个斗士。”2006年6月.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此时.东盛集团的背景已是纷繁复杂。这个曾说“作企业家99%是痛苦”的民企掌门人感觉到,如今连那1%的快感似乎也来得越来越慢了。 走过了10年的疯狂收购期之后。郭家学做出了一个必须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在“郎顾公案”大讨论中,郎成平及其支持者认为一些企业家利用合法渠道或灰色渠道转移了国有资产,另一些学者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不要与企业家为敌,要善待企业家。笔者认为,真正的企业家是中国最稀缺的资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