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南大门广州是我国开展会展旅游较早的城市。21世纪以来,广州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但品牌塑造问题是广州会展旅游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分析广州会展旅游的现状,从巩固市场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竞争力和促进广州城市休闲旅游发展四方面阐述构建广州会展旅游品牌的重要性,最后从会展旅游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和品牌开发三个视角探讨广州会展旅游品牌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会展营销的不断发展,以城市为单位的会展营销受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决策者的认可,而会展上的品牌对城市营销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会展品牌对于城市会展营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城市会展营销的基本知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城市会展的基本特征,并对创新城市会展营销战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品牌已经成为会展竞争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会展业的发展将以城市品牌为依托,利用品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带动整个会展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会展业的发展将强化城市品牌的传播,对城市的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旅游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杭州会展产业的发展态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产业之一的会展业具有巨大的生机和潜力,其作为城市新兴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实力与形象竞争的关键指标。杭州会展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总体态势;"西博会"的品牌不断提升;杭州会展业将通过长三角会展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围绕城市品牌与若干会展品牌形成主、副品牌相辅相成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会展产业与城市竞争优势互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产业的"三高"、"三大"、"三优"特征,使其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从绿色会展、品牌会展两个角度,探讨了会展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竞争优势提升之间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的美称。会展的品牌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发展中国本土的会展品牌,对于推动中国会展业乃至繁荣相关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会展的品牌打造,既有一般品牌打造的共通之处,也需结合会展业的特殊要求;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会展品牌发展经验,也要结合自身会展经济发展环境与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征;既要"师夷所长",也要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陈玲 《商业科技》2009,(15):157-158
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触摸世界的窗口”的美称。会展的品牌化发展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发展中国本土的会展品牌,对于推动中国会展业乃至繁荣相关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会展的品牌打造,既有一般品牌打造的共通之处,也需结合会展业的特殊要求;既要借鉴国外成熟的会展品牌发展经验,也要结合自身会展经济发展环境与所处特定阶段的特征;既要“师夷所长”,也要敢于创新。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会展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于会展业来说,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至关重要的。会展品牌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度和品牌认知度,这也是塑造会展品牌的三个突破口。品牌是市场营销行为的一种,对于顾客来说品牌是一种承诺和价值,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塑造良好的品牌形式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法。而会展品牌是一种将不同会展区别开来的特殊标志,可以反映出会展行业的发展动态,文章对会展品牌的塑造策略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推动会展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TRIZ创新方法,对会展品牌在其塑造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资源利用、创新问题情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描述,结合世博会对我国城市会展品牌影响的特点,构建了基于TRIZ理论思想的会展品牌设计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合肥市会展经济快速发展,展会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显现,为合肥建设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加快合肥市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建设,合肥市应深刻认识当前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品牌展会少、市场主体培育滞后、会展人才短缺、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会展品牌,培育壮大会展主体,培养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积极发展网上展览。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是国内会展行业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其具有独特的会展经济模式,无论是在政府招商建设还是展馆周边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方面都逐渐完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如知识产权意识淡薄,高级专业会展人才匮乏,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外展览业竞争加剧等。因此,应加强行业整体的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机制,保护参展商的权益;加快高级会展专业人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队伍培育制度;深化与港澳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充分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体系,促进会展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是以都市文化特色为依托,集都市观光、休闲、购物、文化体验为一体的都市综合性活动场所,是城市自然环境与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合,对储存、流传、创新都市文化,提升都市经济、休闲与产业功能,创造良好的都市旅游品牌具有重要的意义。伴随着我国都市旅游功能的不断转型,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上海市甜爱路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后对我国都市文化旅游特色街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提升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同类街区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研究中的热点之一,会展旅游业也以其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全球性产业。沈阳会展旅游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沈阳会展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需要更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钱俊婷 《商》2014,(11):104-105
会展评估对于规范会展业、培育品牌展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二手的数据资料,并结合相关会展评估体系的内容,建立了反映消博会综合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化简,用一个主要指标代替原始的4项指标,用加权后的得分情况来评价消博会的综合发展情况。最后根据得分情况来分析消博会现有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映辉  陈刚强 《江苏商论》2011,(11):103-105
从区域资源条件、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等内外部因素方面,对湖南长株潭休闲农业区域品牌建设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在长株潭休闲农业区域品牌的构建之中,区域资源特色是基础性条件,规模化发展是强大引擎,其效应的发挥将通过集聚经济的内生作用而得以延伸;通过这些内外部因素作用的不断发挥和深化,长株潭休闲农业的区域品牌将随着文化内涵、物质内容和竞争力等的提升和完善而得以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品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商业研究》2012,(4):74-81
全球化、市场化和城市化共同推进着中国城市品牌化,中国城市已经走进了品牌时代。城市品牌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以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中的品牌构建思路为线索,从品牌定位、品牌元素、营销方案、营销传播、次级品牌、品牌评估、品牌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类评述,不仅对城市品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研究方法的创新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各行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创新中,林业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绿色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胡锦涛主席强调"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国有森工企业要重新确立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发展的新战略,必须不断创新集团发展路径和管理方式。品牌战略体系的建设呼之欲出,并在国有森工集团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吉林森工集团为例,浅析品牌战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武勉  张帝  祝瑞 《江苏商论》2014,(10):34-35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核心内容,它既对促进内外贸易、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影响力。但是浙江的会展文化产业仍然存在着多头办展、重复办展,展会规模不大、品牌不强等问题,并且面临着发达国家文化冲击的威胁。本文立足于浙江会展业的现状,应用战略环境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比较了浙江文化会展业的优势和劣势,及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促进浙江会展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敏 《中国广告》2009,(10):100-101
会展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态环境之中。其学科定位是一个在现行学科体系中如何确定其归属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对会展活动的本体概括,提出会展是一种以现场聚集为形式的营销沟通服务,其外延包括会议、展览、节庆、赛事以及其他相关活动。营销沟通服务包括公关、会展、广告、传媒等服务,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呼唤现代服务学作为学科门类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从公众环境角度看,城市品牌经济既是可计量的产品(有形资产载体)经济,也是可识别的认同(无形资产价值)经济;从城市结构主体角度看,城市品牌经济既是一种可复制的同质经济,也是一种可识别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差异经济。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耦合度是这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结构形态,运用容量耦合模型可以建立城市品牌经济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本文选择广东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和惠州等城市作为样本,利用该模型对其城市品牌经济与市场环境的耦合状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广州处于勉强协调的耦合状态,深圳则进入了初级协调的耦合状态,佛山、东莞、中山也处于勉强协调耦合状态的下线,珠海和惠州则处于濒临失调的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