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它以崭新的视野,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认识上做出了新的贡献.因此,在十八大视域下,通过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现状,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已成为时代性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孙继海 《商》2013,(9Z):275-27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科学内涵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现实化,要想平稳有序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持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需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兴起的红色旅游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活动,且是一种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他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活化、普及化、通俗化。探讨红色旅游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前一个新的课题,两者的结合是相辅相成、互助共赢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红色旅游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报告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而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应该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是一次大规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普及教育活动。所以,厘清与把握这二者的互促关系,能对加快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成峰 《中国报业》2012,(10):169-170
当前网络媒体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显现,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要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建设,培养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队伍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网络媒体大众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芳 《商》2012,(16):141+140
如何进一步的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不断顺应时代发展和夯实全国人民共同理想的需要,对于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增强内容的感召力、吸引力、说服力,创新载体,培养人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龚成 《消费导刊》2009,(13):210-2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逻辑和内在要求,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做到立足基础,把握要点,突出重点,坚持原则,明确目标,提供保障,抓住关键,夯实根本,必须努力实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统一,与建设先进大众文化的有机统一,与提升大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从实践价值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统一了全体人民的政治信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看,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质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从实践价值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统一了全体人民的政治信念;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了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其实现路径应立足大众的日常生活,从理论的通俗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入手,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基础和思维方式,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李洋 《消费导刊》2013,(12):153-153
探讨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使用的宣传方式,对于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年内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开始逐渐奠定基本的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特殊的转折时期,因此它有很重要的研究和探讨价值,对以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经验得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创新发展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为什么人”、“为人的什么碍”和“怎样为人”这三个根本性问题为线索,围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机制和路径三个维度,构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逻辑和体系?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高校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陈云曾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领导,他在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表率,他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形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智支持、民生支点和民主支撑,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与思想仍具有当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建设,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也被提上日程,从各个方面来说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都迫在眉睫。它对于祖国统一,民族政治认同,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目标,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出发,对实现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商》2015,(5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中国梦这一开放又通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扩大不同社会群体的共识,高压反腐败,传递正能量,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成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典范。为了顺利实现我国"四个全面"战略,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客观公正地审视和研究前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历史实践,尤其是要深刻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验教训,探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规律。此为本项研究价值所在。目前史学界一般都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正式爆发这一段时期称为"建国后十七年"或"新中国十七年",本文简称"十七年"。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8)
总的来说,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可以归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包容,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不断进步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琦 《品牌》2014,(8):113-113
抗战时期,为适应抗日救亡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继续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多种大众化途径。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实践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结合,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载体,这些基本经验对今天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产物。红色文化建设包括红色文化的保护和红色文化的传承两个方面,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红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依托红色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充分运用红色文化所蕴涵的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依托红色文化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运用红色文化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丰富经验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背景下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科学普及的重要基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相对较为深奥,难以让所有群众理解。因此,开展具有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从社会科学普及层面,提出几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