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已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利用ADF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对1984年至2013年间中国农村信贷投放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数据表明:农村信贷投放增加及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提升是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面板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的检验分析,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得出:我国农村消费水平和农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均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并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波动较大,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分别从企业视角和产业视角考察市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独占企业的X非效率程度或进入者的效率提高程度、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产品差异程度和差异商品的需求替代程度。这对于从需求方面揭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解释我国转型期的经济增长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东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受消费、出口、投资这“三驾马车”的影响,但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依据东北三省1992~2007年统计数据,对各个因素与东北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东北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投资,而消费的拉动作用也在逐渐增大,同时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5年-2014年东北三省地级市有关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袁李品 《现代商业》2011,(12):13-1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金融支农程度、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四个指标,运用1978—2008年间的数据序列,基于协整检验,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VAR模型分析,对我国农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且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及农村金融发展结构的格兰杰原因,但农村金融发展不是农村经济增长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关注的重点领域。数字普惠金融凭借互联网、大数据增强了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及数字化程度,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增长。尤其在农村薄弱的金融发展体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细分维度探究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区域间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和细分维度均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区域异质性表明:相较东部,中、西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利用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2002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表明: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平均效率水平偏低,约为0.326,存在着区域差异。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靠资本和劳动共同驱动,其中资本要素的投入略显重要,技术效率的贡献较低。耕地面积、对外贸易出口总额、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等因素的提高都会增加地区经济增长效率;而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则对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长三角地区1984—2011年的统计数据,利用VEC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农村资本投入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带来的是负效应;短期内,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变化能有效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但具有滞后性。在农村金融发展各构成因素中,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民收入增长变动的贡献程度较高,且具有长期持续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程度略微高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资本投入。  相似文献   

10.
郐艳凤 《北方经贸》2013,(12):77-79,86
在传统Solow模型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因素,然后运用该扩展的Solow模型对东北三省1978-2011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全要素分析,并按照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分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吉林、辽宁、黑龙江,但都呈现出不断加快的趋势物质资本和技术进步对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而人力资本、市场化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的贡献率则普遍较低,且在各省之间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回顾1953-1978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就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假设,通过估计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粮食生产和前期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控制均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当期经济增长;而本期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反而不利于经济增长,并由此对目前我国的农业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瑞敏 《致富时代》2010,(12):204-204
该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8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市经济增长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市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增强FDI效应的对策建议,以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上海市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13.
周铁军 《中国市场》2014,(46):189-190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影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资本产值率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率三个指标体系衡量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采用重庆2003—2012年重庆农村地区的时间数据序列,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显示重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联系,并且Granger显示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纯收入之间互为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低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东北三省消费低迷、经济增长缓慢原因。其原因包括:收入水平低、消费低迷;体制机制僵化,消费动能不足;旅游消费收入低等原因。提出未来提高东北地区经济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拉动消费增长;创新机制体制,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消费动能;加大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宣传,提高游客认同度,提振消费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1—2010年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方法对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农村金融并没有很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府行为、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1993-2007年我国金融发展变化.并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了金融效率、政府行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培育市场促进经济增长能力显著为正;金融效率固定效应的地区差异较大.在考虑金融效率和政府职能转型的基础上,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助于改善我国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商品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流通业作为参与流通经济运行的主体呈现出明显的加速趋势,对社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1978—2010年重庆市的数据,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9—1989年流通业与经济增长虽然相关性较高但是不存在协整关系;1990—2010年流通业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有长期作用同时也有短期作用,且存在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18.
技术效率是文化产业增长的源泉和保障,已有的文献缺乏对影响文化产业技术效率的因素研究。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我国文化产业效率的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市场文化需求、人力资本等六个要素,然后采用随机前沿技术对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运用核密度分布图分析了效率的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文化产业生产函数中的非技术效率表现显著,复合误差项中有46.7%来源于技术非效率性;产业政策、市场文化需求、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产出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产业基础设施落后,约束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文化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分布曲线呈现左侧拖尾、低位震荡特征。从分地区的分布曲线看,东部综合技术效率差异较为显著,中部的效率先恶化后提高,西部的效率近年来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经济结构优化、社会福利和绿色发展五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并基于2001—2014年G20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经济自由度对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说,经济自由度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而且在2008年以后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但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从经济自由度分项指标看,法律结构与产权保护、货币政策合理性、对外交往自由度和劳动与商业管制等方面的改善都对经济增长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政府规模的改善需超过一定的临界点才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聂丽  石凯 《财贸研究》2021,32(5):37-48
在运用自组织映射技术对2008-2018年农村金融集聚进行时间序列空间分类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农村金融集聚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与作用路径.结果 表明:高集聚区的农村金融集聚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更显著的拉动作用.从直接作用路径看,高集聚区可通过增加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低集聚地区通过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但高、低集聚区的涉农贷款均尚未发挥显著的农村经济拉动作用.从间接作用路径看,高集聚区农村金融集聚可通过推进城镇化进程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低集聚区农村金融集聚通过城镇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均未能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