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基于金融工具减值准则发展历程的简述,对比浅析了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FASB的“当期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并指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不足之处,进而推进其对我国金融工具减值准则修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玉红 《商》2012,(6):77-78
金融工具减值在现代会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金融工具计量、金融工具减值的准确性,一直是会计学家和准则制定机构研究的重要课题。IASB目前采用的金融工具减值计量模型是已发生损失模型,主要体现在IAS39当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已经引发了对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质疑,IASB发布征询意见函,提出以预期损失模型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引起了全世界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也引发了相关课题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扬 《现代商业》2023,(21):124-127
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对金融资产的减值从已发生损失模型转变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而《商业银行预期信用损失法实施管理办法》的发布进一步为商业银行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法提供了全方位的实施管理指引和标尺准绳。本文主要讨论上述政策执行对中小农商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金融资产又占了商业银行资产的绝大部分,因此金融资产的减值对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影响显然十分重大。顺应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的目标,同时在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也将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因此,如何保证新准则在商业银行有效地实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本文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减值问题,分析我国银行业在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时预期会面临的影响,借鉴国外经验,希望为我国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孙金金 《商业会计》2012,(19):19-21
2009年11月5日,IASB、FASB联合发布IFRS 9金融工具减值的征求意见稿,提出"预期损失模型"。2011年1月31日,又联合发布了增补征求意见稿。之后,IASB和FASB组成内部工作组多次就金融工具减值准则进行研讨,提出贷款分类"三分类模型",努力推进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第二阶段的工作进程。本文主要对IFRS 9中的"预期损失模型"最新进展进行解读并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上的缺陷暴露无遗,对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改革势在必行。面对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复杂性,IASB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的征求意见稿,以预期损失模型替代"已发生"模型。2011年1月31日,IASB与FASB联合发布了增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探讨了金融资产的减值问题。本文在对该准则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就其最新发展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工具由"四分类法"改为"三分类法",资产减值由"已发生损失法"替换为"预期信用损失法",是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结合对准则的理解,重点对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应收票据、"三无投资"、应收账款信用组合划分、预期损失模型、其他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计量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下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杨川 《商业会计》2021,(5):47-50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4年7月修订发布了第九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为实现准则持续全面趋同同时有效解决旧准则顺周期问题,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3月修订了金融工具相关准则,引入的预期损失模型彻底改变了减值计量方式和时间。文章以2019年江苏省内已上市的9家商业银行为例分析预期损失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任真 《商业会计》2013,(15):28-29
2013年3月IASB发布了关于《金融工具:预计信用损失》的征求意见稿(ED/2013/3)。本文从预计信用损失的背景、ED/2013/3的重要方面与FASB预期损失模型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对预期损失模型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金融工具减值方案之不足,新金融工具准则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减值模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该模型对融资租赁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租赁公司而言,如何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并建立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最关心的问题。文章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