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粮改政策实施已近两年 ,大部分粮食购销企业仍继续亏损。如何扭亏增盈?在顺价销售尚未实现的今天 ,降低费用水平 ,是扭亏增盈之关键。而组建县级粮食购销公司 ,则可大幅度节约费用 ,是粮食购销企业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一、组建县级粮食购销公司可减少购销企业亏损以县为单位组建粮食购销公司 ,可发挥集团优势 ,减少管理层次 ,节约费用支出 ,利于扭亏增盈。1.根除“内战” ,增加毛利。不成立县级公司 ,购销企业的粮食销售由各企业自主定价 ,结果是价出多门。价俏时 ,相互抢购 ,打“内战” ;滞销时 ,又互相压价竞销 ,互挖墙脚。这种竞争受…  相似文献   

2.
仁寿县现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2585人,离退休职工585人。过去,企业改革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在学习各地经验基础上,认识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下定决心做好工作,搞好协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跟上了全省的步伐。至2003年10月25日止,已分流职工1696人,离岗待退256人;多方筹措职工安置补偿金2700多万元,其中资产变现800万元、收取上岗保证金465万元、企业借款和银行贷款1500万元。总的来看,仁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有以下特点:一是党政重视,政策到位2003年4月,眉山市委明确表示在粮食补贴、风险基金方面向仁寿倾斜。成立了以县委…  相似文献   

3.
《齐鲁粮食》2006,(9):4-10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一是“三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老粮”问题,几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共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人”问题,全省共筹集改革成本18.1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退休、内退等15535人,累计支付身份置换补偿金91894万元。在粮食职工依法纳入地方社保体系的基础上。分流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其中新组建购销企业竞聘安置17350人。新经营实体和原经营性企业安置10703人。“老账”已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划转到县级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到6月底,全省累计剥离、划转政策性财务挂账85.2亿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03,(3):19-20
湖南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是主营粮食收购、储藏、加工、销售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前身是长沙盛湘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潮宗街粮库、书院路粮库、长沙第二粮油实业公司等四家企业。组建前各企业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效益低下,人心涣散,四家企业总计亏损760万元。2000年,在深化国企改革中四家企业合并组建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盛湘人舞起农业产业化龙头,通过公司办基地、基地带农户、推动科技进步、创建盛湘精米品牌等措施,实现了农企双赢。目前盛湘粮食购销集团…  相似文献   

5.
粮食流转贷款是农发行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食自主经营而发放的贷款,为企业在粮食流通领域内进一步发挥主渠道职能作用、提高粮食流转效率和经营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流转贷款突破了农发行以往收购资金封闭管理中对贷款“购贷销还”的限制,对资信状况良好、信用等级高的粮食购销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要求,允许企业将回笼货款继续用于经营,在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内周转使用,但最长不超过一年。这无疑为粮食购销企业根据市场导向灵活经营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现实中,从部分地区农发行支持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食购销情况看,流转贷款未…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对的将是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对手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一形势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选择一种既能掌握充足粮源又能获得一定的利润、防止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的粮食购销形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以股份形式,将粮食生产者的待售粮食纳入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势互补、农商联合”新的购销形式,则不失为一种较为可行的途径。一、股份合作粮食购销体系的涵义及优势分析所谓股份合作粮食购销体系,是指粮农将待售粮食以股份形式交给国有…  相似文献   

7.
农发行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关系既不是计划经济下传统的银企关 系,也不同于现今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纯粹的市场关系。双方都是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的 政策性企业。一方面粮食购销企业和农发行不能相互选择,另一方面两者又需相互依赖,双 方利益息息相关。在当前粮食购销企业大面积亏损、经营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农发行与粮食 购销企业应建立怎样的银企关系,本文就此做一些探讨。   一、农发行与粮食购销企业的关系特征   1.目标具有一致性   实现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国家赋予农发行和粮食购销企业的共同任务,围绕这 一任务各自…  相似文献   

8.
某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近日的粮食收购过程中,因当地金融机构出现电脑技术故障而无法提现支付给售粮农户。该企业想方设法筹集了一笔资金,连夜将钱交到售粮农户手上,实现了该企业在粮食收购前许下的“绝不拖欠粮农一分钱”的诺言。对此,笔者深为粮食企业的诚信经营叫上一声“好”。在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基石,是企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经营原则。人无信不立,粮食购销企业也一样。在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后,粮食流通领域更加体现了一个“多成分、多渠道”的特点,粮源的竞争更加激烈。要在激烈的粮源竞争中站稳脚跟,对于粮食购销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批准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这一重大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深化改革,同时对粮食信贷政策带来重大影响。农发行如何适应这一变化,适时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政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强化监管,改进服务,支持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粮食购销市场化对粮食购销企业及粮食信贷的影响(一)对粮食购销企业的影响一是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垄断收购和财政补贴的政策优势不复存在。随着收购主体的多元化和收购方式的多样化,粮食购销企业将面临分化。二是随着储备粮垂…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当阳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该县粮食局为了改变粮食购销企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从1998年开始,积极探索深化粮食购销企业自身改革的途径,初步建立起新的企业经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经济的发展。一、主要做法(一)重组粮食购销企业。将原有按行政区划建立的15个粮食购销企业根据商品合理流向的需要重组为9个。以收购量和储存量对各购销企业实行定员。(二)全面实施职工“改姓”,建立企业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1999年机构改革中,在全市购销企业的1444人员中,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分流746人。20…  相似文献   

11.
县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粮食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的根基。“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08年江苏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以来,全省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和环境的同时,主动作为,各地都出现了以不同方式做强做大县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典型,沭阳县粮食购销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与发展,最近,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目前,全国粮食系统正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农业发展银行也以满腔热情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农发行现阶段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职能,努力促进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一,要树立全局观念,协同各方,确保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过渡到市场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3.
我市现有8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辖粮食购销站28个;在岗干部职工356人。2005年底,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革任务后.企业的“老粮老账老人”问题基本解决。经过一年半的运行,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扭亏为盈。2006年,实现利润37万元,较同期减亏增盈1440万元;2007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3万元,同期减亏增盈283万元。尽管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部分购销企业中仍存在经营机制不活、经营者责任感不强、国有资产监管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建立完善新形势下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当前粮食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粮食购销市场化后,我们必须重新审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粮食市场竞争中的优劣,做到像老子所说一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否则必将在市场竞争中淘汰出局,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一、国有购销粮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一)拥有众多的优秀人才和熟练的技术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过多年的培养、教育,优秀人才已脱颖而出,他们熟悉业务,懂管理,善经营,具有创新能力,是粮食企业的精英和希望所在。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从购、销、加、调、储、检化验技术骨干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06,(4):12-13
一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改革、财政、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和落实企业改革优惠政策,并多次专门召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座谈会,深入基层企业调研,总结改革经验,部署和推动企业改革工作,加大工作力度,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三老”问题逐步解决。“老人”方面,截至2005年底,全国国有粮食企业职工总数113.45万人,其中购销企业74.52万人,比上年分别减少52.83万人和30.25万人,减幅为31.8%和28.9%。各地积极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一年中累计安排国有粮食企业下岗职工再…  相似文献   

16.
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载体,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是“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粮改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推进和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显得尤其紧迫。当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布局不合理、产权结构单一、经营机制不完善、减员分流不彻底,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经营亏损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的改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  相似文献   

17.
《齐鲁粮食》2007,(3):9-16
一、2006年粮食工作简要回顾 (一)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完成。一是成功破解“三老”难题。累计消化处理老粮100多亿斤.“老粮”库存压力彻底解决。“老人”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减员分流102349人,其中身份置换83676人;粮食企业重新竞聘安置近3万人。“老账”近90亿元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剥离,其中1998年6月以后政策性财务挂账30亿元。二是企业布局和结构趋于合理。对1623家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重组粮食购销企业713家。其中,国有独资或控股284家。三是进一步奠定了粮食事业发展的基础。广大粮食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多地运用市场和法律的办法、科学发展的理念来推动工作:粮食企业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管理体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2004和2005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四次批示我省粮改经验,全国县级国有粮食购销改革现场会2004年在我省召开,我省去年还被国家粮食局评为全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都明确规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国家在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的同时,提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政府必须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和任务在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应当在粮食收购上起主导作用,在粮食价格上起引导…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粮油购销集团(以下简称昌粮集团)是2001年底改制组建的,以自治州8个县市的购销企业、3个国家储备库、兵团农六师地方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为纽带,实行人、财、物统一的大型粮油购销企业,年购销粮食10亿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江苏省县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发展总体趋势不错,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一是规模企业建设明显加快。县粮食购销企业由管理优化资本向经营和扩张资本转变,一些县(市)积极组建粮食集团,提升粮食流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