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本通过对吉林省乡镇工业劳动力结构变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和产值比重上升与下降产业的整体分析,得出结论:吉林省乡镇工业劳动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各产业生产率的变动;产值比重上升的产业多为资金,技术相对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市作为国家的老工业基础之一,目前其工业结构已面临着调整的艰巨任务。根据齐齐哈尔市重工业比重大,工业结构属典型的重型结构以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劳动窟集型产业比重次之、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最小等特点,建设建立科学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和确立适合齐齐哈尔情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3.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要比2007年下降18%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资源消耗降低15%;工业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苗圩表示,从中央到地方,近年来都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十一五”前两年没有实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再加上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使得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引入包含机器人、污染、能源等要素的异质性企业模型,理论分析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逆概率加权匹配和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器人应用能显著降低企业排放强度,减少排放量。机制分析发现,机器人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技术,降低能源强度,还通过减排技术效应,减少每单位能源消耗产生的排放量。此外,内资企业、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内陆省份机器人应用的污染减排效应相对更大。本文为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兴起,需要重点节能减排的污染密集型产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首先,计算污染密集指数以进行2014年我国污染密集行业的甄别,通过聚类分析法验证甄别出污染密集型行业;其次,概述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污染状况;最后,探讨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节能减排路径。  相似文献   

6.
污染减排是动态减排不仅要削减已有污染排放量,又削减新增的污染排放量,因此要从源头控制污染产生,加大落后产业淘汰力度,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工程减排。通过对制革电镀行业进行剖析,探讨了制革行业的污染治理,尝试建立基于结构减排、布局减排、管理减排和工程减排的多元污染减排机制,并选取鹿城区污染减排工作进行案例分析,实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企业生产增加值测算了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贸易及对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利用SDA分解法测算了劳动力效率、出口规模、企业生产增加值、出口中的国内创造价值比重等四部分对增加值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我国传统贸易核算体系夸大了行业的真实出口水平。行业增加值出口贸易对就业量的拉动作用始终处于上升通道,但边际拉动能力呈下降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劳动力效率的提高是主要的抑制因素,而出口中的国内创造价值比重上升是其主要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LMDI分解分析方法,将我国制造业二氧化硫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定量考察2002-2014年期间各种因素对其排放量的贡献程度。结果显示:在整个分析期内,规模效应是导致二氧化硫(SO_2)排放量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SO_2减排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能源结构变动的减排效应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成为促进SO_2减排的主要动力来源;制造业行业结构调整的减排效应微乎其微。此外,环境规制作用所产生的污染治理效应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增强;但随着工程减排的增长空间日益缩小,其在"十二五"期间逐渐濒于消失。  相似文献   

9.
一、从产业结构看,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相对缓慢,服务业发展不足 内蒙古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15.1:45.4:39.5演进为2010年的9.4:54.5:36.1,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7.9%提高到48.1%.2011年,三次产业比重进一步演变为9.2:56.8:34.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有所降低.(见表1、2) 与全国相比,2011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水平1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高于全国水平1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山东与广东、浙江、江苏及全国的“十一五”期间规模工业比较分析,认为:山东省规模工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工业比重明显上升,行业成长性全国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四省第一,规模工业利润率水平高于全国和其他省份水平,但是,山东省规模工业行业集中度低于其他三省,规模工业中装备制造业总体比重较弱,产业层次相对偏低,制造业工资水平低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进程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最后,提出未来山东规模工业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工业和生态工业园区,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山东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has made China one of the largest pollutant emitters worldwide. The transfer of heavily-polluted industries has become urgent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Som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credibly energy-intensive and pollution-intensive, have been transferred to less-developed areas for lower labor and land costs. In turn,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would also deteriorate the ecological quality of those areas. Along these lines, it is pivotal to examine the two-way interactions from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is paper collected panel data of 30 Chinese provinces from 2000 to 2015, using the GS3SLS method to fi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for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both have interactive as well as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n each other significantly. Stud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different provinces needs to conside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area. It is recommended to formulate an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strategy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35个工业行业2001~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行业FDI以及不同污染程度和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总体工业行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进行行业结构分组后发现,轻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重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的FDI对我国环境则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负面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FDI对环境影响并不显著。文章最后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徐峰 《走向世界》2010,(10):20-23
在山东的经济舞台上,胶东半岛近年来一直扮演着主角.从半岛制造业基地到高端产业聚集区,在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之后,胶东半岛正在吸引着新兴高端产业的加入,区域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向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14.
段姗  宁建荣 《科学决策》2010,(10):47-52
进入21世纪,浙江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总量列全国第4位。但与广东、江苏、山东等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赶超先进省份将是浙江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经济总量及增速,高技术产业规模及其在工业中的比重,第三产业规模及其比重,节能减排情况等方面对浙江与先进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找出浙江经济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碳排放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山东省1998—2009年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演进特征,基于Kaya公式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SPSS13.0对山东省人均GDP、能源强度、碳强度、三次产业与碳排放量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和能耗大省,近十二年碳排放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存在着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线性高度相关关系,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强度均对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保障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山东省应建立低碳工业化战略,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宣传低碳消费观念,促进产业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EKC(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计量模型,运用"十五"以来江苏省纸和纸板产量以及造纸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源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CO2排放量等特征污染物排放数据,对江苏造纸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造纸业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量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增加呈现出"N"型的曲折波动。究其原因,"十一五"以来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及其能耗总量,是推动江苏造纸业污染物排放重拾升势的主要原因。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能耗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以及加快绿色新产品开发等,将是促进江苏造纸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5—2021年安徽省相关统计数据,将影响工业用水消耗的原因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基于用水系数和LMDI-I(迪氏指数相关的完全分解模型)动态演绎安徽省工业行业用水消耗。研究发现: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用水系数在样本期内有所波动,但耗水性质比较稳定;在研究期间,安徽省工业用水量总体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态势,其中产出效应加剧了工业用水消耗,技术效应在多数年份能够抑制安徽省工业用水量的增加,而结构效应则呈现出抑制和促进交替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谢宇琴 《科技和产业》2021,21(4):102-108
利用泰尔指数刻画福建省环境不平等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LMDI模型和M-R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上分析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福建省工业污染物排放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8年福建省工业废水的泰尔指数均超过0.24,工业固废的泰尔指数出现0.90的极大值.经济规模效应对福建省工业三废的减排始终起抑制作用,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交替出现促进与抑制作用.从时间尺度上看,对工业废水和工业固废物而言经济规模为累计正向贡献度最大的影响因素,对工业SO2排放影响最大的为产业结构效应.从空间尺度上看,对福建省工业废水、工业SO2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区域差异贡献最大的分别为漳州市、福州市和龙岩市,三市减排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投入产出表,以河南省各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相关系数,并对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路径的选择进行讨论。得出结论:电力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四大部门不仅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mploys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emission reduction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xus in China. It combines a firm-level dataset with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 statistics at city-lev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tring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fall of the output of foreign firms in general and the shrinking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ities with heavy emission reduction pressure in particular. 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investment changes as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at city-level vary. Finally it is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elps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hence contributes to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