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一平 《经济月刊》2011,(12):66-67
近两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持续升级之势,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上升,核心国法国也受威胁。欧债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中国是否应该救助欧洲?  相似文献   

2.
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认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首先应消除制约因素,并对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体系、政府监管、风险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还应加强国债期货市场的立法建设,大力传播国债期货交易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国债期货交易从业人员,为规范和重推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债融资功能错位及其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志刚 《财经研究》2002,28(12):56-61
中国国债融资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建设融资的需要,因而具有传统体制下国家融资的特点。中国国债融资规模的增加对中国的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国际经验看,发行国债不仅仅是为了弥补财政赤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国债市场的需要。为此,需要对中国国债融资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本文认为,中国国债发行应弱化其财政性功能,强化其金融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杨俊龙 《技术经济》2006,25(3):33-35
国债恢复发行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债规模过大会危及财政安全,如何判断和控制国债规模十分重要;结合中国国情,论文从国债规模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趋势分析表明中国国债规模呈现分阶段增长的规律,因素分析表明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额、债务还本付息额和财政赤字是影响国债规模主要因素,根据变动趋势和因素分析提出基本判断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贾康(1996)在“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一文中认为,“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规定性”,由此引发了对中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讨论。 一、国债规模是否偏大的三种观点 关于中国国债规模大小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法:一种观点法认为中国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偏高,国债规模偏大,需要控制国债规模,防范国债规模风险。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朱红梅(1997)、张银政(1997)、陈守东和赵振全(1997)、陈志楣(1998)、《财政赤字与国债研究》课题组  相似文献   

6.
李素梅 《现代财经》2003,23(11):28-30
国债的发行、交易和偿还三个环节对货币能够产生相关效应,认为国债与货币流通关系密切。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结合的契点,国债不仅是一个财政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金融问题。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加速和深入,国债的货币效应问题,会越来越引起理论研究和政策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贾云赟 《时代经贸》2006,4(11):105-106,108
文章简单回顾了中国国债期货试点的经历及其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开展利率期货的经验,认为一个健全的国债期货市场应具备三个条件,因此认为重启国债期货的条件还未成熟。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刊》2014,(1):44
正当美国、英国等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之时,4年前一度被广泛戏称的"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西班牙5国英文首字母)的国债收益率却在纷纷回落。随着积极的经济数据接踵而至,"欧猪"们如今正走在摆脱危机的道路上,市场对欧元区前景改善的信心不断上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债收益率已经降低到201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环球速览     
《经济月刊》2014,(10):54-55
近日,第六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伦敦举行。英国财长奥斯本和中国副总理马凯宣布,英国将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国债,成为西方国家中首个发行国家。马凯表示,英国发行人民币国债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奥斯本则称,随着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发行的人民币国债将被纳入英国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0.
国债期货交易是规避国债利率风险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于1976年起源于美国。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是1992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推出的,由于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风波不断,于1995年5月17日被迫关闭。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加入WTO的新形势下,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具有必要性,但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国债现货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当前应完善国债现货市场,为重推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聚集了大量资金,为全面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了保证,应从改变国债利率、增加国债品种及优化国债期限结构等方面发展中国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始终保持着高额的美国国债持有量,因此,面对美元贬值、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强对美国国债问题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成因,主张现阶段中国应在保持一定量美国国债的基础之上,适量减持美国国债,并针对控制和规避美国国债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中,如何选择基准利率是学者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以短期国债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国债市场特别是短期国债市场的发展情况。给出我们的结论:应加强短期国债市场的培育并提高短期国债利率生成机制和央行干预的市场化程度。最终实现以短期国债利率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具有内在的经济根源和外在的现实动因。具体来说,中美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结构特征是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基础与根源;美元流动规律与保持世界经济体系的稳定是中国高额持有美国国债的外在压力;世界投资渠道不畅与大国经济特征促使中国被动增持美国国债;力争和平崛起则是中国增持美债的现实动因与隐性政治战略。缓解美国国债风险的关键是中美双方调整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中方要努力探索将持有美国国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朱一平 《经济》2011,(12):66-67
近两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持续升级之势,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上升,核心国法国也受威胁。欧债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中国是否应该救助欧洲?主权国家降低债务负担通常有两种途径:债务违约和债务货币化。债务违约,亦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情况是债务国单方面宣布无法履行到期还  相似文献   

16.
王铁锋 《经济管理》2003,(19):83-87
本文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国债回购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影响市场利率变动的因素,判断中国债券市场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解读人们对债券投资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丁静波 《经济论坛》2007,(7):107-109
一、国债风险的表现 本文中的国债仅仅指我国的内债部分,而且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我国地方政府无发行国债权利,所以本文中的国债指的我国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部分。从国债的运动过程来看,国债的风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数量风险、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国债的数量风险直接表现为国债规模过大而给政府还本付息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国债数量日益增长而政府资金又不充裕,那么对这一风险就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国债的金融风险涉及流通领域,与货币价格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国债上市品种的增加,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中短期和长期国债比重的合理化,国债持有者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与国债市场相适应的机构与制度安排的不断建立,我国的国债市场也逐渐趋于有效和完善。到目前为止,国债市场上所形成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否具有反映经济发展趋势,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的功能,已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债市场始于1950年,当时财政部发行了1.48亿“分”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58年,“大跃进”使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国债发行工作也被迫停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处于一个“既无内债,也无外债”的特殊时期。从1981年起我国恢复了国债的发行,到现在已历时17年。本文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对过去门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分析,再就今后发行规模作一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一、对过去17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且总体呈现一种膨胀态势:1981-1987年为第一阶段,其特点主…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国债市场2002年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发展,交易量和收益率均出现较大波动,且投资者进一步确立了对国债的投资理念。国债体制多项改革的实施,使国债市场在期限结构、市场制度和投资者构成等方面大幅改善。从市场规模、资金、流动性和收益性角度分析,2003年国债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两旺的格局。随着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的逐渐成熟,国债将成为中国金融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之一。中国国债市场从1998年起迅速发展,5年共累计发债量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交易量持续增加显示国债市场日益受到投资者重视。投资者经历2002年国债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后,树立了更为清晰的国债投资理念。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下,2003年的国债市场将孕育更大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