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自己种植核桃近200亩,实现全家核桃销售收入1.9万元的同时,还积极向群众传授种植经验,带出了一个种植2000多亩核桃的核桃村。他就是云南省南华县马街镇檄板村委会大檄板村农民、镇人大代表周树昌。  相似文献   

2.
自己种植核桃近200亩,实现全家核桃销售收入1.9万元的同时,还积极向群众传授种植经验,带出了一个种植2000多亩核桃的核桃村。他就是云南省南华县马街镇檄板村委会大檄板村农民、镇人大代表周树昌。  相似文献   

3.
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自然气候资源,云南省大姚县把核桃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来培育。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96.3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361元,核桃成为农民群众的"绿色银行",核桃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依托优势,规模化种植。大姚县以建设全省优质核桃种植苗基地和西南地区核桃加工、交易集散地为目标,万亩以上的规模化连片核桃基地已发展到20万亩。2010年,虽然经历百年不遇的  相似文献   

4.
"我家种植的400亩核桃树,30%已经开始挂果,2014年的收入达20多万元。"云南省昌宁县耈街乡金马村党总支书记张正仁说:"结合金马村的气候特征,从10多年前开始,我们就带领村民利用荒山荒地大面积发展核桃种植。近几年,核桃逐渐进入盛呆期,产量很不错。加之核桃的售价也是逐年稳中有升,不少村民都尝到了种植核桃带来的甜头。"张正仁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他就率先在村里流转了400亩荒山荒  相似文献   

5.
新春种植季节,云南省洱源县炼铁乡的农户们正忙着种核桃树。 核桃是一种优良千果作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持久,被誉为“铁杆庄稼”和“摇钱树”。为了加快退耕还林的步伐,炼铁乡积极向上争取了14508亩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并深入全乡132个村民小组落实面积。本着发展1000亩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核桃示范基地的原则,乡里成立了核桃种植领导小组.技术人员走村串寨作技术指导.所需的苗木和肥料由县林业局统一提供,实行以点带面,按规划种植。  相似文献   

6.
大姚县三台乡是“三台核桃”的原产地,也是大姚县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截至2007年底,全乡核桃面积达13.2万亩,当年核桃干果产量近1500吨,全乡农民人均核桃收入3000元。该乡干河村委会月拉黑村民小组有村民29户,2007年核桃收入上万元的农户就有27户,全村核桃收入72万元,人均核桃收入5373元,成为大姚县核桃生产“状元村”。月拉黑村民小组农户开顺若家,种植核桃3124株,已挂果500多株,2007年收获核桃干果近3吨,收入达到6.8万元,成为核桃“状元村”中的“状元户”。  相似文献   

7.
刘超 《致富天地》2007,(12):21-21
十年前,云南省镇康县木场乡的龙塘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70%以上群众生活依靠国家救济。1996年,李福军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村长,他带头种植核桃40亩,仅此一项就为他家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跟见种核桃足条脱贫敛富的好路子,李福军劲头更足了,带领群众一下就种植了1000多亩核桃.[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的永平县,举目四望,层层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意葱茏,山峦之间百万亩山林犹如翡翠聚宝盆绿光闪闪。永平县最大的核桃种植户北斗乡北斗村村民常永祥看着眼前的美景喜滋滋地说:“这林地一改,还真就这么神!“常永祥种植核桃1200亩,2008年卖核桃的收入达40万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昌宁县柯街镇是一个山坝结合的农业镇,群众居住的村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960毫米,非常适宜核桃生长。近年来,柯街镇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镇核桃种植面积达9.4万亩,其中泡核桃9.1万亩。柯街镇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力发展核桃  相似文献   

10.
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种植核桃这一“铁杆庄稼”,郁郁葱葱的泡核桃让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目前,全乡泡核桃面积达7万多亩,人均超过2亩。2007年,该乡仅泡核桃产业一项,就增加群众收入105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云南省永平县厂街乡岩北村委会大力发展泡核桃产业。到2011年来,全村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3.67万亩,户均有核桃67亩、人均有17.6亩。全村核桃年产量460吨,总产值164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5.4%。户均核桃年收入达3万元,人均核桃收入7800元。全村核桃收入在5万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弥渡县鼓励群众利用荒山荒坡、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等宜林地种植核桃、梨、葡萄、柑橘、桃子等特色林果,共建成优质林果基地57万亩,2012年林果产值达1.6亿元。该县制定标准化种植规程,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推广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在生产环节把牢  相似文献   

13.
随着核桃价格的上升,种植效盛的提高,群众种植核桃的热情大增,冕宁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形势喜人。通过调查,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核桃产业的发展不利。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富宁县归朝镇小河口村,是一个壮、汉民族杂居的和谐村寨,以前南于村民一直沿袭传统的方式种植庄稼,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很低,年入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为促进农民增收,村党支部书记韦成江2003年带领群众制定了100亩葡萄发展计划,组织黄金梅等3名党员户带头引种“巨锋”葡萄2亩。群众也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的王继莲是一位核桃苗种植能手。8年前,王继莲从云南艺术学院声乐专业毕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民族歌舞表演后,回到家乡开始进行核桃种植。几年前,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启别村村民们纷纷种起了核桃。但是,村里引种的外来苗木不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成活率比较低。看到  相似文献   

16.
杨德祥 《致富天地》2004,(10):19-19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委、市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常抓不懈,到2003年底,全市核桃种植面积达26万亩,核桃产业成为效益农业的一大亮点,为当地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致富天地》2009,(9):13-14
一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是一个偏僻冷凉的小山村,过去村民们吃不饱穿不暖,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近年来,全村着力做优茶叶产业,做大核桃产业,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560亩,改造老茶园3000亩,人均达2.1亩;种植经济林果13万株,面积8650亩,人均占有林果2.8亩。如今的安石村处处红瓦白墙、绿树成荫、道路整洁,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自2003年全村开始开发山区绿色产业以来,农民收入连年大幅增长,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227元。村支书龚会咏深有感触地说:“山区开发,首要的是开发产业。”  相似文献   

18.
43岁的李龙兵,是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柘木村1组村民。他从1988年起就开始种植蔬菜,当时只有一亩多地,品种都是些常规蔬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才积攒了2000多元。后来,李龙兵不满足于这样的小打小闹,他扩大蔬菜种植规模,由原来的1亩多地发展到如今的10多亩,并带动全村村民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会泽县马路乡硝厂村委会大坪村民小组村民、共产党员王往云,带领群众在荒山上栽种核桃树1000余亩,为大家开拓了一条脱贫致富路。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核桃大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赵良 《致富天地》2012,(10):36-37
看着自家硕果满枝的核桃林,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三岔河乡荃玛箐村村民杨光喜心里乐开了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按照现在的挂果量和近期的核桃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我可以增收两到三万元。"杨光喜是荃玛箐村的核桃种植能手,去年他家种核桃的收入达到了14万元。2011年,荃玛箐村207户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