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已经连续两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8035万元,上缴国家税收8502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3亿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船王”包玉刚和“影视巨擎”邵逸夫的故乡浙江宁渡市镇海区庄市街道,有个宁波市经济实力十强之一的光明村。全村农户只有1019户,人口2511人,却创造了工农总产值7.8亿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4618万元,村集体可用收入达到3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9640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赖刚 《宁波通讯》2006,(8):40-41
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十几年前还是个发展滞后的农业村,村集体负债45万元,农民年人均收入还不到500元。村民们描述当时的情景是:“山上光秃秃,农田乱糟糟,建房无章法,治安一团糟”。经过十年不懈的艰苦创业,小门村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如今这里成了省级文明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小门村的工农业总产值达2.5亿元,村级集体收入300余万元,全村九成劳力转向了二、三产业,农民人均收入超过8100元,一跃成为北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样板村。  相似文献   

4.
蒋正林 《浙江经济》2007,(12):57-5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海盐县共有104个村经济合作社,2004年至2006年三年的可支配收入(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总收入扣除经营支出、计人收入的专项项目资金和村公益事业资金)为13581万元,年均4527万元,村均43.5万元,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0元。其中,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3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80元以上的有28个村,占总村数的26.9%;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一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一180元的有33个村,占总村数的31.7%;年可支配收入平均在20万元以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元以下的有43个村,占总村数的41.4%。  相似文献   

5.
晓枫 《辽宁经济》2009,(6):60-60
2008年,金胡新村社会总产值25亿元,村级财务收入2500万元,上缴利税3亿元,人均收入12000元,村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金胡新村已成为财政收入超亿元村,连续三年被评为平安创建活动先进村、省精神文明先进村,中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并跻身省十强村和全国百强村行列.  相似文献   

6.
上海九星实业有限公司九星综合贸易市场于1998年建立,是目前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批发交易市场,华东地区最大的村办批发交易市场。内有五金、胶合板、灯饰、陶瓷、石材、防盗门、名贵木材、茶叶、油漆涂料等二十大类的专业商品贸易区。2004年8月,在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行业经济排行榜中,九星村名列上海市最富裕的316个特色亿元村第一名。2004年,全村实现农方收入24680万元,净利润15553万元,上交税收6454万元,在职员工劳均收入31600元,并获上海市文明村,村民致富的带头人吴恩福更是由于成绩突出,获得了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殊荣。今天的九星在…  相似文献   

7.
谢霞 《宁波通讯》2012,(14):27-27
今年端午节,一名在上海做生意的村民回老家溪口镇岩头村探亲,看到家乡巨大的变化兴奋地说:“古村变化真大,这里的生活与城里相差无几。”岩头村是溪口镇的一个大村,有892户人家,2462人口。到2007年时,村级经济收入还不足5万元,未摘掉经济薄弱村帽子。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汪桥村,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14个村民小组,507户人家,常住人口1908人,外来人员2000多人。201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6800万元,村级集体可支配年收入7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综合实力居海虞镇前列,全市榜上也有名。村集体资产1亿多元。由于汪桥村两个文明建设成绩突出。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村民自治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社溪镇老圩村有村民小组11个,人口1563人,人均5亩山,5分田。这个村从1986年开始发展果业,到2000年,全村有果园950亩(主要种植脐橙和蜜柚),果业总产值达到268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400元,其中来自果业的收入达到960元;村集体收入8万元,其中来自果业的收入4.7万元;全村果业为镇财政提供税收18.4万元。老圩村依靠果业开发,成为全县有名的果业专业村,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目前,全村有114户农户盖起了小康楼,130户农户买了摩托车和彩电,70户农户安装了电话。老圩村果业开…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广西经济》2009,(12):53-53
下渌村位于武鸣县南部的双桥镇天井岭脚下,全村辖有6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210户810人,党员40名.村民代表30名;全村耕地面积1148亩.林果面积4410亩;全村农户经济收益主要以龙眼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村集体果园和山林发包为主,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3):I0002-I0002
天津市东丽区无瑕街杨家泊村主任张洪福同志为2007年度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多年来,他努力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在解决村民困难、改善村民生活和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促进了该村经济稳步增长,村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03年的303万元提高到2008年的195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09,(8):58-59
鄞江镇位于鄞州区西南部,四明山东麓,地域面积63.9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2.3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基层党组织52个,党员1339名,其中行政村12个,1个居委会。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7亿元,村级可用资金3037万元。近年来,镇党委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抓手,认真落实中央“三真”要求,强化农村“领头雁”工程建设,健全各项抓镇促村制度,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级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有区“四星级”行政村2个,省市区小康示范村3个,12个村都创建成为市区文明村和“和美家园”达标村。通过坚持不懈地狠抓落实,全镇上下抓党建责任意识明显强化,制度更加完善,成效逐步凸显。  相似文献   

13.
对太和县城关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调查王进1994年,太和县城关镇财政收入总额实现1264万元,比1993年的437万元增长189.25%,一年连翻两番,在全区财政收入十强乡镇评比中,名列第五位,荣获地委、行署颁发的“全区财政预算收入规模十强”和“乡镇...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淮南市西郊的八公山下有一个普通村庄——蔡岗村,现在家家住上了现代化的楼房,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接通了有线电视,彩电普及率超过80%,水泥路面修到每家门前,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文明富足的村民安居乐业。全市农村中第一流的蔡岗小学教学大楼壮观气派,绿树掩映,花草飘香。1999年,这个村集体企业纯收入达140万元,全村1347人,年平均收入达3980元,1997年以来连年获得淮南市“经济实力十强村”第三名、“小康示范村”、“计划生育合格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村”等称号,进入全省百强村行列,凡是来蔡岗村参观过的人,…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当代陕西》2004,(4):41-41
近年来,一应妇女的名字在靖边县越叫越响,村里的百姓个个拥戴她.县里的干部人人佩服她。她就是靖边县张家畔镇张伙场村党支部书记张兰英。张兰英带领群众大兴种植和养殖业,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70元增加到去年的2010元,3年净增540元。今年“三八”节前夕,县妇联授予她“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  相似文献   

16.
老上访村怎样脱胎换骨成为富裕村、和谐村?鄞州区高桥镇的联升村很有发言权。过去,联升村是个有名的“上访村”,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40万元.而支出却需要160万元,矛盾重重,人心不稳:2008年,借助党和政府针对农村的一系列好政策,该村走上了农房“两改”的新路子,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7.
8月19日,《当代陕西》记者到岚皋县方垭村采访,利民杜丰林拿出一个小本予说:“我家增收项目都写在上面,今年出榉存栏猪有80头、种植蔬菜1.5亩,可收入3万多元,还有磨面机、榨油机加工收入1.5万元,今年人均纯收入可达1.5万元。”  相似文献   

18.
黄辉 《湖南经济》2002,(12):13-13
郴州市北湖区七里洞村是远近闻名的“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郴州市的经济百强村,200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989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020元,90%的村民拥有彩电、冰箱,70%的家庭装上了程控电话,70%的农民用上了手机,家家户户住上了四、五层的“小洋楼”,村里有运输车200多辆,私人拥有小轿车的有十多户。郴州市区扩城伊始,七里洞大量土地被征用,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赋闲在家,没有出路。村党支部书记廖根信、村主任肖柏龙心怀“民不富心不甘,村不富心不安”的责任感,积极探索一条如何把有限的土地补偿金利用起来搞建设、谋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郭芳 《上海改革》1994,(1):36-36
上海昂立生物食品厂是松江县五里塘乡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投资兴办的国集联营企业,主要生产营养保健食品——“昂立一号”口服液,企业有职工134人,固定资产160万元,1990年7月筹建,一年后产品进入市场、当年就实现盈利。1992年.该厂锖售收入220万元,创利税58万元。  相似文献   

20.
燃灯寺村地处后山区,全村7个村民小组,443户,1706口人居住在三沟二梁四个自然村,2280亩耕地分布在三沟四梁七面坡上.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燃灯寺仍是个"花钱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穷村.村民辛苦一年每人才收入87元,村集体欠贷17万元.如今村上有10个村办企业,集体固定资产积累989.8万元,村庄主干道路水泥硬化6公里,农田实现梯田化,自来水、闭路电视进了家家户户,多数农户住上了二层楼房,装上了程控电话,老年人领上了养老金,高标准的农村示范小学坐落在村中心,村强民富环境美.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54万元,总收入3130万元,其中企业产值收入达到3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11元.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五个好先进村党总支部"、"文明村"等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