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09,(3):9-9
中国有财力支撑经济刺激计划。——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德国时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特别关心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庞大的刺激经济计划。温家宝指出,政府推出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是下了大决心要实现的,今年的资金已经下达,由于前五年连续减少赤字和债务,因此中国有能力承担。  相似文献   

2.
传媒     
《浙江经济》2012,(14):7
中国经济速度之问经济低增长不可怕,可怕的是低效率的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和4月份的经济数据似乎不够理想,5月份虽然有了一线光,但实体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很大,于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担忧开始弥漫,中国是不是需要出台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讨论日益激烈。如果中国感到了经济下滑的风险,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调整经济结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所有的刺激政策和放松房地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9,(21):15-16
【瑞银集团2009年4月】近期中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尽管先行指标表现出了积极的迹象,并且经济活动似乎已经见底,但2009年1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和3月份工业生产数字仍较为疲弱。更重要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并且由于G3经济的萎缩,外需仍在下滑。考虑到大规模且迅速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仍旧疲弱的经济活动数字究竟有多令人担忧呢?中国是否如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所说的那样需要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呢?  相似文献   

4.
傅勇 《西部论丛》2009,(7):85-85
中国刺激经济的举措意犹未尽,近期政策面再次强调将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将增加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并降低未来经济掉头向下的可能性。 不过.这是否会咖快通货膨胀的到来?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考虑收紧机制了,包括经济依然赢弱的日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应对舆论压力的一种姿态,在今年没有国家会真的转向紧缩。  相似文献   

5.
任文 《环球财经》2009,(6):92-97
经济形势并不那么乐观 任文: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开始显露出来。从今年已有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看,就业机会和消费不足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两大突出因素。当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些政策下可能有了今年前几个月银行信贷井喷的态势,这种态势是否预示着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向好,或者说经济已经见底了?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持续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固然开始企稳回升,但另一个潜在的风险不能不引起决策层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那就是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因此,现在应该对经济滞胀的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努力做到未雨绸缪,以免国民经济陷入更为困难和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外部金融危机蔓延,内部自然灾害频发,中国经济在描绘出一张快速增长的“辉煌图谱”后,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然而,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市场对于宏观调控政策松动的预期也越发强烈对点连接。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风险究竟有几重?现在是否到了政策需要微调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2,(5):49-51
正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将触底回升在2008年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逐步回归正常后,经济增速也逐渐回落。2011年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处在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去年10月份开始,政策已经开始阶段性的放松微调,防止经济出现硬着陆,市场流动性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从目前趋势来看,今年二三季度应该  相似文献   

9.
温总理在最近欧洲之行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但是总理也说到,外汇储备只能用在国外。那么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呢?总理的话不是有矛盾了吗?  相似文献   

10.
哈继铭  王雨佳 《新财经》2009,(10):26-2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从表面上看,经济下滑的趋势似乎得到了遏制,但这样的刺激政策还要持续多久?未来的经济走势又会如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3日]就在中国经济对政府的强力刺激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呈现好转迹象之际,市场上再次出现“新刺激计划”传言,有报道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在15日讨论是否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12.
任丽倩 《发展》2012,(9):59-59
该怎么刺激经济呢?经济刺激的鼻祖凯恩斯说,挖个坑再请人填上就可以刺激经济。这样让人觉得经济学家真没什么用,因为刺激经济原来如此简单。但其实刺激经济并不是简单挖个坑而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10,(14):10-11
经济刺激政策复出? 按照惯例于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经济形势座谈会,今年被提前到6月底召开。6月3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再次会同其他部委人士一起对经济形势进行研讨,一位参会人员透露了会议的基调——“大家都比较担心下半年经济,考虑到政府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忧,新经济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中国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楼市和股市在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和2008年的理性回归甚至是低迷的冰火两重天后.该怎样走?中国的经济政策在日显放缓的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面前该怎样调整?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波到底何时结束?世界经济在经历通胀突破后陷入的通缩,何时能够复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彧 《浙江经济》2010,(24):9-9
虽然受累于全球经济放缓和经济刺激政策减退,但是随着国内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深入,2011年国内经济将稳步增长,预计明年GDP增速将维持在8%以上。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如何控制商品物价上涨和解决居民收入不均,在“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将是2011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1月12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自2008年12月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后19个月来首次进行调整。由于这一决定较为意外.包括中国内地股市等在内的全球各资产市场都出现明显波动。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澳大利亚、日本、巴西、挪威、以色列、越南和印度等国自2009年10月开始拉起退出经济刺激计划的大幕后。许多外国媒体猜测中国也将退出经济刺激计划。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中国也真的要退吗?  相似文献   

17.
2009年第三季度,随着欧元区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增长得以恢复(均增长了0.3%),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摆在了欧元区各国政策决策者面前,亦引发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对经济刺激政策退出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18.
《环球财经》2008,(12):27-27
中国11月9日大张旗鼓地宣布了总额为586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无疑是为了应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局面。但这一大规模消费计划的出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理由:满足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9.
要清楚了解中国经济的走向目前仍很困难。全球需求疲软,出口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政策刺激了经济活动与热情,加快了投资速度。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现状怎样?前景如何?这对经济政策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1年,尽管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向好,但是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反弹性增长,增速可能明显放缓;就业、赤字、债务、产能过剩、通胀、资本流动等引发的不确定性风险可能继续释放,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进一步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