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经济思想、经济制度西方的经济史研究受益于其完备的经济学理论及方法为基础,中国经济史的研究则不然,但这不表示中国历史上不存在与西方相近或中国自身特有的经济学理。因而,藉镜西方经济理论,以他山之石赋予中国经济思想现代意涵的研究方法,实可一试。这方面的研究,总论性的文章,如侯家驹《从西周到汉初经济制度暨思想之演变》,其主要架构是以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阶段为座标,做为中国经济思想演变的参考架构,并比较中西之间的异同,归纳其历史规律。他认为中国从西周到汉初的经济制度与思想发展,类似欧洲五世纪到十八世纪的演变,其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年来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强调所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经济史资料的整理、甄别与利用成绩斐然,经济史研究认真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专题性研究有所突破,经济史研究成果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中青年学者成为经济史研究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构建中国经济史话语体系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史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经济史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经济史教学与研究相得益彰,等等。文章指出经济史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主要为:学术评论尤其学术批评是经济史研究的一个瓶颈;对部分新公布的经济史资料的甄别、深入解读和研究显得严重滞后,一些成果只是对关键词的简单量化统计,没有对资料、数据背后深层次原因的挖掘与研究;重复研究乃至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贯通宏大且具有理论突破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历史学的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经济史在研究方法上各自为政,融合或相互借鉴有待加强;经济史教材显得比较单薄,难能满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我国前辈经济史学家论著的整理与研究重视不够;部分研究成果存在为数据而数据、为模型而模型的倾向;近现代档案资料公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史研究的深... 相似文献
3.
4.
5.
为了纪念建国四十周年,本刊约请部分专家学者就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笔谈。从来稿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建国以来经济史研究中讨论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文章集中在对中国封建经济制度本质的论析;另一类是对建国以来经济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期先刊登第一类文章,其余文章将在明年第一期继续刊登。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经济史在我国史学中一向占有一种“一家独大”的特殊地位。“文革”前全国史学界曾就五个重大问题展开过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其中就有四个属于经济史研究(或者与经济史研究有密切关系)。“文革”以后的几次全国性的史学大讨论,也属中国经济史。但是在进入1990年代后,这个学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导致危机的真正原因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而唯一的克服危机的办法是不断地改进方法。国际经济史学近年来在应对“史学危机”方面所作过的探索和所获得的经验,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李(Daniel Little)教授对于海外(主要是美国)的中国经济史研究近况作了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7.
2019年8月13-15日,由《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发起,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前沿:GIS与经济史研究”暑期班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暑期班邀请了10位授课专家,多为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经济史交叉研究领域有多年实操经验的年轻学者。暑期班经过选拔,招收了来自两岸四地以及日本、德国、美国、荷兰等国家的70余名学员,其学科背景覆盖经济学、历史学、会计学、管理学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至今已经20周年了。刊物涵盖了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探索的领域日益广阔,内容日益丰富。作者有老中青各类学人,队伍日益壮大,尤其是青年作者不断茁长,更令人可喜。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采用中国传统史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方法的文章,采用外国新兴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方法的文章,都兼收并蓄,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气象。作为创办人之一,对刊物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健康成长,心中十分高兴,特向它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它继续开拓进取,越办越好,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道,双…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 ,与 2 0世纪 2 0年代的社会革命运动密不可分。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后 ,随着革命运动的勃兴 ,知识分子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致力于探析当日中国的社会结构及经济关系实况 ,藉以指引革命的进程 ;学术界中最为扣人心弦的现象 ,当推 1 92 7—1 93 7年 1 0年间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论战不仅强化了当时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 ,论战中所提出的问题也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熟。一些学者注意到中国历史内部 ,特别是社会经济层面的复杂性 ,实非简单化的概念所能表述和概括 ,遂转趋穷研史料 ,撰写专题式的学术论著 ,… 相似文献
10.
为《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10周年写稿还好象是不久前发生的事,却又在庆贺它创刊20周年了。这10年,是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10年前相比,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状况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1986年底,我在中国经济史学会成立大会上作了一个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发言。当时主要是谈个人看法,对各学派治史方法的介绍甚简,“或我所不知而举疑”。近年来,经济史研究方法又有新的发展,我在为两本经济史著作所写的序中亦曾提及。本篇是增补前发言而作,“我所不知”者固多,仍举疑或阙。文中例举了一些研究中国经济史的论著,是专就其所用方法示例,不涉及论著本身的得失。至于对各学派研究方法的评论,皆属拙见,谬误之处,祈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为纪念该刊创办10周年,出版了一本《增刊》,对中国经济史研究20年(1977—1996)的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提供了1986-1995年中国经济史研究论著索引。叶茂(李根蟠)先生在《综述》中统计指出:“1986年以来发表的中国经济史论著,其数量约略相当以至超过前此85年有关论著的总和。”(增刊第5页)1997年以来,成果也很多,有不少高水平论著问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台湾金融监管改革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金融监管机制长期以来采取分业监管,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后,台湾金融集团化、自由化趋势加速,导致岛内金融监管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旧有的分业监管机制也产生挑战,本文从分析推动台湾金融监管机制改革的因素着手,对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度中国经济史论著,无论数量或质量,大抵不下于往年。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从研究领域看,土地制度阶级关系等传统热门课题论著减少,商品经济与农业经济、区域史、民族史与民族交往史等逐渐成为新的热点;从研究时段看,虽然仍以断代史的论著为主,但总论性和跨代研究明显增多。兹把后者简介如下: 社会经济形态 中外比较研究 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史学理论研究》第1期发表了三篇文章:田昌五/破除中国历史东方类型说,振兴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苏凤捷/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学说和魏特夫对 相似文献
17.
总 论蓝 鸥 理论与方法 继蒋大椿著文指出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原理存在理论缺陷 (《历史研究》2 0 0 1年第 4期 )后 ,《历史研究》(1)发表了吴英、庞卓恒的商榷文章《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作者认为 ,从前苏联传过来的“唯物史观”是在上世纪 30年代为适应当时苏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面临的任务而形成的理论模式 ,历史实践证实它确实有许多严重缺陷。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本身的正确性。作者从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三方面 ,阐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