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货币理论中"货币数量说"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其基本思想是正确的。但是,美国学者欧文.费雪用交换方程式表述"货币数量说"却产生了理论误解。费雪交换方程式的问题所在是用V=PT/M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这是费雪误解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后果。费雪交换方程式应矫正为ΣMQ.Pm=ΣWQ.PW。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学不能回避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经济单位追求货币支出收益是货币在社会经济制度中流动的动力来源,把货币流通速度定义为经济单位在货币支出收益的作用下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内货币量的改变量;从该定义出发,可证明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有方向的矢量.货币流通速度是收入流通速度和交易流通速度的综合,反映了货币流量与存量、制度与交易、宏观变量与微观变量的综合特征.货币是在有摩擦的社会制度中运动的,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国货币金融制度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M2/GDP居高不下,由此引发对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该问题的核心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货币宏观总量的微观基础是相对价格,因而自然价格是进入货币流通公式中符合逻辑的变量.基于已有研究对自然价格进行分析可发现: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和以货币为度量的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基于中国1990年~2014年宏观数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支持该理论,而且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刘伟 《西部金融》2005,(4):15-18
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超额货币现象",即各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远大于实际GDp和物价的增长率之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果,有的认为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对产权变迁、市场深化和金融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持续走低是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世美  胡春燕 《全国商情》2006,(11):60-61,112
金融创新使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更加复杂,同时对货币流通速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反向关系对传统的货币乘数进行修正,从而可以得出:金融创新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同时通过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实证检验,上述结论基本成立。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极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量,因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从而在宏观调控中可将货币流通速度因素舍弃。但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的测算发现,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极大,从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经济货币化及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既然货币流通速度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从而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是显著的。事实上我们通过回归检验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对我国经济增长及货币需求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货币流通速度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在近几年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对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从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视角,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研究得出,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降低人们现金持有量、需要缴纳法定准备金的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和超额准备金等渠道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给,并且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这都将作用于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1979—2012年季度数据,构建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IRF)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研究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供给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性。结果表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经济的稳定性优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形,给定一个Cholesky标准差的货币供给冲击,它对实际产出、物价、汇率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等相关变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降低的现象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方法和结论各不相同。多数研究是根据经验来确定影响因素的,既不是在某种理论框架中进行,又没有计量模型加以实证,完全是经验的定性分析;有些研究虽指出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各种因素,但不是在既定的理论框架内分析问题,这极不符合现代经济研究的规范。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各种不同解释应该而且可以统一在一个基于微观货币需求和货币均衡的框架下进行,这样做不仅逻辑清晰,而且是以现代经济理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普查后的数据从一个较长的时期(1952-2006)考查了通货膨胀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具体检验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的因果关系,分析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效应。文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绝对加速效应要弱于相对加速效应,而近年来的数据又显示,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的绝对效应与相对效应变得明显。文章进一步证实了弗里德曼(1963)的论断“通货膨胀总是货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