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磊 《亚太经济》2007,(6):94-98,81
如何通过相关政策控制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破裂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台湾股票市场曾经出现举世罕见的资产价格泡沫,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本文深入分析台湾股市发展史上三次资产价格泡沫的成因与影响,归纳台湾当局应对股市泡沫的政策及效果,总结台湾当局干预股市泡沫时应有的立场、强度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其中GDP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也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更为糟糕的是:近两年来,房市与股市相互攀比、相互推进,房市泡沫与股市泡沫的双重资产泡沫带来的强烈财富效应,拉动着物价全面攀升,从而形成经济过热、资产泡沫、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非良性循环格局。关于中国经济走势讨论热点不断。  相似文献   

3.
靳平 《现代乡镇》2008,(5):19-23
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过热,其中GDP增长速度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也创下近十年来的最高记录。更为糟糕的是:近两年来,房市与股市相互攀比、相互推进,房市泡沫与股市泡沫的双重资产泡沫带来的强烈财富效应,拉动着物价全面攀升,从而形成经济过热、资产泡沫、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非良性循环格局。关于中国经济走势讨论热点不断。  相似文献   

4.
资讯     
《发展》2008,(1)
天下事房市调整不可避免在"2008年中国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基本上还是稳定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还没有"出格"。他预计,2008年经济增速将低于2007年。同时,要坚决防止资产泡沫一个是房地产泡沫,一个是股市泡沫(中国证券报)  相似文献   

5.
股市泡沫是股票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其市场价格高于基础价值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运行。而且到了后期,泡沫的膨胀和破裂对经济发展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本文通过使用市盈率方法、动态自回归法、单位根方法检验了我国近两年来股票市场泡沫的水平与性质。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泡沫。本文同时对股市泡沫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10,(1):118-119
“金融制度的重新设计”高端论坛成功举办“金融制度的重新设计:聚焦资产泡沫与金融监管”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沟通平台,为中国未来金融业的监管问题提供新思路。论坛中,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阐述了本次金融危机最终的原因——投机性泡沫,并分析了房市、股市和石油市场上出现的泡沫现状。  相似文献   

7.
资产价格泡沫在一定程度的膨胀下将会引发金融危机,很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资产价格造成影响。本文结合货币政策、金融创新、国际游资等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影响,阐述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剖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过程,对我国的资产价格泡沫调控体系的调控策略给予一定的启示和警醒。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贾府之衰败,原因诸多,产权管理的缺失不可小觑笔者写作此文,不是为了从事红学研究,而是鉴于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对公有资产监管至今仍重视不够,甚至漠不关心, 乃有感而发。《红楼梦》中贾府之衰败,原因诸多。从产权管理的角度分析,疏于对公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公有资产流失严重、资产管  相似文献   

9.
陈小先 《亚太经济》2012,(2):106-109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制的角度出发,联系我国国企改制和国际公有产权私有化的具体情况,对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论述了国企改制对我国产权市场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金融市场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与过剩的流动性和正向的经济预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设置四组不同流动性条件、分红条件的实验室资本市场,利用实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过剩和高分红预期对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流动性过剩和高分红预期是推动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两大要素,但流动性因素对价格泡沫的影响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导性:无论分红预期高还是低,流动性过剩都会带来显著的价格泡沫。此外,在流动性不足和低分红预期的条件下市场会出现负泡沫。结合行为金融理论,我们认为价格泡沫的膨胀来源于交易者固有的认知偏差,流动性过剩为认知偏差转化为市场定价偏差提供了条件,而高分红预期可能会进一步激发过度乐观这类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股票价格膨胀与资本扩张的关系,对资本虚拟化以及决定资本价格虚拟化的基础进行了研究;从资金流的角度论证了股市博弈的“零和游戏”和“传销效应”观点,以及基于这一观点对目前股票市场的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股市泡沫与经济危机的联系,提出了判断股市泡沫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股票价格膨胀与资本扩张的关系,对资本虚拟化以及决定资本价格虚拟化的基础进行了研究;从资金流的角度论证了股市博弈的"零和游戏"和"传销效应"观点,以及基于这一观点对目前股票市场的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股市泡沫与经济危机的联系,提出了判断股市泡沫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游文峰 《开放导报》2008,(6):100-103
本文实证检验了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数据样本的泡沫水平,并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进一步对泡沫序列进行了分析,结论主要有: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存在泡沫,多数时期泡沫水平都比较高,尤其在股指上升时,泡沫水平通常随之上升,可见泡沫对股市上涨的推动作用明显。而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10月的股市新一轮上涨中,股市的泡沫成分也是空前规模存在的。我国股市泡沫总体上属于理性泡沫,但局部的非理性泡沫时有发生,而在股指快速上涨时,非理性泡沫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张跃龙  吴江 《特区经济》2008,(2):102-103
本文运用Chow Breakpoint检验、Augment Dickey-Fuller检验、EG协整检验、Granger-cause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1998年1月~2007年1月的数据对我国房市与股市波动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房市与股市的波动具有显著的分段相关关系、轮动引致关系。本文认为,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时,应当对房市和股市进行系统的调控,避免调控这个市场的风险的政策,使风险转移到另一个市场,造成调控政策的失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化高峰期,对商品住宅尚有巨大的需求空间,所以在供求总量上不存在房地产泡沫,但由于供求结构差异导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结构性泡沫确实存在,因此不仅需要对中国房市的需求侧进行调控,更需要对中国房市的供给侧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改革,以促使中国房市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一级市场发行的股票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公有股和私人股,前者包括了国有股和法人股,后者包括公众个人股和公司内部职工股,为了贯彻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上海、深圳两个股票市场一开始对公有股转让实行严格限制,可以说近几年来股市二级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股票为私人股票,而在一级市场占绝大多数的公有股却被“冻结”在流通市场之外,造成公有股和私人股在流通过程中同股不同权,公有股既不能实现资产的流动,也不能实现自身的增殖,长期这样下去就达不到开办股票市场的目的,使股市走向畸形。 公有股和私人股在二级市场一起流通是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现在的股市是由占一级市场发行总股份的很小比例的私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缺陷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我国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主要问题 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础。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新中国的资源产权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民主革命前期的封建资源产权、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资源公有产权、计划经济时代的资源产权的无偿委托和市场经济的资源资产产权交易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市场的调节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美国股市7月26日出现暴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下挫了2.3个百分点,创下2月末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并导致7月27日亚洲地区股市遭受重挫。不过,经济学家及分析师们认为,房市泡沫破裂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会超出近期市场的预期;而同美国经济脱钩的亚洲地区经济,预计在今、明两年将普遍呈强劲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9.
所有的盛宴或许都将结束:狂欢的股市、泡沫的房市、摩掌擦拳的通货膨胀,还有一直耻高气扬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趋向过热的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20.
我国股市泡沫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分析当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及泡沫程度,对促进我国股市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外市盈率的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股市市盈率还处于安全区域,静态市盈率短期还会上涨。市场现在的确存在泡沫,但是结构性泡沫,从结构性泡沫到出现全面泡沫,市场可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A股市场第三季度将走向调整。中国股市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以比较高的速率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