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商务周刊》2009,(16):17-17
近日,台湾《远见》杂志为解读新中国,200多天内走遍中国30多个城镇,采访100位两岸及国际专家,并对两岸年轻人,民众及台湾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出版了一系列两岸“关键报告”,包括分析《两岸年轻人互看竞争力关键调查》,以及两岸经贸往来最重要的《上市柜企业布局两岸关键调查》。在一份《企业对未来一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调查中,对大陆的乐观比率(72%)超过台湾(52.5%),悲观程度也是大陆低于台湾。  相似文献   

2.
台商应抓住十二五契机与陆企共创双赢 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董事长王志刚日前在台北举办的“后ECFA两岸产业合作论坛”上表示,在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以后,台商应抓住大陆“十二五”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发挥自身优势,与大陆企业共创双赢。  相似文献   

3.
罗雯慧 《中国市场》2010,(30):74-74
<正>6月19日,第二届海峡论坛两岸体育交流大赛·体育舞蹈精英赛开幕式在厦门市体育中心篮排球馆隆重开幕,来自台湾、福建等地的500多名选手,分设53个组别角逐赛事桂冠。据悉,这是一场由国家队职业选手、台湾体育舞蹈界精英,以及大陆广大体育舞蹈爱好者同台竞技的舞林大赛。此次大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  相似文献   

4.
【台湾《旺报》1月17日文章】题:对两岸交流的三个期盼(作者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 欣闻《旺报》开设“两岸征文”版面,透过“大陆人看台湾”、“台湾人看大陆”的换位思考方式,呈现两岸人民对他方社会、经济的观察,丙坤对此深感欣慰。媒体一向是两岸的沟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生的就是你我身边真实情事,这些大时代小人物的故事,忠实呈现双方人民的想法与生活,有助于增进双方了解,从而点点滴滴地累积两岸的善意与互信。  相似文献   

5.
《对外经贸统计》2010,(3):17-20
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我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两岸贸易发展现状与前景,本刊特邀商务部台港澳司官员就两岸贸易发展情况,从统计角度做一个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波动上扬的态势,台湾农产品出口越来越依赖大陆市场。从整体水平看,大陆农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大于台湾。就发展趋势而言,两岸农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对比较优势台湾大于大陆的产品,可在大陆建立相应的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便捷的对台交易"绿色通道;"对于比较优势大陆大于台湾的产品,需要打破台湾政策上的限制,简化检验检疫程序,促进大陆农产品对台贸易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 一、当前两岸企业合作的特点与绩效 从1988年以来,台湾厂商到大陆投资设厂或合资办厂的势头持续不衰,两岸企业合作呈现空前兴旺景象,其特点是: (一)投资迅速增长,投资区位多在大陆沿海 按照大陆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1991年台商在大陆实际投资4.7亿美元,1992年实投10.5亿美元,1993年实投31.4亿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波动上扬的态势,台湾农产品出口越来越依赖大陆市场。从整体水平看,大陆农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大于台湾。就发展趋势而言,两岸农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为进一步扩大两岸农产品贸易,对比较优势台湾大于大陆的产品,可在大陆建立相应的物流集散中心,形成便捷的对台交易“绿色通道”;对于比较优势大陆大于台湾的产品,需要打破台湾政策上的限制,简化检验检疫程序,促进大陆农产品对台贸易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王文正 《浙商》2010,(15):30-31
7月8日,山东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应邀参加了《浙商》杂志承办的“浙商500强论坛暨两岸企业家高峰对话”。作为对话嘉宾,黄鸣讲述了他去台湾访问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慈济佛教基金会后的一个最大感触:“大陆企业与台湾企业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企业信仰的缺失。”会后,黄鸣就“企业信仰”这一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0.
张玉卿  赵宏 《国际贸易》1998,(10):40-42
1979年以来,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逐步发展,至今已形成以间接贸易和台商到大陆投资为主体的经贸格局。两岸产业、科技以及金融界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强,各类形式的展销会、交流、研讨会逐步增多;两岸民间或半民间的交往近年来也在不断恢复和加强。两岸经贸往来初具规模。截至1997年底,台湾为大陆第五大贸易伙伴,大陆是台湾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顺差来源地;台湾是大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瞻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崛起与持续发展,对台湾经贸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经贸热、政治冷的两岸关系上,台湾正处于进退失据的状态.如果两岸能搁置政治争议,放弃意识形态,去除政治障碍,两岸经贸就会顺应国际化、自由化的潮流,加速经济整合.  相似文献   

12.
两岸"三通",从其构想的提出,直至陈江会签署协议实现两岸直接"三通",其经历可谓是漫长而曲折。两岸"三通"之后,台湾经济将在如下五个主要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进入低成本的新时代,台湾经济竞争力提升;获得大陆有力支持,台湾经济解困信心激增;紧靠大陆腹地,台湾海上交通枢纽地位突显;两岸经济便利区渐成,台湾经济由"边缘化"转成"重心化";两岸合作深化,加快台湾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台商对大陆投资从1991—2014年累计1439.6亿美元,为大陆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同时台湾是大陆第七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也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文章依据贸易与投资的相关理论,从产业升级和产业关联角度出发,利用1991—2014年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大陆对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都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台商投资大陆对大陆向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大陆自台湾的进口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柳英 《市场周刊》2008,(7):19-21
6月11日至1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了中断长达9年之久的商谈,并在北京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这是在1993年“汪辜会谈”签署4项协议后两会签署的首批协议,是“汪辜会谈”后两岸协商谈判取得的重要成果。尤其是周末包机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两岸空中直航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今后两岸直接三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10,(17):19-19
特别策划“发现”台湾 两岸合作的ECFA时代来了! ECFA时代,对于浙商来说机会在哪里?浙商与台商有哪些合作的领域?台湾的经济转型,对大陆经济转型升级又有着哪些启示?7月8日,《浙商》杂志举办“浙商500强论坛暨两岸企业家高峰对话”;一周之后,《浙商》记者深入台湾实地采访,探究ECFA带给浙商与台商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两岸经济关系的恢复与发展,是两岸参与这一进程的必然结果。台湾地区经济要实现第二次飞跃,必须以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及丰厚的资源为依托。21世纪以来亚洲经济呈现出区域整合的态势,台湾经济应该融入这一过程中,防止因本地市场空间萎缩而导致的“边缘化”危机。两岸经贸合作,两岸经济一体化是其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两岸1983年1月~2011年12月的通货膨胀数据,应用EGARCH-M模型分析了大陆和台湾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结果发现两岸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均存在杠杆效应,正向冲击大于负向冲击,台湾更易受到外来冲击的影响,台湾通货膨胀及其不确定性关系符合Holland假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两岸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关系均符合Friedman-Ball假说,两岸通货膨胀之间、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2011年全球商界女性50强名单。以大胆决策而著称的卡夫食品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琳·罗森菲尔德位居榜首。格力电器董明珠、中国电力国际李小琳、SOHO中国张欣、玖尼纸业张茵、华宝国际控股朱琳瑶五位中国女性入围50强名单。榜单显示,来自中国和印度两地的女性商界精英共占据了今年全球商界女性50强榜单中超过20%的席化。  相似文献   

19.
周晓红 《创业家》2012,(11):14+16-14,16
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首先发声质疑香橼一份看多搜狐的研究报告,拉开了中国商界"拯救中概股,反猎杀"的帷幕……《创业家》10月刊封面《反猎杀攻略》,全面深入地剖析了反猎杀的门道,引发各界热议。而《我的公司是如何倒下的》、《激动网:"我们烧钱太少了"》等文因其"贴地气",也获得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两岸关系回暖,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两岸经贸交流不断前进。时至今日"大三通"已经实现,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每年台湾30%的出口流向祖国大陆。大陆一直扮演着主动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角色,包括率先提出两岸经济合作模式——"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