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报业传媒的发展,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非物质性和报业传媒的全方位话语权性紧紧结合在一起。本文以报业传媒为研究视角,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目的。首先提出报业传媒在当前非物质遗产保护的重要的作用和不足,进而总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体系,加强报业传媒对其保护的理论支撑;加强报业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性事实的传播;建立专业化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的报业传媒宣传媒介。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杭州市打造品质之域、加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本文着重对如何借媒介之力推动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了深入的探究.提出媒体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应该承担的职责,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卢伟芬 《中国报业》2012,(4):139-140
受到媒介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体育传媒产业迅速崛起并得到快速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体育热点传播效益的提升,体育传媒发展为媒介争取受众的重要策略,但是当前我国体育传媒面临了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体育传媒中出现了一味迎合受众需求、无序竞争、传播品质缺失等问题。基于这些应积极加强体育传媒的国际化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体育传媒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传媒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面临挑战,电子商务并不能有效起到保护传承的作用。文章将社交商务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领域,采用赋能理论的视角,运用双案例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社交商务通过接触与参与、识别与筛选、反思与提升三个阶段,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朋友圈与销售产品,有效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的研究成果对运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传承人与企业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保护与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如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可实现良性互动,笔者因此提出开发式保护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保护时应充分发挥博物馆的载体作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保护、应大力发挥旅游功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保护、应与基础教育相结合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护。同时,笔者就开发式保护宁波民间表演艺术、民风民俗、民间手工艺和餐饮老字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提升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工作的逐步深入,使得理论的进一步探讨成为必然。功能主义是文化人类学的重要理论方法,借鉴功能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理论探讨,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有序利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标准的理论体系构想,力图使保护工作有章可循,避免开发工作中出现的开发过度及世俗化等不良趋向。  相似文献   

7.
赵东华 《中国报业》2017,(10):37-38
2011年,我国正式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代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利用电视专题片的方式,恪守专题片拍摄原则,坚持艺术化的表达和剪辑方式,对于提高非遗的宣传功能、促进非遗保护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8.
李月娟 《商》2014,(39):216-216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困境,保护民间传统体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家已经加大对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力度,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疏漏,本研究主要在分析江西省民间传统体育法律保护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其法律保护不足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人类历史发展中留下的重要财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管理缺乏共享机制,缺乏系统的非物质文化教育,保护意识淡薄。信息技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不仅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加深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融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黑龙江非物质文化资源,以实现黑龙江文化产业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朱凯迪 《中国报业》2012,(14):142-143
电视作为传播体育新闻信息的窗口,在国家体育事业进步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电视媒介的一般功能,结合具体的媒介传播特点,通过对央视体育频道报道特色的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在体育类节目中传媒对受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1):281-28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各参与主体目标不同,与其相关的各开发和保护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都不尽相同,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了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动开展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一系列关于抢救、发掘与保护的活动也全面展开。通过对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究,期望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4,(4):3-4
在全球化趋势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自然和文化生态环境失衡的冲击和威胁,很多"原生文化"面临衰落、变异和濒危的生存空间格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贵州土家族民间体育-肉莲花的实地调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及口述史等方法就"肉莲花"保护与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构建土家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一、以学校教育为平台,构建土家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机制,二、以全民健身为发展导向,夯实土家族体育文化的群众基础,三、联动旅游,保护民族体育生态良性发展,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机制。为贵州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生态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景宁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数字化保护,通过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以数字动画创作和虚拟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对景宁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发展与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高校肩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任。加强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梁明珠  杨剑 《商业研究》2012,(1):168-171
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古镇为研究案例,分析沙湾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讨了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保护和传承人保护,社区参与及多元化保护方式,旨在促进历史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针对我国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两个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提出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与财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临消失的危机,如何保护这此遗产资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关系,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强调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有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旅游开发通常给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以旅游开发对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入手,分析民族地区影响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的各种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外来游客及市场五者之间构建旅游产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20.
湖北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现代化的趋势下,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湖北民俗体育文化和实现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其内涵、保护原则和发展对策上进行分析,旨在为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