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居民购买住房时的主要融资途径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金额和期限是其两个重要指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借款人因收入增加、投资渠道狭窄、借款人不习惯于借债消费、预期利息上升带来的利息支付增加等等,导致借款人考虑提前还贷。而提前还贷会给银行带来一些影响,由于贷款人提前还款需要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金,是否选择提前还贷和何时提前还贷以节省贷款利息、降低购房成本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贷的影响以及利弊,论文研究提前还贷政策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从银行的角度研究提前还贷政策在利率变动下对银行的影响,从贷款人的角度研究利率的升降对提前还贷的影响并分析两种还款方式提前还贷的利弊,通过比较和分析针对不同贷款人根据未来收入、支出的预期变化、房贷利率升降预期、投资机会收益高低等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提前还款的决策,希望对选择适合自身的提前还款计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提前偿付风险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一个主要风险。一般认为,提前偿付行为主要受到利率、抵押贷款时间、住房的转手率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在我国,收入水平是影响提前偿付行为的主要因素。测度提前偿付风险大小的基础模型有计量经济学提前支付率模型、条件性提前支付模型和公共证券协会提前支付模型,借鉴Green和Shoven比例危险模型,根据我国银行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预测我国提前偿付风险的生存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3.
赵阳 《商》2014,(11):166-166
伴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贷款利率有了较大的变化,新时期广大贷款人在利率的影响下纷纷加快了对个人住房低压贷款的提前还款,这种社会现象给我国金融贷款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隐患,如若问题处理的不当或不及时甚至可能引起我国的新一轮贷款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本文就个人住房低压贷款提前还款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金融银行应执行避免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住房贷款证券化中的提前偿付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方 《商业研究》2005,9(2):27-29
提前偿付风险极大地影响着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定价和运作 ,因此国外对该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当前我国银行也被抵押贷款逐年增加的提前偿付现象而困扰 ,这直接使银行面临再投资风险 ,并影响我国即将开展的证券化运作。借鉴国外提前偿付风险的特点和有关的预测控制模型 ,希望对我国该方面的研究带来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行为影响因素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再融资倾向 再融资倾向是影响借款人提前偿付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借款人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新的贷款时,(市场利率较为明显的低于原抵押贷款的契约利率),那么借款人提前偿付原抵押贷款就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已成为居民购房贷款的主要贷款方式。但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尚不完善,仍存在信用风险、抵押物风险、利率风险和国家政策风险等诸多风险。贷款银行在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需加快推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保险机制,加强利率风险监管,以有效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底,中国建设银行发行了国内首单MBS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可提前偿付性,要对MBS进行准确的定价,核心问题就是对提前偿付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比中外提前偿付行为的不同,为提前偿付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个人住房信贷的投入力度,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断增长,由1998年的426.18亿元迅速增长到2008年的29500亿元,增长了69倍多。虽然个人住房贷款一直被商业银行认为是安全性较高的优质资产,但同时也存在借款人风险、操作风险、抵押物风险、提前偿还风险以及利率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房地产周期波动影响、房地产业融资渠道狭窄是导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住房贷款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已演变成为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信贷扩张累积了较大风险与个贷危机,次贷危机的冲击将使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也会使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等问题完全暴露。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防范其对银行体系内个人住房信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完善并严厉执行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增强银行自身的流动性,加强金融创新监管,以全面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防范。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十分令人担忧,通过分析2011年11家银行房地产贷款情况、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情况等相关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核评级制度不完善、购房的需求与购房贷款还贷能力之间不平衡、房价与住房抵押贷款人的收入之比超过被认定的控制范围及利率变动是造成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建议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人的信用级别、提高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分析水平及完善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实现我国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个人住房消费信贷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主要源于贷款机构集中在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由央行制定、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极不发达等因素;风险表现在住房贷款利率优惠政策压缩利润空间、基差风险和重定价风险突出等方面。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盘活银行资金的同时也带来各种风险。以"邮元2014-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来讨论抵押贷款证券的提前还款风险问题。在介绍"邮元2014-1"产品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实证分析了房价、利率、债龄和季节这四个因素对提前还款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提前还款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反向抵押贷款房产养老模式中利率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已对反向抵押贷款房产养老模式中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定量及定性的风险研究,其中,在对利率风险的研究中,国内虽然已开始对其进行定性的风险研究,但大部分是直接套用国外的理论模型,没有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基于这种情况,站在银行的角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基本危险函数,建立了提前偿付模型对利率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成为中美银行最受欢迎的业务种类之一,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中美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的差异,对我国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设计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庞海峰 《北方经贸》2011,(12):21-22
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阶段,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红红火火。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便越发明显。目前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有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风险等。可以通过采取诸如鼓励商业银行提高房贷的退出门槛、收取提前还贷违约金等手段来降低或规避以上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为涛  杨晓庄 《商业研究》2005,(11):119-121
在住房抵押贷款中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由于利率上浮抵押贷款借款人会由于利率改变而增加了其利息成本,从而导致一部分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在发生期前清偿时,商业银行需要核算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既不给银行带来负面影响,也要考虑借款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7.
《销售与管理》2005,(6):55-55
央行日前宣布自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其中五年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实际上调0.2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10月29日上调0.27百分点之后,半年内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第二次上调。针对房价增长过快的现实情况,央行再次使出调高利率这一“杀手铜”,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么。这次贷款利率上调后对居民个人会有什么影响,居民应当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整理财思路呢?  相似文献   

18.
眼看年关将至,现下房贷者之间最热门的话题就是是否“提前还贷“。因为从明年元旦起,贷款购房人就需按照人民银行调整后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准利率还贷。目前来看,银行对于“提前还贷“设置的门槛并不统一,如果房贷者在贷款买房时就已计划好五年内提前还贷,按照目前最常用的“等额本金“与“气球贷“两种还款方式相对比,哪种方式更好?更为适合房贷者?  相似文献   

19.
黄奕 《商》2015,(4):165
一、我国利率管制的弊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开始于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市场化,此后,债券市场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人民币贷款利率也先后实现了市场化。目前,我国只有人民币存款利率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还处于管制状态,其他利率均实现了市场化。我国中央人民银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管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银行业过度竞争,维护银行业稳定,防范金融风险。首先,由于存款利率较低,甚至是负利率的存在,使得银行吸收存  相似文献   

20.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性高、回报稳定、办理简单的信贷业务,但实际上该项贷款业务具有诸多风险,主要表现在信用风险、管理风险、抵押物风险、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需要在推进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保险机制,建立健全住房贷款保险制度,开发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进行套期保值,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交易的二级市场等方面加强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