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电”矛盾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取向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和高度管制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现行的重点合同电煤价格制度这一双轨制的煤价决定机制会导致“合同煤荒”,而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则因为演变为“价格联涨”而不具可操作性.持续性“电荒问题”的症结在于煤炭和电力两个流通渠道的高物流成本.其解决之道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煤炭运输的物流成本,建立一体化、市场化的煤炭市场;鼓励推进煤电一体化;改变电网公司“一网独大”的格局,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煤炭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开始加大,煤炭市场的有效性有所提高。而煤炭价格趋势及其波动特征可以作为煤炭市场有效性的测量标准。本文对我国煤炭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后我国煤炭市场的活跃度明显提高,市场对于价格单向偏差的校正能力增强,市场有效性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煤炭企业成本费用问题,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煤炭市场价格变动与各项成本费用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探索煤炭市场价格变动和相关税费变动关系及变动原因,为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加强成本管理控制,以及政府对煤炭价格、相关运输费用、税费等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魏晓辉 《现代商业》2011,(23):62+61
煤炭进入市场化改革始于1993年。从1993年开始,国家逐步放开了煤炭市场价格,煤炭市场经历了"政府统一定价"、"重点电煤政府指导定价"、"全面放开煤炭指导价格,逐步实行市场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过程,到2006年,基本实现了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煤炭市场营销体系的演进就是伴随着煤炭产业的改革发展不断发展完善的。本文针对当前煤炭市场面临的主要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煤炭企业从内部"活","联","挤","勤"深练内功,外部走发展重点客户的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世界范围内的五个动力煤炭价格指数,根据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时间把样本分为两个区间,采用VEC模型对其之间的波动引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可以打破我国煤炭价格的被动性地位,增强我国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的话语权;第二,煤炭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使我国煤炭价格受到更多外部信息的影响,波动变得频繁,但是其抵抗外部信息的能力增强;第三,市场化改革可以使我国煤炭价格逐步形成自身的市场发展变化规律,提升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31个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Wald检验来检测各省份煤炭价格与全国煤炭价格的平均数构建过渡函数是否为零来确定各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7个省份存在非线性关系,24个省份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应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和常规的线性ADF单位根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9个省份的煤炭价格存在趋同性,22个省份的煤炭价格不存在趋同性,即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省际煤炭价格具有趋同性,意味着全国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煤炭市场化改革、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能源运输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天祥 《市场周刊》2005,(47):28-29
尽管今年以来煤、电、运的供求关系已经明显好转。但是鉴于体制问题对煤炭供求和价格的彰响仍然存在、煤炭运输能力的增长比较单一、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煤矿安全治理工作对2006年煤炭市场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煤炭市场诚信程度仍然不高、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对于煤炭产运销用的底数不清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继续召开2036年全国煤炭订货会(或2006年重点煤产需衔接会,下同).应该只是方式方法和时间迟早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煤炭价格完全放开,煤炭将完全推向市场。我国加入WTO,煤炭市场国际化,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通过剖析煤炭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层成本核算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完善管理方法以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9.
煤炭企业成本管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煤炭价格完全放开,煤炭将完全推向市场。我国加入WTO,煤炭市场国际化,煤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通过剖析煤炭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基层成本核算制度,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完善管理方法以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先后经历了政府完全管制价格、包干双轨制价格、逐步市场化价格等多个阶段,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破除垄断,建立由市场定价的模式.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分析市场化定价机制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在价格形成机制、成本构成、调控模式、监管手段等方面的差别,并重点分析了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替代能源发展情况、垄断因素等影响成品油价格的因素,提出应从加快健全国内相关制度环境、引进成品油市场竞争机制、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建立油价波动避险体系和石油储备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推进我国成品油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