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国资》2008,(9):71-71
9月20日,由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08经营与管理创新年度峰会”将聚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1500家企业,2000多位企业家、高管就“本土雄心——大国企业成长之道”的主题,探讨如何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寻求本土企业的成长之道,推动大国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新财经》2012,(7):108-108
近日,北京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宣布安永企业家奖2012中国评选活动开始接受提名。这项全球公认的奖项旨在表彰那些以超卓之远见、优异之领导才能和卓越之成就来激励他人的出色企业家们。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民营企业家教育培训领域,思八达集团创始人刘一秒有着教父一样的光环。“我们所服务的是一个没人管的群体——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们。”2013年底的一天晚上,刘一秒在广州花都一家酒店里对记者侃侃而谈。他认为,民营企业家们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浙江工商》2007,(8):34-34
他像一颗璀璨的星星在中国五金之都——浙江永康冉冉升起,他就是浙江省优秀创业企业家、中国步阳集团董事长徐步云。  相似文献   

5.
唐晔 《沪港经济》2009,(6):64-65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这条中国古训在新时代正被赋予新的含义。作为当代社会精英的企业家,究竟有怎样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6.
《浙江工商》2007,(5):23-23
4月24日,以与中国私营企业探讨“成就创新之道”为主题的IBM2007中国论坛杭州站在西子湖畔召开。来自全省的众多企业家和经济学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中国顺利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浙江民营企业如何在业务实践中落实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7.
新书速递     
高尚全 《中国报道》2014,(4):101-101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和《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决定》的公布,中国新一轮改革已经开启。国人的关注点也由是否重启改革转变为如何落实中央的政策。根据这一特点,本书选取各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就其所从事的研究、行业献言献策。书中选取的文章尖锐而犀利,指出中国在各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学者、企业家思维力度之强,行文尺度之大,充分展现了改革的勇气与智慧。  相似文献   

8.
雪域高原上的希望之光──光彩教育工程──南京希科集团又一援藏举措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在西藏自治区实施光彩事业一年来,自治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工作得到了全国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大力支持和扶助,由此在全国形成了一股支援西藏、开发西藏、建设西藏的热潮。针对...  相似文献   

9.
一个企业的诞生、成长、发展,除了必要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外,企业家精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中国,中国企业家与西方企业家在企业运作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企业家,对企业、集体乃至国家承担很大责任。西方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更多是靠完善的流程、制度来治理一个企业,更注重中间过程,在责任承担上也没有中国企业家重。本文将探讨下中国企业与企业家精神的休戚关系,以及分析在经济转型的今天,中国企业更需要哪些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08,(9):71-71
9月20日,由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家》杂志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2008经营与管理创新年度峰会”将聚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1500家企业,2000多位企业家、高管就“本土雄心——大国企业成长之道”的主题,探讨如何在新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寻求本土企业的成长之道,推动大国企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12):14-14
《中国企业家》电子商务基因劫 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是个颠覆性的转变——丰富的制造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是必备口粮,对于电子商务来说,则有可能是陷阱。正所谓“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招标》2009,(48):30-30
12月4日,2009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出席了年会的“成功企业家之夜”活动并致辞。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近代企业家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家的概念,是随着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重新涌入中国的。一批现代新型企业家的崛起,不仅令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为之发生改观,而且令学术界开始认真审视这一新的社会群体。国际上早已流行的理论和企业家史学被广泛注意,各国著名企业家的成功经验被迅速翻译  相似文献   

14.
小麦 《沪港经济》2009,(12):70-71
从李嘉诚到邵逸夫,从霍英东到李兆基,他们一方面深谙生意之道,善于将产出和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他们又时刻牢记回报社会,愿意为慈善事业一掷千金,因而成为中国企业家的最佳典范。  相似文献   

15.
患了一身“国企病”,纳斯电子无国企之优势,却有国企之弱点。当为数众多的中国企业家、学者为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而殚精竭虑时,纳斯电子的败落却给了我们一个最有力的警示——它在中国民营企业中绝不是个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龚艳 《沪港经济》2009,(7):67-69
6月7日,由《沪港经济》杂志社主办的2009沪港企业家峰会在太湖之滨举行。会议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就当前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形势作了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价值利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家的发展历程,企业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和独特价值,探讨了中国企业家的价值利益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家价值利益的几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企业家?中国企业家最缺什么?中国有真正的企业家吗?这连珠排炮弹式的疑问一定会令许多自诩为企业家的人们汗颜。有人说,中国应该有自己的企业家,只不过截至目前还没有问世。果真如是吗?  相似文献   

19.
《沪港经济》2007,(9):23-23
8月3日晚上7时,由沪港经济杂志社和精裕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建房产(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易学原理与企业管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文化沙龙在龙柏宾馆举行。著名易学家、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理事长张其成,就企业家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相融合作了主旨演讲,沪港两地近30名知名企业家参与了此次沙龙。  相似文献   

20.
刘佐太 《特区经济》2006,(6):367-368
企业家是经济生活的协调者,是生产活动的管理者,是企业结构的组织者,或者是商业行为的创新者。企业家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家精神,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中坚力量,是一个社会真正的“经济基础”。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家队伍缺失的原因,探讨了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发展和企业家行为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