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科学决策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才 《南方经济》2005,(10):14-17
科学决策是杜绝浪费,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决策失误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决策失误的原因在于:对市场经济规律不娴熟,对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较低;决策欠民主、科学;部分干部的综合素质欠缺。科学决策,减少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必须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尽快提高干部的决策素质。  相似文献   

2.
决策研究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研究目的十分明确。它直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有参考价值的客观依据,对政府工作具有重大影响作用。我国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实践,使人们逐渐总结和认识到,“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决策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由此可见决策研究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决策研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物流活动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盲目跟风行为会导致政府决策的失误,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政府亟需冷静理智地思考这一产业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只重视施工阶段,忽视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由于决策失误和不进行优化设计造成资金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建立以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系统,有利于抓住项目建设周期各个阶段造价控制的工作重点,利用价值工程原理,采取相应对策,有效实现技术经济的紧密结合,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决策性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这是人们总结过去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为了有效地减少决策失误,作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我国已将在发达国家广泛发展和应用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正式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和前期工作计划。这样做的结果,为编制和审批设计计划任务书提供了依据,大大减  相似文献   

6.
“浪费”和“腐败”是遭人们唾弃的两大社会现象。从一定意义来讲,奢侈与没落同质。浪费与腐败同源。浪费是腐败得以产生并蔓延的基础和温床;腐败则是浪费的发展和极致,在一定条件下浪费必然导致腐败。例如,超标准购置豪华轿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这些奢侈浪费行为,不仅造成国家资财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致浪费行为表面看来只是金钱、资源和劳动力的损失,而实质上是决策者、管理者官僚主义、主观臆断的结果,造成国家资财、人民血汗的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及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旧的规范被逐步消解,新的规范尚未建立,中国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真空状态,因此亟待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改造和思想建设。我基本赞同上述看法。所以,当我得知河南某市一食品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思想大扫除运动"(后更名为"思想整风运动"),职工被组织起来集中学习、集体讨论,评选"坑员"(坑害集团)、"混员"(混日子)、"拖员"(拖后腿)、"荡员"(行为、作风  相似文献   

8.
各级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决策错了,必然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必要建立科学和决策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决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9.
一、"消费社会"的探源 "消费"(consume),根据199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对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耗".但这一现代词义在语言学上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据威廉斯(Williams)的考证,"消费"一词于14世纪在英语的最初使用中,带有鲜明的贬义色彩,意指"毁坏"、"用光"、"浪费"、"耗尽",其隐含的意义是超过了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地占有和使用的范围.从18世纪中期以后,它的贬义开始消退,在西方政治经济学中成为一个与"生产"(produce)相对的概念,但其消极内涵在19世纪后期依然存在.到了20世纪中叶,"消费"一词开始从学术术语转化为一般的大众用法,而很早就用来描述购买者的"顾客"(customer)一词也逐渐让位.在表示商品的购买和使用时,"消费"比"顾客"多了一层意思,即消费满足的需要和渴望超过了基本的、生物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过度借贷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有投入才能有产出,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投资失误也会产生低效、亏损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在经济领域投资被作为最重大的决策行为要谨慎对待。近几年,部分地方政府投资过度、甚至不计成本巨额借贷投资,形成极大的财政信用及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上求索,我们终于认识了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是"(规律)。但是认识了"是"(规律)不是求索的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运用所求得的"是"(规律),按"是"(规律)办事,强力拉动经济的增长。政策是按"是"(规律)办事、启动经济增长的杠杆。制定和运用正确的政策,才能做到按"是"(规律)办事。货币、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按"是"(规律)办事的主要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吴承明(1917—2011)先生的毕生之作《吴承明全集》,于201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集对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搜集与整理,共分六卷六册,近390万字,由第一二卷的"专著"(9部,不包括编著、资料集和文集)、第三四卷的"经济史研究"(84篇)、第五卷的"经济评论"(27篇)、"研究与创新"(32篇)、"书评与序言"(23篇)、"会议发言"(39篇)和第六卷的‘未发表的论述"(11篇)、"通信"(61通)、"诗话"  相似文献   

13.
决策质量低,决策失误多,都是决策赖以的信息缺乏和决策制定人的情绪波动、情感纠葛、价值偏好、思维惯性这五个因素的作用造成的。只要找到防止和扼制这五个因素发生作用的措施和办法,提高决策质量,实现决策制定的零失误,也就完全可能了。导致决策低质量和失误的五个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创建节约型社会。作为政府机关。时下最应制止的浪费理应是杜绝盲目决策、杜绝粗放式建设模式的思维和行为,而不应是滞留在连三岁孩童都能想得出的节约措施上沾沾自喜,因为对社会而言,决策浪费才是最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世界饥饿状况继续恶化。食物损耗和浪费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阶段产生的食物浪费是食物损耗与浪费的主要环节。城市居民的食物浪费在我国具有典型意义,"面子"所引致的冲动消费问题,以及相应的认知、决策和反应过程可以阐释基于"面子"文化的我国城市居民食物浪费机理。我国政府、实业界和城市居民应合力推进绿色食物消费模式,减少食物浪费。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锦     
《发展》2001,(2)
我国将建立企业及政务决策失误追究制 据透露,我国将建立企业及政务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企业的所有损失中,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大约占 75%左右。这些损失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对市场前景缺乏全面了解或者个人独断专行,在项目开发、资金引进、企业担保等方面盲目决策或决策失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越俎代庖,盲目决策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在决策失误的背后,甚至掩盖着经济犯罪和其他腐败问题。为此,我…  相似文献   

17.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正确决断,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发展县域经济决策符合县情,符合效益取向,需要注意"十忌":一忌追求政绩,乱上项目。县市五年一换届的现实,使得各届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兴奋点不尽相同。要造福一方,上一些有市场、有效益项目十分必要。但兴办什么项目,项目的规模搞多大,应事先对市场容量、资金可能、人员素质等进行细致调查,切不可情况不明决心大,知识不多办法多。同时,作为接任领导,应对上任留下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梳理,做到新官理旧事,接着上任干。为求本届政绩,心血…  相似文献   

18.
投资语录     
《首都经济》2010,(7):52-53
企业一些重大失败往往并非一开始就决策失误,而是它的后续决策不断失误所致。因此,正确决策的后续决策如何做,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笔者最近对一些领导决策的失误问题作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失误尽管在时间、地点、内容上各有差异,但其原因却有共同或某些相似之处。我粗略归纳为如下几类: 其一,违背程序,不讲科学。科学决策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如果违背了决策程序,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如湘西某县选定新上A级钒矿项目时,在“打破常规,大胆向前闯”的思想指导下,未按决策程序进行市场调查,未经前期论证,就一下子投入600万元上了该项目。投产后不久,产品市场价格由先前的每吨7000元下跌到每吨2000元,生产得越多,亏损额越大。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3E"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从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了"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e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经济性(Economy)是指在财政资金的支出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安排机制,克服财政支出活动中严重浪费和分配苦乐不均的问题;效率性(Efficiency)是指政府及民众对财政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实施进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