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宣称他在认识论上发动了"哥白尼式革命",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进行的"哥白尼式革命"就是其先验批判哲学的发端:第一,推动了哲学研究活动的转向,为认识论研究开拓了新天地;第二,康德在认识论中高扬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能动性作用;康德对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系统考察之后,提出了认识发展阶段的思想。从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场革命构成了人类认识史的一次重大转向,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形而上学陷入的理论困境,康德致力于重建形而上学,为科学的合法性作出论述,为人类的知识大厦奠基。然而,在论述科学合法性的过程中,康德陷入了证明与解释的"理论圆圈",陷入了"循环论证"。数学与科学的合法性不但是康德理论理性批判的前提,也是康德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前提与思想起点,由此可见,虽然康德的哲学体系高扬了实践理性与信仰,但仍有明显的近代认识论哲学与科学主义痕迹。  相似文献   

3.
张悦 《宁波通讯》2013,(1):75-75
康德,在哲学史上不是星星,而是星座。研习西方哲学的学者有这样的共识:康德的哲学除了少数专业阅读者以外,一般读者很难懂。比如,奔赴遥远的旅途,行囊里带一本《纯粹理性批判》,也许直至旅行归来,你还没有读完第一页。但,这似乎不是康德哲学世界的全部;也不许你盲目地下一个“无趣的康德”的结论。康德带我们游遍天、地、人三界:在浸淫于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的敬严肃穆之后,康德说我们还可以登上九重天,即“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康德哲学上承古希腊至近代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诸流派影响深刻。康德哲学作为一座哲学高峰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不可撼动。康德开辟了一条"革命"、"纯粹"、"先验"、"批判"、"启蒙"、"自由"的哲学道路,从此,哲学变成了德国民族的事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通过明晰康德先验哲学的背景,遍览分析"三大批判"中人的"知"意"情"的能力和结构,着重考查现象界与理知界、现象与物自体、自由与必然、知识与道德等领域内出现的鸿沟及其原因,如何具体协调弥合二分的世界.致力于以整体的视角对康德哲学进行把握,故而,无论从分析演绎还是概念理论的运用上都难免挂一漏万,但笔者还是努力尝试这种系统考查方式,以期了悟康德三大哲学批判体系间的内在"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的批判哲学开德国古典哲学之先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其贡献在于倡导并实践批判的精神,然而康德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精神,“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由康德所奠定的那种高瞻远瞩的理性批判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珍惜和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康德的哲学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物理学革命的哲学支撑角度对此作粗略的分析,以证明自然科学的变革常与哲学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康德通过“哥白尼革命”,转变了以往的认识方式,同时也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有理性的存在者.而“范畴”作为认识的规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探讨“范畴”何以能作为认识的规则;并通过与近代哲学观点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康德的“范畴”所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最重要、最令人向往和最富魅力的思想.马克思和思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创立他们的科学学说时,憧憬将来"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都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干喜爱的工作.后来他们又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何刚晴 《理论观察》2013,(11):11-12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从人的本质出发,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主体;从劳动异化入手,批判了世俗运动的经验主体.马克思主义重构主体性,以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等思想为资源,提出了感性主体的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的异化等问题的必要手段,从现代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是以感性为哲学核心的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以人在历史的实践中建立起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王国为终极目标,解决感性主体和理性主体的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真正自由.  相似文献   

11.
黄侃 《理论观察》2013,(3):79-81
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美学"具有重要地位,在其最后一大批判中,康德试图通过讨论"美"的直观与崇高感来回应传统哲学对于理性的观念。本文通过说明美的一般性解释和它在生活中的"幻象"来表明讨论康德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甄龙 《改革与开放》2013,(4):169-170
康德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并非是在笛卡尔哲学内直接进行的,而是建立在对其"我思"和"直观"等重要概念改造的基础之上的。而康德通过对这一命题的批判,为笛卡尔遭遇的自我连续性问题和身心二元论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容貌歧视”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文忠 《特区经济》2003,(12):54-56
"容貌歧视",这是一个由"悦目情结"所引出的理论--实践问题. (一) 笔者之所以撰写这样一个易于引起遐想的题目,是由<上海经济报>上的一条新闻话题所引发的.这则话题讲:张静是天津市一位25岁的未婚姑娘,父亲多年前患脑溢血、脑中风,母亲患有尿毒症,张静是家中唯一劳动力.但是因为容貌有点欠缺,张静去用人单位面试千次竟无一成功.她最近向社会呼吁"给个生存的机会".张静的遭遇,可以说是"悦目情结"和"容貌歧视"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极致表现范例.有过这种遭遇的并不止她一个人.英文里有一个词叫look lsm,意思是"容貌歧视",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看待look lsm?  相似文献   

14.
罗蒂认为,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以认识论为核心的"镜式哲学",其基本特征都是把人心看作一面能反映外界实在的镜子,知识就是心灵反映实在所获得的准确表象。从理性的心到内在世界的心,"镜式哲学"的经典模式是柏拉图的理念论——笛卡尔的第一哲学原理——康德的先验哲学;20世纪出现的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则分别以"语言分析"和"本质"的镜子取代心灵的镜子去再现经验世界。罗蒂批判了这一自柏拉图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同而也批判了这个传统所具有的表象主义、本质主义和二元主义,即基础主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对比了王国维词学著作<人间词话>和<人间词>.认为他的<人间词话>因其吸纳了西方的美学文学思想,为中国传统的词学评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倍受世人关注.他的同时期作品<人间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人闻词>在实践了"境界论"的同时,丢掉了"自然",且多了几分造作痕迹,王国维对自己词作的高度评价实有自夸之嫌.  相似文献   

16.
张中胜 《理论观察》2014,(11):13-14
自由是洛克自然权利理论的核心,洛克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这既是基于人的本能,同时也要在人的理性的指导之下,自然状态是"完美的自由状态",人们在其中遵循自然法的指导,所以当人们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时,人们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洛克自由观的原则就是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  相似文献   

17.
文洁玉 《改革与开放》2012,(22):110-111
康德的伦理学思想包括伦理的理论哲学(道德的形而上学)以及伦理的应用哲学(实践的人类学),忽视任何一部分都将造成对康德伦理学思想的误解。本文旨在立足于整体,重点剖析康德如何构建其伦理理论哲学部分,进而说明道德的形而上学很有必要,道德形而上学应用于人类学时就是康德所说的以德配福,这是寻找至善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汤显祖在由<紫箫记>到<紫钗记>的创作过程中寄寓着其政治思想的转变,这可从三个层面探讨之: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批判力度加强了;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以反抗代替了宗教求索,更富抗争性;从理想政治的角度考虑,作者开始由正面颂圣转向了对"时主"的讽谕.  相似文献   

19.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有这样一段话:"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轻与重、灵与肉,这是一个关于哲学的命题,关乎生命与信仰  相似文献   

20.
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理论形成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丝毫不亚于黑格尔哲学。康德哲学的物自体与现象界的二分使二者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而马克思在康德的基础上运用实践的方式弥补了二者之间的裂痕。本文就是立足于康德哲学的理论架构,通过与马克思的思想架构的比较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