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R&D补贴是政府干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措施,其具有增加企业R&D资金,降低企业R&D成本的作用,本文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我国的R&D补贴是否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结果表明,R&D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在R&D投资和专利产出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且R&D直接补贴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政府补贴能否促进企业创新是近年来财政学领域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挂牌公司2012~2021年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政府补贴对总研发投入、净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本文发现整体而言政府补贴对企业净研发投入并不具有挤入效应,且整体上呈倒U型。异质性方面,政府补助对国有企业的净研发投入促进效果小于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取得政府补助后其投入研发补贴的倾向更高;政府补助在整体上能够促进西部企业的研发活动,中部地区政府补贴对净研发投入存在较明显的挤出效应,东部地区政府补贴对净研发投入无显著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3.
R&D资源投入结构包括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政策投入结构等内容,是反映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依托对R&D财力投入结构、人力投入结构两个核心指标的考察、从R&D资源投入的部门结构、研发阶段结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4个方面入手,基于R&D资源投入结构的视角,对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与跨国巨头进行技术竞争,一般的,政府可以选择R&D合作和政府补贴。本文考虑一个标准两阶段模型的修改,这里有两个高成本的从事减少成本性R&D的厂商.并有溢出效应,和一个没有R&D的低成本厂商进行古诺竞争。我们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对厂商R&D提供补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竞争还是合作的情况下,补贴随着溢出率增大而降低,补贴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R&D投入水平、本土企业的产量、总产量随着政府补贴增加而增加,国外企业的产量随着补贴增加而减少。当溢出率较小时,补贴比合作更为有效;当溢出率较大时,合作比补贴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与跨国巨头进行技术竞争,一般的,政府可以选择R&D合作和政府补贴.本文考虑一个标准两阶段模型的修改,这里有两个高成本的从事减少成本性R&D的厂商,并有溢出效应,和一个没有R&D的低成本厂商进行古诺竞争.我们对厂商进行R&D合作和对厂商R&D提供补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无论是在竞争还是合作的情况下,补贴随着溢出率增大而降低,补贴随着技术差距的增加而增加.R&D投入水平、本土企业的产量、总产量随着政府补贴增加而增加,国外企业的产量随着补贴增加而减少.当溢出率较小时,补贴比合作更为有效;当溢出率较大时,合作比补贴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之前的研究发现负债融资阻碍了企业的R&D投资,本文从债权人监督的角度对负债融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本文研究发现,受到债权人监督较少的商业信用对企业的R&D投资几乎没有影响,而受到监督较多的银行信贷则严重阻碍了R&D投资。然而,在银行信贷监督较少的国有企业以及自有资金较多的企业中,银行信贷却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对R&D投资的影响效果受到债权人监督能力的影响,监督力强的债权人更有能力影响企业的决策,从而导致企业R&D投资的减少,而监督力弱的债权人则不会影响企业的R&D投资。  相似文献   

7.
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煤炭类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煤炭企业环保投入对融资约束产生的影响,并把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补贴纳入考虑范围内,研究二者对环保投入与融资约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煤炭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企业社会责任的提高和政府补贴的增加均能加强煤炭企业环保投入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此项研究丰富了煤炭企业环保投资与企业融资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鼓励企业增大环保投入力度以及帮助煤炭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杨东  朱旭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5):153-160
本文针对环保企业间的研发合作, 建立了政府补贴下的领导者——追随者合作研发博弈模型, 研究双方的研发投入以及领导者对追随者的激励系数, 比较 Stackelberg 和协同合作两种均衡时的研发投入水平, 分析政府的研发补贴对激励系数的影响, 并进行了数值仿真。 研究表明, 在上述两种均衡下, 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研发投入均随各自的边际利润的增加而增加; 领导者对追随者的激励与双方的边际利润相关; 政府补贴的提高会降低领导者对追随者的激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官员激励视角研究了在现行政府治理架构下,官员晋升竞争与财政分权对政府研发(R&D)补贴的影响,并将R&D补贴和治理环境内生到企业决策模型中,探寻我国企业R&D投入激励不足的原因。实证检验表明,传统以GDP为考核标准的晋升竞争显著降低了政府对企业的R&D补贴,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也会减少政府研发补贴,进而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企业所处地区治理环境对企业R&D活动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政府干涉越少、寻租空间越小,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研发活动,R&D投入强度也随之提高。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快地方政府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融资视角来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因其自身特点受制于较强的融资约束。因其引发的资金不足问题导致新能源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下。为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补贴成为缓解融资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10~2014年新能源产业微观数据,在全样本和按企业异质性分组的子样本下,利用异质性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定量估计融资约束和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投资效率的双边效应和净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效应能够平滑融资约束的负效应,但却未能完全正负抵消,新能源产业上市企业仍存在投资不足现象。但也有1/4的企业存在过度投资现象。从新能源上市企业的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By deriving a formal model of industry R & D that identifies 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y R & D intensity, this paper first suggests firm density, defined as the inverse of average firm sales or simply the number of firms divided by industry sales, as a measure of market structure that is appropriate in explaining industry R & D intensity. The model shows that the cost structure of R & D, consumer preference over quality and price, the appropriability of R & D, firm density, and the average level of firm R & D intensity jointly determine industry R & D intensity. In particular, firm density h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industry R & D intensity, implying that firms in higher firm-density industries feel fiercer competitive pressure and thus engage more intensively in R & 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anel data on industry R & D activities of Kore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during the period 1991–1996 provides supportive evidence for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odel including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 density and industry R & D intensity. 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nt survey of U.S. corporate R & D activities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99).  相似文献   

12.
We re-examine the effects of liquidity constraints on R & D investment. Inour theoretical section we extend the neoclassical framework of investmentin physical capital by introducing R & D and liquidity constraints. Weanalyse this issue empirically using firm-level data for R & D activemanufacturing firms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Our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that suggests that R & D investment is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This is inline with previous studies of U.S. firms.  相似文献   

13.
国家对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管理者对创新的重视使得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实践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创新投资。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地剖析了CEO权力、融资约束对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权力越大的CEO越倾向于增加企业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资;融资约束会抑制CEO权力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提升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融资约束对CEO权力与研发投资关系的抑制作用也更显著。研究结论对于提高企业研发投资水平、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对2000~2012年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将知识产权保护、FDI与研发创新TFP纳入统一的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考察知识产权保护、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及其分解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年均增长6.3%,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我国各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差异显著;回归结果显示:对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TFP而言,知识产权保护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FDI表现出显著的负溢出效应,二者的交互作用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二者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利用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东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服务业技术进步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服务业技术进步有阻碍作用,且这一趋势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究跨国公司和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R&D合作,促进跨国公司向我国高校的技术溢出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在现有理论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假设,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对跨国公司与中国高校R&D合作中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沟通交流水平以及合作环境状况对高校科研能力获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地位差距对高校科研管理获益,以及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对高校科研资源获益均产生负面影响,但高校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却对高校教育功能获益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e traditional analysis of innovation has focused on the Schumpeterian hypothesis of a positive link between market power and innovation. This often includes an implicitly linear view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ith R & D as a necessary first step. This paper widens the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beyond R & D to include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 effects, thus extending the standard Schumpeterian analysis. When tested on a dataset of c. 1300 UK manufacturing plants, R & D,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networking are found to be substitutes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with the two latter intensitie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increasing the extent of innovation.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actual) monopoly power increases the extent of innovation,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plant and sectoral effects on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