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工程,贯彻落实课程思政育人工程与育人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课题。全面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形式,是学科自然属性的理性回归。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全方位规范引导高校的办学方向、标准、质量,有利于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有利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铺开课程思政工程要求教师具备工程教育素质,以问题为导向,寻找课程本身的精准切入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建立教学成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大力推进普通话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今后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文章就高校普通话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进行探析,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措施,明确了思政元素的融入载体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有助于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推进,理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广泛实施。《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是环境科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授课中结合思政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本文概述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论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融合思政理念的意义,并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思政理念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扎实推进思政教育,促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机器学习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及优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初次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本质、以协同育人为理念、以立体多元为主要结构、以显隐结合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和育人模式。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存在着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教师在体育课程中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不够、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要从构建和完善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有序性、构建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估机制这四个方面共同强化协同育人理念下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目标与思政的最终目的“立德树人”形成高度统一,根据心理学课程的自身特点以及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从课程思政视角探索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在“大思政”格局下为心理学课程实现课程优化提供有效路径。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教育心理学”课程需要创新出一条既符合思政要求且能促进课程本身与学生共同实现更好发展的教学路径。在“三全育人”要求、协同效应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心理学”基于已有的现实教学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职业外语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职业外语课程中可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新动能。职业院校应通过丰富思政元素、开发蕴含思政元素的外语校本教材、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等路径,将思政元素融入职业外语课程,将外语教师发展为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者与成长成才的推动者,充分发挥职业外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新文科视域下,激发每一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赋予的特色任务。师范类专业课做好思政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本研究以师范类专业"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探索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建议:首先提出要坚定"铸魂育人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课程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推动师范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其次是要注重制度体系的协同与共享,以提升师范类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为基础;最后是做好教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9.
将思政教育从专门的思政课程扩展到课程思政是课程建设的一个趋势。针对新工科专业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特点,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维度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并将此课程思政融入Java程序设计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学实践表明,多维度融入思政元素,加强了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夯实了学生的专业技术与技能,达到了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的积极推进下,“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强化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探索更是立德树人和“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内在本质的体现。针对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之间的教学,从多个子模块的教学设计与思政实践案例两者之间进行了探索。“建筑材料与检测”的课程思政教学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进行,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节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改变比重高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中试、试中创,体现了思政引领、项目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互动性和创造能力;在传授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专业素质、家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进而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与思政教育相融相长,在育人路上同向同行,并为同类个案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在向着立德树人的方向发展,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具有相同的育人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在教育教学中落实思政育人,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二者的协同育人成为了立德树人的主要教育模式。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意义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具体探究了大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荆楚卓越工程师""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多方向、求个性"的项目宗旨和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荆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的现状,并提出了建设路径。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教学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制造强国战略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两者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把“双主体”育人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多维教学场景、打造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以及突出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应然举措。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资产评估模拟实训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革,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自觉获得价值观塑造。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是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在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高职院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重专业技术培养、轻专业课程的现象,致使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性体现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度不够,未全面体现思政育人效果,学生职业成长缺乏内生动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彰显协同育人效应,以现有的专业课程为载体,多途径、多模式挖掘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全力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队伍,全方位构建立体式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理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挖深挖透其思政育人价值,既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高校应围绕思政课程的教育目标,从创新教师教育理念、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课后活动拓展等方面全面提升“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程的效度、深度和广度。将“精神谱系”有理、有力、有效地运用于思政课程教学过程,纳入高校育人体系,融入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大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指向和目标,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创新育人模式。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性是整个高校育人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基础知识教育的整个学科体系中,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基础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是新时代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中仍存在基础教育课程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化认知模糊、中小学思政课呈现弱势形态等不足现状,应从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形成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贯穿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并在教材中得到落实。为了不断提高高职财会类教材的思想性、引领性、时代性,针对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财会类教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教材思政建设:梳理课程思政教育主线,凝练育人目标;绘制教材思政表格,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设计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方式,全面落实教材思政;创新教材呈现形态,彰显“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需要合理精巧的教学设计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文章从"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同源性出发,探究"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建设基础,重点从教育观点、教学环节、教材建设与教学方式等角度论述"中级财务会计学"课程思政宏观教学改革,并借鉴翻转课堂理念和规范学习理论隐性融入思政元素微观设计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摄影艺术”课程为载体,提出“摄影艺术”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即“道、行归一”——实现价值引领;“以法施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亦多术”——打造三维一体有效课堂;“利器善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