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省区域创新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研究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运用全面分析方法,从政府、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中介、研发合作、科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协会、科技人才自由流动制度、自主创新、科技资源共享八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提出的三点希望之一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距离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江苏在生态环境、发展方式、科技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公众生态意识等方面均面临着诸多的难点问题。基于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江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42010年浙江省11个地市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面板数据,收集了26个变量,采用统计学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浙江省11地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有各市规模以上企业数及从业人员数、各市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各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项数及成交合同金额。浙江省11地市的区域创新水平划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类是杭州;第二类是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台州;第三类是舟山、丽水、衢州。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概括为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区域科技产出能力、区域科技转化能力等方面,分析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构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的公共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结合陕西1989-2004年来的相关数据,评价了陕西公共财政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为公共财政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习总书记考察西藏时明确指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过AHM与变异系数两种方法相结合,评价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西藏旅游经济绿色发展城乡较好态势,同时交通可进入程度、科技创新能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会对绿色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因此未来要不断提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并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是浙江省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是在开放的环境中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对科技创新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使得产业集群创造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财富。目前浙江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但总的创新能力还较薄弱。本文从浙江产业集群区域科技创新外部环境的现状、存在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培育促进浙江产业集群区域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商》2015,(3)
山东省蓝色经济区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通过科技文化的诸多因素为助力,着力发展海洋产业的现代海洋特色经济区。山东半岛海洋经济仍处于传统、粗放型以开发为主的初级阶段,全球海洋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进展的今天,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新兴产业为发展前沿,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与助力作用,推动蓝色经济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是促进蓝色经济增长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文明也在不断地进步,从最原始的原始文明不断过渡,不断迈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要体现,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之上的,生态文明的生成能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它要求以新的发展途径去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这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导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  相似文献   

9.
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要素投入与创新环境。在对区域科技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创新系统要素投入与创新环境影响的分析模型,并利用湖北省各地级市近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系统的要素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FDI的流入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城市经济空间格局因素中,经济密度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城市化水平与创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不明显。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应促进城市化模式转变,增强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激励科技创业,提高创业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夯实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由于河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较弱,河北省与京津科技创新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文章从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区域创新指数等方面分析了河北与京津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深入探讨差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的综述,得出了我国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区域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龙  邱旭楠 《商》2014,(37):53-54
目前作为资源小省和经济大省的浙江省,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生态资本呈现衰退趋势,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顺应党十八大精神,以浙江省为例,构建省域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和路径。首先针对城市和农村居民设计调查方案,设计省域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各个指标的权重修正,进而确定各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对权重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提倡反腐倡廉、加强民生建设、倡导居民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法律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在全国众多省份中经济发展处于中上水平,其原因可见一斑。在众多因素,比如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厚等中,创新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各地级市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根据结果分析各影响因素,找出各地级市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找出促进因素加以推广,使各地级市区域取长补短,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省为例,构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选取2006年-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区位熵方法对浙江省工业企业进行研究,最终遴选出16个产业集群行业。利用spss20.0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最终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对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陈运平 《商场现代化》2007,(30):243-244
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东部地区来说还非常弱,在投入、意识、成果转化、高新技术等方面还表现出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克服不足,尽快提升中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摆在中部地区的一项紧迫课题,结合实证分析数据,笔者提出了关于促进中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艳秋 《中国市场》2010,(31):133-134
本文在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利用SPSS软件,采用FactorAnalysis模块对所选择的10个省市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排名顺序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安徽省、黑龙江省、辽宁省、湖南省、重庆市,综合得分较高的省市多集中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企业集中,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崔会敏 《商》2014,(28):195-195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也显得更加紧迫。本文针对当前环渤海区域存在的生态问题,着重研究环渤海区域的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区域生态文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的异同,指出目前的评价体系尚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制定和完善区域生态文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突飞猛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这离不开科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本文利用广东省2000—2018年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与方差分解,研究了科技金融体系对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持作用。结果表明,政府、企业、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支持作用较显著,金融机构贷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创新。广东省只有加快完善并充分利用科技金融体系,才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对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是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从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