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初级产品过剩,新疆棉业又徘徊在“多了贱,少了贵”的怪圈,丰产不丰收,也就成为疆内棉花种植业的“硬伤”。  相似文献   

2.
从短期来看,种植业规模过小与近年的农业徘徊直接相关;从长期来看,种植业规模关系到农业的前途,特别是粮食的前途。本文简要论述经营规模与近年的农业徘徊,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种植业经营规模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天然林禁伐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出台,国内药材市场价格的逐年走高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扶持和引导,使得一些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国有林场纷纷转向药材种植业,给现有木材生产经营为主的财务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基层林场的药材项目核算中出现的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一、目前林场药材项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1.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成本分类不清。由于药材种植业的投资风险比较大,有些林场错误地将其纳入“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核算,如果项目成功则由收益年限内摊销成本,否则当期就调进支出或作其他处理。并且核算…  相似文献   

4.
目前,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解决近时期农业“三难”的瓶颈因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三增”目标已成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和热点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使我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己迈出了可喜一步,粮经作物比例已由1998年的81:19调整到2000年的78:22,涌现了一批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全省处于上游水平。但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转变职能观念,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搞好信息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蟹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它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科学结合,充分利用稻田土壤、水、生物等资源,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的目的,被誉为丰富“米袋子”、“菜篮子”、“钱夹子”,一举三得的好产业。实践证明,稻田养蟹年亩产商品蟹可达100~150公斤、稻谷500公斤左  相似文献   

6.
青海农垦科技兴农兴牧的成效、问题及对策达仁钦,吕寿昌,王龙一、主要工作与成效进入“八五”以来,我省农垦农牧业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方“针指引下,以“丰收计划”项目为主线,广泛开展了科技兴农活动。从1991年起,先后对种植业实施了两项国家...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会议以后,在粮食征购政策上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需要研究的问题。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农垦分局近几年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今后,经济再上新台阶,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优势,发展特色,迎接挑战,抢抓机遇,全面推进质量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此,要加快十个方面的调整步伐。一、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突出“三高”农业,构建“粮、经、饲、种”种植模式合理的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杨柳青农场种植业实行国有民营的几点作法杨柳青农场杨柳青农场地处天津近郊,共有耕地2700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策的保护和财政的补贴,种植业还算得上“高效益”,随着市场的放开和补贴的取消,暴露了机制的缺陷,使种植业由盈利变成了亏损。为了走出...  相似文献   

9.
绥棱农场是一个中小型农场,多年来由于“两业”人员多,社会负担重,历史陈欠多,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近几年经过深化改革和转机建制,农场的经济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农业在连续几年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连创粮豆总产、单产的历史记录。究其原因,除了深化改革转机建制外,最主要的一条是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一、具体做法(一)强化全员科技意识.把握“科技兴场”前提。“科技兴农”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农场各个领域,单靠哪一个部门都是难以进行的。因此,1995年伊始,农场党委就…  相似文献   

10.
发展种养业不能“跟着感觉走”有一首流行歌曲叫《跟着感觉走》,它做为歌曲能使一些人陶醉。但如果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中“跟着感觉走”,给你带来的将不是欢乐和丰收,而是麻烦和苦果。辽宁省丹东市地区近几年兴起一个养“草狸獭热”,一些人在先期发展草狸獭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在农村许多地方,伴随着农副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不仅粮食、蔬菜、肉类及禽蛋等大宗农副产品普遍过剩,就连以往盛极一时的银杏、板栗和螃蟹、甲鱼等特种种植业、特种养殖业产品也都相继出现了“卖难”的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卖难”现象的凸显,固然是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反映出当前农副产品市场建设明显不能支撑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这一突出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目前多数地方的农副产品市场,只能在狭小范围内起到互通有无、调  相似文献   

12.
199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农民增收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个突出问题”。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和思考。我们认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是促进农...  相似文献   

13.
张凤荣 《中国土地》2006,(10):23-24
耕地对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取代。为此,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笔者认为,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不仅要实施法律、法规、政策、规划、计划等保护措施,还要运用经济手段提高种植业收益,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种植业收益低严重  相似文献   

14.
减负,是近几年兵团改革发展中最动人的乐章,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不言而喻。由于牵住了这一“牛鼻子”,兵团团场精简机构、深化改革,落实兵团党委“还田于民,还利于民”政策顺利推进。减轻农工负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减轻农工负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的现实已经众所周知。造成森林资源减少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主要是林区以往经济政策忽视了林业的特点,违背了林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1.林业政策不稳定。林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多变,山权、林权不稳。例如,把社员自留山、自留树几放几收,把生产队的山林过渡为生产大队或公社所有,国营林场无偿平调集体山林、土地等等。近几年,通过林业“三定”,虽然这些问题在逐步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种植业司十分注重机关干部的业务学习,经过多年努力培创出“种植业论坛”这一优秀学习品牌,通过定期举办讲座,成为大家交流学习、提升能力的有效平台。在今年开展的中央国家机关十大学习品牌评选展示活动中,“种植业论坛”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展示学习品牌”“讲学习,钻业务,促发德”,种植业司在粮食“八连增”的基础上再攀高峰,今年以“学习之年”书写“九连增”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和中国社科院办公厅在京召开“1993-1994年农村经济形势绿皮书”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家统计局、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和中国社科院的30余位专家学者讨论了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现将与会者的观点综述如下。 第一种观点。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增长陷入困境,很可能导致出现新一轮的徘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将面临严重威胁。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8.
<正> 以工补农,是现阶段正确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一条重要政策,对于这一政策,目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所以有必要弄懂“以工补农”政策的真实含义。概而言之,以工补农就是以工业(一般指农村工业即乡镇企业)的一部分收益去弥补农业扶持农业,适当调节务工与务农之间的经济利益,使目前这种种植业收益和从事工副业,商  相似文献   

19.
拆除“政策篱笆”阮桂峰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国家财力的白白流失。然而我们发现一些优惠政策使一些经济实体随着政策的松紧变化而沉浮,政策宽松了就盈利,政策收紧了又亏损,从而抑制并干扰了市场机制的正常...  相似文献   

20.
占磊 《中国农史》2023,(4):72-81
南朝时期“东境”与“东土”和“东诸郡”所指范围相同,包括吴、吴兴、义兴和南徐州部分地区及以会稽为首的浙东诸郡。“东境”频繁的自然灾害冲击了传统的水稻种植业,造成大量流民,也破坏了都城的经济基础。南朝政府施行开仓赈济、跨区调粮、开漕泄水和推广麦作等政策以应对“东境”灾荒,渐意识到在“东境”等地督种麦是调和折中后具有长期和多方面效益的、可实行的方案。这不仅能接续受破坏的粮食生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荒的作用,更可保障由“东境”、建康和缘淮地区共同构成的东部粮食供给系统的运转。另外,考察南朝政府灾荒观念之演变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在“东境”推广麦作的原因和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