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无论是在实务操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会计收益及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诞生了大量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企业所面对的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决策者的要求,人们对未来信息的关注超越了历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强调对委托方忠实的受托责任观显得有失偏颇。随着企业需要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业务,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全面收益观,更能体现出企业的价值。其他综合收益的引用可以更好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平衡相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以克服传统会计收益报告模式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观为基础,强调实收益,即经济财富的增加,倾向于坚持收益随着未来服务的现时价值的啬而同时产生的观点。收益的确认、计量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与资产计价密不可分,收益就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时价值变动的结果。经济收益概念包含的内容比会计学收益概念史真实,它是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上的收益。但其最大的困难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收益概念是指本期已嵋入与其相关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其特点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依据实际发乍的经济业务,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列计费用进行配比。  相似文献   

4.
全面收益理论的形成,一方面代表着会计收益理论与经济收益理论的融合,使人们在处理新问题时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收益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深入,我们经常谈到的账面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际经济收益(真实收益),对外公告的会计收益与实际经济收益差异有多大,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意愿和利益驱动的影响等,可以预期:有关收益质量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收益理论的成熟以及应用。因而,我们认为提出全面收益观的形成与理论的逐步成熟,不仅是收益理论深化的标志,它对我国经济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EVA慧眼识真     
一、会计收益与利润在会计学家看来,利润是一定时期的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以权责发生制为标准确认的经营成果。所以说,企业的收益(净利润)是从会计主体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从收入中扣除了为赚取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剩余额,也称为剩余收益。会计上的利润需要以下几个条件才能确认:一是净利润(亏或盈)是公司对所有者的回报;二是净利润只与主体的经营有关,当然不包括所有者个人的收益或者损失;三是净收益是针对特定的会计期间;四是由所有者注入或退出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化不影响净收益的形成;五是收益不一定是现金。所以,我们认为,净收益(…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符合决策有用观;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受到了质疑,而被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逐渐替代;全面收益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全面收益观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各国加大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力度,对资源、环境的关注使绿色会计应运而生。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基本属性上,绿色会计属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全面收益理论的形成,一方面代表着会计收益理论与经济收益理论的融合,使人们在处理新问题时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收益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深入,我们经常谈到的账面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际经济收益(真实收益),对外公告的会计收益与实际经济收益差异有多大,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意愿和利益驱动的影响等,可以预期:有关收益质量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收益理论的成熟以及应用。因而,我们认为提出全面收益观的形成与理论的逐步成熟,不仅是收益理论深化的标志,它对我国经济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比较 经济收益是指在期初、期末企业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可以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经济收益要求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财富的增加。这种财富既包括现行会计所能给予确认的财富,也包括自创商誉、智力资产等现行会计尚无法确认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从会计目标看资产计量与收益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计量与收益计量是在会计准则指导下的具体会计实务。从演泽法的角度出发,会计目标会影响对会计假设的认定,会计假设又决定了对会计要素及其计量观念的认定,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制定基本会计原则与准则。因此,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观念的影响是深层次的。由于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两个方面-“客观性”与“相关性”的取舍不同,导致了对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上的不同理解,从而对资产和收益的计量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