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并购重组、组织和技术创新、战略调整等企业变革行动是当前很多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难于找准方向,难于做出决定"也许是很多企业领导在企业变革过程中经常头疼的事.下面笔者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两个简单例子,来探讨企业变革这个复杂课题中蕴涵的浅显道理.  相似文献   

2.
林泉 《新远见》2013,(7):81-84
"世界咖啡"的汇谈方式恰恰是从所谓的"关系"入手,让"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中的每个人和组织,从对立走向协作,从恐惧走向创造,从冲突走向和谐的一个好方法、好工具!而这个变革的过程,恰如"品尝咖啡"的过程,有些"苦",但"好喝"!  相似文献   

3.
桶装水市场发展速度趋缓 2008-2009年,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步成熟、消费者消费的更加理性,桶装水面临着产业升级的阵痛。 每个行业都有快速期和稳定期,从无到有是比较快,到了成熟期,都会发展缓慢。特别是桶装水市场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  相似文献   

4.
最近东方通信集团施继兴董事长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激励每个员工都去想“东信怎么办”。  所谓“虚拟企业”具体来讲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针对企业内的组织机构,二是针对每位员工。对于企业内部功能相对完善、封闭的组织机构来讲,有条件也有必要将本部门虚拟成一个独立的专业公司,以专业公司的职业风范和高度责任感运作整个部门。如人力资源部以专业猎头公司作为学习楷模,建立广泛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培养和挖掘各类优秀人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财务、投资、战略等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成为一个“专业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疾病风险即因患病导致的收入和健康损失,是最严峻的社会风险之一。各国提供疾病风险保障的制度安排有全面健康保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三种类型。在20世纪,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健康保障和医疗救助主要由政府来筹集资金和提供服务,政府既是保障资金提供方,也是医疗服务提供方。从21世纪中期开始,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动员社会资本来办好全民健康保障,甚至将公民健康与宏观经济关联起来。医疗保险是通过参保人缴费来建立基金,再由具体经办机构作为医疗基金管理者和医疗费用的第三方支付者。私营医院、医生和药店逐渐进入健康保障和医疗保险领域,由此形成多元化的医、患、保三方格局和相互关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无论其机构性质如何,作为第三方支付者的责任和面对的风险是相同的。但政府经办的机构在筹集资金的力度、担保基金安全性的相对责任和计划的互济性等方面比非政府机构更强。  相似文献   

6.
原卫平 《人力资源》2007,(3S):50-53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该如何考核销售人员?这似乎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在为如何能够占领市场份额、更好地“活下去”而头疼: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则在考虑如何让销售人员少捅篓子、让高速行驶的企业不翻车:而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则在想如何让企业的销售策略落地、企业的销售列车跑得更远——有病不能乱投医,找到病因。分析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不失为上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蔡建华 《企业经济》2004,(5):158-160
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动)是老国企,其组织机构一直采用的是直线职能制,这种机构设置已不能适应该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环境变化比较大,企业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多元化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组织机构进行变革。它们适时地开展了“中层革命”,对工作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值得我国大中型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8.
邓宏图 《经济界》2005,(1):30-35
一、导论 中国处在转轨过程中,急需要更加切实的理论,来为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乃至整个中国的制度变迁提供知识资源、思想资源和政策分析资源。 熟悉中国经济转轨的学者一定同意,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根据是基于产权交易的效率标准而确立的,体现在改革策略上  相似文献   

9.
目前绩效考核中结果和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悖论常常困扰着很多组织。本文提出过程导向的"考核圈"模式为缓和这一冲突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通路,并认为培育考核者自身质量,提高内生力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绩效考核是指组织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引导组织中个体工作与组织目标趋同发展。在工商效能建设中,各地工商部门借鉴企业考核的做法,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办法,有效地促进了组织目标的优化,推动了工商效能建设。但在绩效考核中仍过多地停留在局部个体的可量化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初创期、快速成长期、成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对人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其阶段目标、组织形式、集权程度、领导风格等因素也制约着企业的培训模式.因此,企业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当期的竞争战略,设计适合企业本阶段发展并能够有效支撑其竞争战略的培训体系,以确保在培训上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联想集团作为国内IT行业领军企业,其组织结构变革较为频繁.在联想集团的组织结构变革中,曾多次出现“因人设岗”的现象,结果是带来了企业的高速发展或是业绩的稳定增长.这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因人设岗”可以给优秀人才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二是“因人设岗”可以解决人事上的角力,避免因内斗而造成损失;三是“因人设岗”为组织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国内外经营环境转变与已有企业管理模式的明显冲突,提出用“法商管理变革企业管理的新理念”。所谓法商管理就是追求效率的经济价值观与方法论同追求公平的法治价值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效率与公平均衡发展的管理过程。文中具体分析了“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新商道,“效率与公平均衡”的新思维,“用规则创造价值”的新主张,“整合资源和驾驭规则”的新战略,“安全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新财富,“讲政治、懂法律、有思想、善经营”的新领袖和“从成功到卓越再到领袖企业”的新境界等法商管理新理念。这些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企业管理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从20世纪6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过程。可以将企业生命周期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总结长寿企业的经验,研究各个阶段企业文化变革的特点,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如何使企业文化永葆青春——企业文化变革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生命周期 企业作为一种有机体,是否与生物有机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美国艾迪思研究所伊查克·艾迪思(Ichak Adizes)博士曾对企业的生命过程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将企业的发展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成长期、成熟期、衰亡期.从企业初创到发展壮大,这一过程为成长期;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稳步提升,企业到达事业的顶峰,即成熟期;步入成熟期后,技术装备精良,资金雄厚,人才济济,但是,企业在这一阶段后期将出现增长钝化,效益下降,成本上升的情况,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解决这些致命的问题,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一个企业的辅导过程中,他们的办公室主任问我,定性指标如何设计?我理解他的苦衷,不但是办公室,就是在当今多数企业里面,定性指标的设计都是个老大难问题,因为定性指标有相对长期性、过程性、辅助性、难以量化的特点,不易准确评价. 但是,现阶段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薄弱,绩效数据的积累和采集都不到位,定量指标偏少,定性指标反而是公司绩效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衡量组织不易量化的主要职责,衡量员工在考核期内应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拒绝改变自己的认知”是人性一大弱点。思想变革、心灵变革的第一重点就是克服这一弱点。一个有活力的企业应该不断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思想。在变革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环境,获取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无论是处在成长期、成熟期,还是处在扩张期,企业的每一次战略选择都是一次改变企业命运的“拐点”。拐点对于企业的意义不亚于革命,因为它是战略转折到来的先兆,是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且无法回避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就是“符合规格、满足需求”,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质量标准是对“符合规格、满足需求”有关的某些特性所做的统一规定。 质量标准体系是为了实施质量标准管理所必需的组织机构、责任、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建立质量标准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质量标准体系包含一套专门的组织机构,具备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人力与物力,还要明确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制造业信息化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企业运营中的制造业信息化涉及产品开发、生产过程、物流营销等各个方面,真正实现将引起企业管理组织模式的重大转变,因而其在我国势必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据统计,在批量生产条件下,产品的开发成本仅占总成本的5%左右,而产品制造过程的比重却高达70%。由此可以看到,生产过程信息化起步较早、发展相对较快,在企业降本增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