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媛媛 《商业时代》2012,(27):105-107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随着户籍制度的放松、统包统分就业制度的消除,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向城市转移。但劳动力流动给城市带来的就业压力促使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限制性劳动力流入的措施,以及户籍制度对农民的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劳动力转移仍然面对重重制度性障碍。因此,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限制政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应当是目前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农民工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变得更加明显。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农民工日常无法平等地享受公共城市服务,农民工参保比例很低,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保障,户籍制度仍是农民工实现完整转移的制度障碍。要促进农民工的可持续转移与发展,应加快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相关社保、户籍等制度,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制度,以促进农民工的合理转移,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进行了浅析,它们分别是:收入差异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惟一起因;农民工必然会对输入地的就业产生严重的冲击;“民工荒”现象说明农民工供不应求;户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漠视、推延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国内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研究成果,结合对重庆21个村(社区)的调研,分析了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模式的主要经验,提出应当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和加强就业引导等方面来加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继云 《商业研究》2008,(5):177-180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以云南劳动力转移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水平滞后、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是两者不能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户籍与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力保障权利、坚持多元城镇化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原则、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等是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之良策。  相似文献   

6.
《商》2015,(37)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其脱离土地来到城镇实现就业后,理应享有与城镇职工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但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将这一特殊群体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农民工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劳动力群体,他们不能平等享有社会保障,不仅是社会不公平性的体现,而且更不利于社会稳定,甚至会阻碍劳动力再生产。因此,农民工社会保障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谈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地调研数据,从一个侧面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文章利用户籍制度改革分地区逐步推行的特征,采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影响.研究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在短期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农民的外出务工倾向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土地承包制度、户口附着福利等刚性因素外,较低的预期收入与较高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玲 《现代商业》2014,(2):186-187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者农村人口空心化、结构性矛盾、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我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针对流动人口的城市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县级党校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首先,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包括劳动力技能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其次,文章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包括城市就业压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最后,文章提出了县级党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包括培训和指导农民进行职业转换、提供政策解读和咨询服务以及推动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原因及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各种政策措施以及改革户籍制度等,来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受歧视的问题却非常严重,既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农民工在城市中所遭受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就业歧视、社会保障歧视、教育歧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为解决农民工受歧视问题,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加快制度创新,创建平等的就业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转换的问题。当前,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工保障需求非均衡性问题依然存在,保障供给单一化与保障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仍然突出,因此,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实际上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土地保障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转换的问题。当前,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工保障需求非均衡性问题依然存在,保障供给单一化与保障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仍然突出,因此,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进行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受到城镇化及工业化的影响,农民工市民化逐渐增多,因此探究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经济增长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及其现状分析,从扩大城市内需、扩大农村内需两方面来剖析其对扩大内需的影响,并且从就业岗位、产业结构等方面阐述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农民工市民化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完善户籍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保覆盖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仍处于制度建立的初期,在制度的运行中出现了诸如失业保险严重缺失、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工伤医疗保险不健全、不能同等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问题。本文从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入手,通过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必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英 《现代商业》2007,(21):184-18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作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原因及构建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各种政策措施以及改革户籍制度等,来促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对骤然激增的农民工流向大中城市的现实,政府虽采取了以小城镇为主的户籍制度改革来缓解矛盾,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所遇到的主要障碍还在于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的户籍制度.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城市化滞后和制度创新的迟滞.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治障碍,把户籍改革扩大到城市;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对骤然激增的农民工流向大中城市的现实,政府虽采取了以小城镇为主的户籍制度改革来缓解矛盾,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所遇到的主要障碍还在于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改革的户籍制度.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城市化滞后和制度创新的迟滞.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消除不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治障碍,把户籍改革扩大到城市;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流动制度.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我国最大的劳动力群体。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是“十二五”时期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目前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以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形式进行。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且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型农地制度,是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抚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研究,认为必须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建立土地政策协调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