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清 《当代经济》2004,(8):37-38
在上海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高管的周先生,最近有些烦心事。升了职加了薪,想买份保险为妻儿留点保障。不少同事炫耀手中持有的香港保单令他心动,可也免不了让他有点担心——这种不怎么合规的保单,会有风险吗?  相似文献   

2.
谢长艳 《经济月刊》2012,(11):127-128
婚姻出了问题,保险公司“赔钱”。双节前,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婚姻”保险,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张保单能保障婚姻的安全吗?  相似文献   

3.
保险决策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是确定保单、计算保费用效理论保单、计算保费,比绵方法更加精确、可靠。再保险在我国刚刚起步,用效用理论可以一种最优再保。  相似文献   

4.
保单留置权是英美法特有的概念,是为担保保险经纪人的费用补偿请求权而设立的权利。中国法律没有规定保单留置权,相关学理认为这将不利于对保险经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并建议在我国引入保单留置权制度。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深受大陆法影响的国家引入该制度具有多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学理却并未涉及。笔者对保单留置权的起源、内涵及其与大陆法、我国的留置权等有关法律制度进行介绍和比较,分析在我国引入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0):125-126
去银行存款,结果存单变成了保单,常常是一万存进去,几千出来。存款变保险的伎俩让人防不胜防,银行柜台人员和保险人员也经常大打迷雾阵。《经济》记者在搜狐理财频道“保险投诉绿色通道”上看到,在网友对于存单变保单的投诉中,涉及到了泰康人寿、太平洋财险、幸福人寿、中国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保险公司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潘滢 《新经济》2013,(7):82-84
银行保险的发展源于银行和保险机构双方合作的需求,以及客户对多样化金融产品的需求。存单变保单的现象是在银行保险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现象的产生与银行追求中间收入(即手续费)利益最大化,保险公司谋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以及监管部门督导力度未能及时跟上发展速度,不能不说是有一定关联的。为防范存单变保单行为,要端正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作风,强化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规展业理念,建立健全有力的金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7.
施建祥  朱佳 《现代财经》2004,24(6):11-13
保单到期受益凭证是一种投资者以折扣价买进即将到期的人寿保单,到期获得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同时也解决了绝症患者和老年病患高额医疗费的需要。这是一种双赢的投资工具,在国外已经发展多年,并有蓬勃发展之势。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国外发展之经验,适时推出这一创新的保险业务,以满足部分保单持有人提前变现保单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韩建虹  李虎伟 《经济师》2001,(8):157-157
保单电子化系统以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OCR技术为基础 ,结合保险公司的具体应用 ,实现了单证扫描、出单、档案管理的一体化 ,实现了对保险单证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有机管理  相似文献   

9.
保单是一项财产,其所有权人即保单所有人可以行使保单规定的各项权利。保单所有人在很多国家保险法中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却没有此概念,因此在实务中引起诸多争议。建议我国保险法能增加对保单所有人的规定,以解决保单中诸多权利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安全与保障,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大的需求,在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财务需要和风险.这种财务需求可以通过保险米安排,保险的功能不仅任于提供生命的保障,也可以转移风险,规划财务需要.因此成为一种理财的方式,从单身贵族到有房有车的中产.从养育小孩到面临养老与遗产问题,这是一个都市白领必经的人生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有7张保单不可或映。  相似文献   

11.
陈希琳 《经济》2012,(10):125-126
去银行存款,结果存单变成了保单,常常是一万存进去,几千出来.存款变保险的伎俩让人防不胜防,银行柜台人员和保险人员也经常大打迷雾阵. 《经济》记者在搜狐理财频道“保险投诉绿色通道”上看到,在网友对于存单变保单的投诉中,涉及到了泰康人寿、太平洋财险、幸福人寿、中国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保险公司的产品,而在被诉骗保的银行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都榜上有名.存单变保单的行为为何屡禁不止?消费者在去银行存款时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加注意呢?  相似文献   

12.
谢长艳 《经济》2012,(11):127-128
婚姻出了问题,保险公司"赔钱"。双节前,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婚姻"保险,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一张保单能保障婚姻的安全吗?在保险市场,婚姻保险并不是新鲜事物。在2011年年底,就已经有商业保险公司推出这款险种,险种的受益人是女性和孩子。不过在很多消费者看来,这款保险更像是女性险或者商业寿险,只是被扣了一个"婚姻"保险的帽子。  相似文献   

13.
银行开展保单质押贷款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耀坤 《经济师》2001,(1):127-127
一、概念及意义保单质押贷款,指客户在不影响已投保权益的前提下,将具有一定现金价值且未到给付期的人寿保险单作为质押,向银行申请融通资金的一种贷款方式。保单质押贷款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开拓创新业务渠道,延伸服务领域的新型业务。该项业务的开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对银行来讲,补充了个人消费贷款的品种,开辟了增加业务收入的新渠道,为资金投放寻找到了新的出路;对保险公司来讲,稳定了客户,保证了保费收入,赋予了保单新的功能,加强了保单的营销力度,扩大了客户买保险的投资效应;对客户来讲,缓解了资金需求的压力,解决了退保造成…  相似文献   

14.
地下保单是指境外的保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的许可,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国境内开展保险业务销售的保单。目前私自进入内地拓展业务的境外保险公司主要是香港和澳门的保险公司。据说2002年香港市场总计实现寿险保费400多亿港元,其中1/3来自内地,约合140亿港元。由于地缘关系,闽粤地区成为地下保单的重灾区,地下保单选择的客户群主要是沿海高收入的白领阶层或富裕的私人业主,  相似文献   

15.
"地下保单"对内地保险市场的大规模入侵,不仅使投保人面临保单效力、投资回报等风险,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正常发展,成为保险市场的毒瘤,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6.
王一军  王筱萍 《现代财经》2007,27(11):35-37
在讨论分析了风险投资内涵及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认为借助保险分散风险投资主体的风险是我国风险投资主体的必然选择。并采用状态空间图分析了风险投资主体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均衡保单问题,构造了风险投资主体借助保险分散风险的模型。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均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在不同市场结构下保险提供给风险投资主体的保单类型。  相似文献   

17.
刘连生 《现代财经》2002,22(8):34-38
保险代理是保险人通过保险代理人招揽业务、推销保单的一种方式,在保险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保险经营的特点是:业务主要是通过保险代理人来实现,保险代理人的状况对保险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规范保险市场,切实保障被保险人的利益,保障保险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有必要对保险代理人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经济信息》2001,(3):36-37
投保人应当审查自己接洽的营销员或保险公司员工是否有销售保单的资格,按规定,寿险营销员都必须取得中国保监会颁发的《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并获得其代理的保险公司核发的《保险代理人展业证书》后方能销售寿险保单。  相似文献   

19.
具有投资功能的保单与开放式基金是两种不同的金融产品,但在投资功能上有相似性。对两者在投资运作、投资风险、流动性及其管理方面的比较分析表明:保监会与证监会应联合实施对具有投资功能的保险产品的监管,保险公司和基金业应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促进保险业与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而投资者则应根据自己的投资取向选择投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保险并非有险必保刘女士给自己的女儿买了份少儿险,一年以后,孩子意外摔伤,胳膊骨折,待孩子出院以后,很有把握地拿着保单去保险公司理赔,不料却遭到拒绝。刘女士非常生气,我买保险就是为给孩子多份保障,现在出了险,却一点表示都没有。工作人员只好耐心解释,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