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要做好经济报道,我们必须了解受众对经济新闻的需求特点。本文试分析,在媒介多样化、生活节奏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如何根据普通受众的需求创作令其喜爱的经济报道,在选题和内容表现上怎样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并且通过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经济与法》栏目的内容分析,研究其在大众定位的前提下,如何将经济与法律这两个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结合在一起,制作出受众喜爱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2.
向国锐 《活力》2012,(6):173-173
近年来.随着观众欣赏口味和对经济新闻期望值的提高,人们对电视经济新闻进一步创新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立足行业点和经济新闻的特点,遵循规律,开拓创新,进一步搞好经济新闻报道。使之更加贴近受众,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为此,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楠  梁丽丹 《活力》2010,(20):158-15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新闻要对地方经济建设起到服务、推进、促进的作用。而作为黑龙江省地方媒体,却始终游离于地方经济建设,丧失经济新闻的服务功能。本文跳出经济新闻报道写作方式研究的单一思路,将研究视点落在受众定位、舆论引导、政策解读、从业人员经济素质等几个方面,从经济新闻服务功能的角度探求黑龙江省经济新闻报道游离于地方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亚茹 《活力》2013,(2):80-8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中国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今天的新闻界.经济新闻报道仍然有很多得不到受众的广泛青睐。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的途径,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经济新闻实践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裴莉萌 《活力》2014,(10):122-122
经济类新闻主要关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由于其经济性意味浓、专业性和指导性强,传播中常常让读者感觉严肃古板、居高临下,缺少亲切感。在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缺少生活化、人性化的内容和情节,内行不屑看,外行看不懂,报道效果不理想。随着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媒介信息极大丰富,纸质媒体在当前新媒体的冲击下,读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新闻报道内容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李颖江 《活力》2013,(9):51-51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是党报宣传的主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经济新闻。笔者认为,凡是报道人类经济活动和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方面的新闻都是经济新闻。所谓与人类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方面,一是指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二是指与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政策、制度的变动:三是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国际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沈德新 《活力》2011,(12):217-2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经济报道尤其是电视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但是由于常规报道难以摆脱罗列成果、数据堆砌等弊端,使观众收看兴趣大打折扣。如何把经济报道做得老百姓爱看、看得懂、看了有用?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个人困了,躺在床上,看我们的经济新闻,还愿意看,还能看明白,那样,经济报道就可算是写好了。  相似文献   

8.
孔冠男  于海彦 《活力》2010,(4):203-203
一、较强的专业性 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在对经济领域发生的情况进行报道时.往往要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而经济述评等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介绍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须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因为在许多经济观察的背后,往往是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问题和经济理论问题。比如,经济评论《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就涉及金融学、经济学以及国家金融政策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果记者缺乏这些知识.就无法构筑这样一篇谈金融操作、市场状况及其发展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怎样创新和突破一直是业界高度关注并不断实践的课题。视角选择是实现以事说理、以小见大、以微观反映宏观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文章从三个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群众的角度落笔,采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从大局角度出发,增强宏观经济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张蕊 《活力》2013,(15):95-95
经济新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些年来各级电视台的经济类新闻报道日益增多,节目形式也愈发多样化,拥有了一批广大的受众群体。但是,地方台的经济新闻报道目前却还难以摆脱“数字加成就”的报道模式。不能全面地得到地方受众的认可。为改变地方台经济新闻报道的处境。就要把经济新闻写“活”,就要在采写中努力做到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在语言上下“软”功夫。寻找与读者的接近点.增强实用性和服务性。一、在新闻语言中凸显“亮点” 要在语言上下“软”工夫。要让相对专业的经济新闻“活”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新闻语言“软”下来。语言“软”了,老百姓就容易看明白。而这,就需要在写作中下工夫,注意语言、字句的写法,用通俗轻快的语言来描写生硬的物体,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等语言艺术可以极大地增加新闻的吸引力。要走在时代的前沿.巧用流行语和俗语。流行语与俗语是穿插在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词汇,其使用频率高、受众接受度广、趣味性强。譬如当下网络流行词汇,或者具有当地特色的方言俗语等,将这些语言融入到经济类新闻报道的标题当中,去代替一些专业性词汇,加大生活贴切度.提升老百姓的观看兴趣,拉近经济类新闻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拓宽新闻的受众面。  相似文献   

11.
叶勇 《活力》2011,(7):168-168
在新闻界中.众所周知财经新闻的舆论监督与社会经济活动和受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起市场的波动。影响受众消费心理.因此。舆论监督的报道在讲究真实性的同时。还要适时适度和掌握一定技巧。这样,既能保证监督的效果.又能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在于从社会新闻角度入手来写活经济新闻,从民生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以及从市场角度、文化角度和哲学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闻在宣传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协调沟通、化解矛盾,揭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传播经济理论和实际信息.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评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写作新闻报道要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掌握经济政策和经济知识,同时要把报道写活.  相似文献   

14.
李瑞海  孟令冰 《活力》2004,(7):152-152
电视经济新闻报道是有关国计民生,经济建设以及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宣传和经济人物方面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来玉良 《活力》2011,(11):201-201
经济新闻报道策划与组织的原则除了要遵循一般新闻策划与组织的原则外.还应该注意政策性原则、贴近性原则、特色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一、围绕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策划报道 为了使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平稳较快增长.国家或地方政府经常会出台一些调控政策。经济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些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本身的深层含义、政策出台后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对人们生活产生哪些影响等。  相似文献   

16.
史洪帅 《活力》2011,(5):186-186
经济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确的根本纲领。近年来,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然而经济新闻写作也在诸新闻种类中难度最大,为提高其报道效果,经济新闻也应倡导走精品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经济报道如何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增强经济新闻的时代性、理论性、前瞻性和思辨性,需从三个方面转变报道思维方式:由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转变,由工作视角向受众视角转变,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转变,以小见大,增强贴近性;高屋建瓴,增强权威性;从而改变以往经济报道中存在的“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上”的尴尬局面,较好地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关英 《活力》2010,(10):181-181
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实质上.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都是一种信息的传输,我国当前至关重要的工作重心是加快经济发展.经济信息越来越成为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地方报经济报道的记者和编辑,就必须考虑使地方性经济报道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成为吸引受众。打造媒体品牌的重要宣传报道方式.在传播经济信息、突出主题、当好翻译、提高亲和力、注重创新、加强经济评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庆凯 《活力》2014,(22):69-69
经济新闻,在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狭义上讲,一般包括金融、证券以及资本市场等题材的相关新闻报道。而从广义上讲,它既涵盖经济新闻和金融新闻的“大财经”,又包括各地区新近发生的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在如今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党报有的政务报道、文体新闻,都市类报纸都有,党报版面有限的社会新闻,都市类报纸都很丰富,地方党报要想与都市类报纸打出差异化竞争,保住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些市场份额,强化本地的经济新闻已经成了必要的突破口,因此,党报的经济新闻如何才能更可读,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邱丽娜 《活力》2012,(2):137-137
作为经济类平面媒体,报纸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对经济新闻更深层次的阐述、评论、分析。如何使经济新闻走近受众、贴近受众、服务受众,是媒体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