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买假毁假国武积德张敦义,姚维六月三十日上午,湖南临湘家家乐商场前人头攒动。该商场[富食村]个体老板李国武在工商、卫生、技监等部门的支持下,开始了收购、销毁假冒伪劣、过期食品的活动。群众越聚越多。一位中年妇女递过来两箱棒棒冰。李国武连忙接过,看了看,写...  相似文献   

2.
3.
知假买假是指消费者在明明知道即将购买的商品是假货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使用的行为。假冒伪劣商品不单纯是该商品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符合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及使用性能的国家质量标准、行业标准(即不合格产品),还包括该商品所内涵的知识产权(如商标权等)的使用没有获得合法所有权人的许可。 消费者购买商品一般来说都是出于合法的消费目的,也不太愿意购买假冒伪劣商品,但在日常生活中知假买假的人也不乏其人。就目前的情况看,知假买  相似文献   

4.
“知假买假”也是心灵选择《江南时报》#$$#年%月#&日刚刚公布的《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将“王海”们排斥于消费者范围之外,由此不再保护他们的打假行为。《草案》的出台,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些看法绝大多数是倒喝。其实,“知假买假”也是一个心灵的选择,“王海”们知假买假,作出的是不良的心灵选择,因为他们的动机并非打假,而在利己。固然,“王海”们的高额索赔,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造假售假者,但那是“无心插柳”之举。真正能给假货灭顶之灾的还是工商部门,…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界定了"知假买假"行为的概念及其性质;接着以此为出发点,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立法宗旨、诚实信用原则、法律规定的角度出发,论证"知假买假"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理由;最后得出"知假买假"不受也不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假商机     
《商界》2004,(10):77-77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电脑的逐步普及,尤其是一些热门品牌电脑的不断出现,使许多不法销售商“觅到商机”,他们往往以报低价格的方式来招揽顾客,再用真配置假机箱或者是真机箱假配置的方法来欺骗顾客。近来电脑假机箱一直是大家反映的热点,为避免大家购买机箱时再误入圈套,现在笔者就把目前那些奸商们常用的造假方法公布于下,希望大家能根据下述的一些特点来仔细辨别机箱的真假,以免再次购买的时候受到损失。如果单纯从表面上看,机箱好像没有什么学问,真假机箱在表面上—时也难辨真伪,因为电脑机箱里面没有太多的技术可言,而且简单说机箱只不过是电脑主机的外  相似文献   

9.
《商》2015,(11)
201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知假买假"可受法律保护,对此,笔者就自身的一些实践经验及思考提出一些浅见及看法,以求得以学界、实务界的参考及指正。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制定的,但其保护的消费者是社会经济弱者,知假买假者并不属于社会经济弱者的范围,其知假买假的行为也并非一种正常的生活消费行为,所以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否应该保护知假买假行为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论。虽然有些时候知假买假行为可以用来打击假冒伪劣者,但是其在寻求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却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了知假买假行为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祥和 《商场现代化》2006,(22):271-272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买到假货,而这种买到假货的行为经常又是知假买假。这种知假买假的行为有三种表现形式。在发生了买假的纠纷时,消费者应该承担一定的举证明责任,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我们在买到假货而遭受到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努力寻求法律救济的同时,我们却处在另外一种尴尬的境地——知假买假违法。为了更好的防控假冒伪劣商品,应该把打假行为纳入公益诉讼的范围,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国家相关职能机关执法机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李芳  项黎宁 《消费导刊》2011,(15):119-119
近几年,对知假买假者索赔,有的法院予以支持,有的法院则不予支持。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有关“消费者”基本法律特征的规定,使人们对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身份产生了歧义。知假买假者作为消费者应该是确定无疑的,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王海这个标志性人物的出现和示范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一批知假买假然后向商家索赔获利的“职业消费者”。正是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出现和壮大,直接威胁到许多无意或者有意售假的商家的利益,从而使知假买假行为到底属不属于消费行为引起了广泛争议。《“知假买假”应该保护》成了目前社会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市场中知假买假者的打假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追求双倍赔偿而进行故意的知假买假行为曾一度在社会上引发了无数争议,对此问题至今仍无明确的定论。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知假买假行为,指出其所具的低成本性、高效益性,这都是其他打假手段所无可比拟的,做一种有效的打假手段,其也并未给社会带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理应纳入到受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20日,麦当劳宣布出售公司位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600家餐厅,几乎是麦当劳在这一地区多年积蓄的全部家底.  相似文献   

16.
“喂,工商局吗?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你们工商干部收费、罚款不给开票,没有钱就扣物品,……。” 94年8月12日晨,顺义县工商局接到这一举报电话。立即着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我们的干部、市场协管员中从不存在这个问题。经分析,初步断定有人冒充工商干部行骗。局领导当即责成监察科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此案。 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了许多当事人终于摸清了案情线索。他们立即在公安人员的配合下,直扑举报电话提供的嫌疑人住所——顺义镇赵古营村一出租民宅,抓获了这  相似文献   

17.
留神假招聘     
留神假招聘近来年,各种招聘人才的广告越来越多,一方面,人才的就职机会增多了;另一方面,人才被坑骗的事也日益多了……走向市场经济之后,"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现在,它竟然堂而皇之进入了市场。有些企业明着招聘,实为扩大企业的社会知名度。他们打出招聘的幌子,...  相似文献   

18.
从卖蛇药的还派生了一种卖蛇胆眼药的。北方人不相信蛇胆而相信熊胆,所卖的自然是“熊胆眼药”。卖药人吸引人围观的手法是“水上跑马”。即端一碗水,水面上浮着一些片状的东西,卖药人不停地敲打碗边,片状的东西便应声在水面上快速旋转。卖药人称其为“水上跑马”,说只有熊胆才能“水上跑马”。其实这片状的东西是染了色的樟脑精。卖药人还向围观的人们介绍:为什么称熊为“熊瞎子”。这是因为熊的视力不好,视力的营养全长到胆上去了,所以熊胆能治眼病。  相似文献   

19.
所谓假医假药或无行医资质,或无行医技能,或无行医执照,或无行医固定常说的非法行医者。假药,就不言而喻了,包括那些名不符实、夸大疗效的药类。这些假医假药多活动于都市的城乡结合部。有的假医租间农民房开黑门诊,有的干脆在小旅馆内行医。卖假药的一般还沿袭传统卖野药的方法,在街头路口推销“灵丹妙药”。这些假医假药主要为了骗钱,所开的处方和所卖的药一般无关痛痒,  相似文献   

20.
关沧海 《大经贸》2009,(8):74-74
随着中国产品出口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开始逐渐适应海外各国针对不同产品在安全质量方面所制定的法令法规,和海外买家对供货商自身生产能力和管理体系所提出的各类认证要求。在正规检测和认证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报告和证书混入市场。近年来,SGS通标公司发现伪造SGS出具的检验、测试报告和认证证书的造假现象日益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