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的机构改革建议。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成立,加上原有的“证监会”、“保监会”,标志着我国一个完善的、以分业管理为特征的金融监管格局已经形成。“银监会”的成立,将有利于增强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对银行业的监管,保障银行业的稳健、高效运行。针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进的新格局,以下三个具体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妥善处理:一是以实施货币政策为核心的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的相互配合问题,即人民银行与…  相似文献   

2.
行业合作对我国金融监管的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1998年,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我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现在是分出来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行业进行分业监管的体系.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变革以及金融行业合作的迅速发展,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正受到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监管机构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监管理念,并采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以寻求有效的监管途径。面对金融监管的演进及其呈现的新趋势,我国监管当局应积极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和银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金融监管的制度与方法,提高我国的金融监管水平,以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行金融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春峰 《经济界》2009,(1):60-64
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的正式设立,也是将金融监管业务正式从中央银行的业务领域中分离出来。在现行的分业经营体制下,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究竟应该合二为一还是分开执行,在理论界也存在着争论。本文分别从逻辑的一致性和现实的冲突性两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执行与金融监管行为之间的关系,突出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融与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实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伴随经济转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由统一监管发展为现在的分业监管。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即"一行三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确立。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分工合作的金融监管体系有监管专业化优势,监管主体之间权责明确,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突出监管重点,提高对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效率,总体上是有效的。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杨静  王卓  李慧妍 《企业导报》2014,(10):35-35
近年来,有关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讨论逐渐成为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1997年英国成立金融服务管理局为标志,各国出现了分离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并成立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新趋势。本文以2003年银监会成立标志着分业监管的确立为出发点,分析了这样的体制对中国发展的裨益,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在如今混业时代,这样的体制带来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金融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步建立与活跃起来.基于金融市场存在诸如严重的负外部性(即金融机构破产倒闭的连锁反应)、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完全竞争等市场失灵与市场不完全的现象,金融管制也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外的经验教训表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一国的金融市场越是发达,它的金融监管体系就越全面、越完善.没有监管或监管不力的金融市场,是无法正常运作和达到市场效率的.从1998年设立证监会、保监会到2003年成立银监会,中国金融监管的权利基本完成了从中央银行分离的过程.这是对50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集货币政策、金融监管职能于一身的"大一统"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监管体系,比较全面地覆盖了银行一证券-保险三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巴塞尔协议Ⅲ》是巴塞尔委员会在金融危机后针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最新改革方案,协议把对流动性风险监管提到了与资本监管同样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金融监管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协议Ⅲ》的背景下研究我国的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走向,对于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业稳健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银监会挂牌成立2003年4月28日,在是否应把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的争论声中,银监会挂牌成立,正式开始履行从人民银行接管的微观层面的监管职责,加上原先已有的“证监会”、“保监会”,一个完整的金融监管体系终于宣告成型。背景是,银行监管水平亟待提高,而提高监管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有效性特征,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我国金融监管的集中型监管体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