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偿二代更加全面地度量了再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本文首次基于中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改革的视角,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再保险安排对财险公司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再保险能够显著提升财险公司成本效率,且非比例分保提升效率的效果优于比例分保;偿二代下再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得以增强,再保险安排尤其是非比例分保安排提升效率的能力显著增强、空间显著增大.因此通过再保险尤其是非比例分保,中国财险市场仍具有较大的提升成本效率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保险作为保险业务的补充,在保险业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单独披露再保险业务十分必要.《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以下简称再保险合同准则)对再保险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核算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结合该准则对再保险合同分保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杨经福 《商业研究》2001,(4):124-126
我国再保险市场才开始恢复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同时却出现了国内分保能力过剩,资源利用不足的状况,致使再保险市场主体效率低下,再保险市场发展缓慢。加入WTO后我国再保险市场将首先成为国内外保险集团竞争的战略高地,再保险主体同时面临巨大的挑战与难得的机遇。加快中国再保险业的发展,规范落后的民族再保险主体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4.
张娓 《商场现代化》2006,(12):56-57
2006年再保险法定分保全面取消,加之外资再保险公司的进入,我国再保险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我国再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其面临的重重困难:市场容量的狭小、技术与人才的缺乏以及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本文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如适量增加再保险经营的主体、加强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合理发展分保业务、重视培养人才和完善政策法律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再保险市场价格上涨和供给方式由比例分保向超赔分保转变.国内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也产生了很多不适应的症状。本文基于对这些症状的深入分析和对症结的梳理.结合以再保险方式来平衡公司内部经营风险的管理特性,阐述应建立以内部溢额比例合约为主体的再保险管理改革方案,并对这种再保险管理体系的架构进行了简要介绍,这对当前的再保险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风兰 《商业会计》2012,(11):54-55
《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对分出业务会计核算没有能够充分反映再保险业务的本质特征,极有可能夸大资产规模。为此,通过在应收保费下设置分保往来及其三级明细账户来改进再保险分出业务核算,使得分保往来及所属三级明细账户的余额合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保费项目。  相似文献   

7.
在刚刚起步的中国再保险市场上,国有控股的中国再保险公司一直扮演着“幸福并孤独”的角色。如今入世大门敞开,“法定分保”的护身符将渐渐褪去,幕后等待已久的演员正准备登台,习惯了一家独舞的中国再保险市场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8.
杨明治 《中国物价》2010,(10):59-62
本文首次提出了公司再保险框架体系与公司经营考核等财务政策间的密切关系,分析了不同经营考核体制下的相应的再保险安排策略特性,以及不同再保险框架结构安排下的公司系统再保险组织结构和相应再保险管理体系。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价格上涨和供给方式由比例分保向超赔分保转变的形势下,分析并理顺上述关系,有助于我们降低再保险成本支出,并消除很多目前由于再保险市场变化而带来的国内保险企业在风险管理模式上的诸多不适应症状.对当前彤蛰下的再保险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景宝 《市场周刊》2004,(10):48-50
法定分保政策调整使中国再保险公司面临商业业务的挑战。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使中国再保险公司独家垄断的局面将被打破,面对的将是日益激烈的竞争。研究从再保险的市场相关问题、公、组织司导向、管理参与者性条件及战略营销计划控制等探讨了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发展策略。对经营机制的转换提出完善中国再保险公司的主体地位、企业再造、产品的创新和再保险市场整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保险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处于世界前列的今天,我国的再保险制度及再保险市场的完善和成熟程度仍然是一块巨大的短板。然而再保险的分散风险等作用决定了其在一个信用体系国家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处于保险行业生态系统的顶端的再保险(不考虑再再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实力的象征,因此中国如何完善再保险市场发展模式、监管信用风险从而为世界再保险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进而进一步促进各国再保险的发展,是目前亟待分析和急需实践的问题。文章从再保险的意义(包括传统再保险和非传统再保险)、发展历程(包括国际和国内)、我国再保险市场现状分析、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运用SWOT分析方法等观点对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会计》2007,(1):5-5
为了加强对境内外资保险公司与其关联企业从事再保险交易的监管,保监会最近向各外资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强外资保险公司与关联企业从事再保险交易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通知》首次明确要求,任何一家在我国境内设立和营业的合资保险公司、外国独资保险公司、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如与其境内的关联企业之间安排商业分保,均须及时详尽地向保监会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商》2016,(5)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保险市场不断壮大,但与此同时,我国再保险市场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协调度低并且再保险市场欠完善。本文从中国再保险行业存在的保险人分散风险意识薄弱、保险产品创新度低等问题入手,分析中国保险行业与再保险行业间的差距及再保险行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保险作为保险业务的补充,在保险业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单独披露再保险业务十分必要。新会计准则明确把保险合同分为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并分别制订了两个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对保险与再保险的业务处理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再保险作为保险业务的补充,在保险业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单独披露再保险业务十分必要。新会计准则明确把保险合同分为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并分别制订了两个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对保险与再保险的业务处理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产险公司的再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产险公司正确制定分保策略及监管部门有效控制行业风险极其必要。基于对保险公司再保需求的动因及我国保险业市场环境的分析,本文将我国产险公司的再保需求视为受实际业务所驱动,基本为转移重大保险风险的再保险业务,并从实际业务角度出发,利用我国32家产险公司2001-2007年保险业务的非平衡面板数据(unbalanced panel data),对我国产险公司的再保分出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我国产险公司再保分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再保险监管分为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两种基本方法,现阶段我国应构建以间接监管为主、直接监管为辅的再保险监管框架。在此框架中,直接监管措施原则上只针对本国再保险人;间接监管措施是该框架的监管重心所在,其核心问题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原保险人的再保险交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刘晓敬 《北方经贸》2002,(12):83-84
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国内再保险市场结构将发生重大的调整 ,民族再保险主体的体制以及保险产业发展政策将受到全面挑战。作者就我国再保险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再保险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北京保险服务贸易收入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但一直存在贸易逆差逐年扩大、分保业务大量外流、进出口货运险与船东互助险流失严重、涉外人身保险服务能力弱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保险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较低,国内保险公司实力较弱,再保险市场容量不足,企业对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条款认识不足等,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保险服务企业构建国际化的保险机构、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及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作为保险中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保险中介在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再保险中介是由再保险经纪人来体现的,因此本文选择从再保险经纪人制度建设来阐述我国再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环节的保险业直接决定了一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和完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相比,中国的保险市场尚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在与发达国家保险市场的对比之后,在从业人员素质、诚信缺失、精算技术、再保险市场和行业监管几个方面论述中国保险市场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