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雪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3):167-168
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都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披露质量不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动机也不够强。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解决各方信息不对称、增强投资者的决策有效性等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仍存在很多不足。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我国各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司2012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法,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迫切需要,上市公司有了健全、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会计报表披露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便能保证其真实、正确。然而,从大多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内容来看都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披露质量不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度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建设规范。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先后发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公司董事会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评价意见。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虽然《指引》要求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不成熟,深交所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要求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均须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仅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属于强制性披露范畴,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目前仍然属于自愿性披露范畴。本文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7-2009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较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较简单,缺乏自愿披露的动力,这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机制问题。应建立由管理当局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机制,以加强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促使上市公司注重内部控制管理,进而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公司治理非常重要,但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普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很多公司存在重形式、轻内容、过于模式化的问题,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迫切需要,上市公司只有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其年度报告、临时报告等披露信息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才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证。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必要性、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冯梅笑 《北方经贸》2013,(3):126-127
随着内部控制规范的颁布,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自愿性披露改为强制性披露,本文主要对深市上市公司2009年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进行了分析,特别关注其内被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要求我国沪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性信息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以收集到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据为基础,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内部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对提高上市公司管理者信息披露意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进步明显,但由于企业管理者、社会投资者及外部监督者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上市公司存在报告披露主体不清、格式不规范、审核比例低且结论不一致等问题。上市公司应加速提高对自我评价报告的重视程度,加快制定统一的报告披露标准,大力培育外部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增强监管力度,从而有效提升自我评价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2008年和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状况与2008年相比有所改善,同时发现所披露的报告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问题.文章以2014~2015年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内部控制缺陷具体内容及内部控制缺陷整改等三个角度揭示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质量,从而提出从法律层面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及建立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内控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的法律及控制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的积极性较低、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等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选择性。应通过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李宏 《商》2015,(2):21-22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硬性要求,尤其是信息披露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体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为此,本文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以期推动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渠浩阁 《现代商业》2014,(30):242-243
2012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范围由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8家公司和证监会、银监会推荐的216家公司扩大到整个沪深两市。2013年是强制性披露的第二年,经过一年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规范后,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呈递增趋势。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数量明显下降,强制性披露或对于上市公司改进其内部控制缺陷的积极作用。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质量仍有待提高,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措施有必要具体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08和09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鉴证报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样本公司累计超额收益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披露前后,股票市场反应不显著,说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信息含量不足,应从政策上积极推进和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信息能够反映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架构,对管理质量的保证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信息披露机制提供参考,从而阐扬内部控制信息在证券市场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6年A股上市公司化工板块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动力不足。同时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导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玉英  朱璐华 《消费导刊》2013,(2):75-75,77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沪主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表明,"强制披露"的执行力不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属于"规范推动"或"通知推动",而且自评报告的"自信度"比较高,同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随意性强,业务依据和判断标准不一致。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上市公司、监管方和注册会计师的长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