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健康人力资本与性别工资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刘国恩 《南方经济》2010,28(9):73-84
现有对性别工资差异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教育、经验等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健康人力资本的作用。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将健康人力资本引入工资决定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健康人力资本对工资的影响以及性别工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健康人力资本是影响我国居民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工资差异,女性工资显著低于男性;利用Oaxaca—Cotton的分解方法发现性别工资差异中大约只有20%可以被个体特征合理解释,余下的部分被认为是对女性的歧视和没能观测到的因素所致。健康人力资本对工资的边际贡献在性别之间的差异是性别工资差异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内容文章利用非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方法对2011年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外来劳动力群体中,性别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经变得不太显著,但在职业方面针对女性外来劳动力的“粘性地板”现象仍然十分突出.(2)人力资本禀赋和就业职业特征对男性与女性外来劳动力工资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不同收入分位数上的影响系数也有明显的差异.(3)性别歧视是造成外来劳动力性别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而男性与女性劳动者工作经验的差距以及工作经验收益率的差异已经取代教育因素成为了性别收入差距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周春芳  苏群 《南方经济》2018,37(7):96-112
文章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比较了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不断扩大,其中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全方位扩大,且低分位数上的增速最快,致使2013年其各分位数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超过城镇职工。其中,低收入城镇职工与中等收入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具有相似特征。第二,系数效应是造成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因素,两个群体的性别歧视均有所增强。但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群体的性别歧视较大且增速较快。由于低收入群体中性别歧视的快速增长,城镇劳动力市场中遭受性别歧视最严重的群体由2002年的高收入的城镇女性职工和高收入的女性农民工,转变为2013年中等收入的女性农民工和低收入的城镇女性职工。第三,尽管针对中高收入城镇女性职工的市场前歧视和市场歧视均有所弱化,但低收入的城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及其回报率仍低于同类男性,呈现与女性农民工相似的特点。上述结果意味着,城镇劳动力市场中不同户籍、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别化的性别干预政策。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探讨了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人力资本与就业状态的关系。以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和职业满意度为着眼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一手数据,量化高校对各个方面人力资本的培养,并将劳动力市场按工作单位的性质分为四类,试图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类探讨我国高校培养人力资本的方向是否能够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大学教育怎样更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市场化改革中的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及歧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国俊 《南方经济》2011,29(3):3-15
以往文献认为,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会逐渐消除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然而本文发现这一结论并不适用于目前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通过对不同市场化程度企业工作的河北省2007届大学毕业生抽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不但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明显扩大,而且歧视尤其是反向歧视所占比重也在加剧。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受传统文化影响程度还远远大于市场竞争作用的发挥。故只有进一步加大市场竞争,才能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因素。  相似文献   

6.
甘春华 《特区经济》2008,(2):281-282
工资差别按照形成原因可归结为两种:市场性工资差别和非市场性工资差别。前者包括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以及行业工资差别,后者包括歧视性工资差别和制度性工资差别。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这几类工资差别的研究进展情况,得出结论:我国的竞争性工资差别小于其他国家,由劳动力市场分割导致的垄断性工资差别是我国工资差别的主要形成原因。调节工资差别的关键是培育其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构建了国际贸易影响分技能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理论模型,并运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进行均值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总体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国际贸易虽扩大了性别工资差距,但对分技能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贸易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有缩小作用,对高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有扩大作用;就不同地区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国际贸易提高了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并有助于缓解该地区的性别工资差距,但对内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高有不利影响;就分技能的分位数性别工资差距而言,在工资分布的不同位置上,国际贸易总是在扩大高技能劳动力的性别工资差距,同时国际贸易有缩小工资分布中的中低端低技能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作用,这大致印证了上述均值回归的结果。基于以上结论,在贸易促使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即便高技能女性有时也难以从贸易中获得和男性均等的利益,虽然改善女性的个体特征(如受教育程度)有助于缓解性别工资差距的问题,但只有政府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完善社保制度,才能为解决性别工资差距建立更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双重劳动力市场是我国二元经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反应,随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城乡人力资本差别将逐步缩小,劳动供给弹性有逐渐缩小和趋同的趋势,双重劳动力市场最终将会被劳动力一体化市场所取代,其前提条件是加强农民工文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工资和福利水平,降低进城门槛和减少转移成本,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各种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2010、2013年的数据,估算就读重点高中对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的影响。研究表明,给定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高中前的学业表现,毕业于省重点高中的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高出了约17%。重点高中起作用的主要渠道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取得了更高的高考成绩并上了更好的大学和专业,这解释了约10个百分点的重点高中回报率。我们可以观测到高中阶段和大学期间的其他人力资本变量(如成绩排名等)贡献都很小,加起来不到1个百分点。因此,有将近5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可以归为我们不可观测的能力(如自信心、表达沟通能力)或社会资源(如社交网络)的回报。此外,重点高中回报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年度差别。  相似文献   

10.
数字革命催生的平台经济以强大的就业效应重塑劳动力就业形态和收入分配机制,为缩小性别收入差距带来契机。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平台经济发展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女性就业条件、削弱女性家庭责任限制、便利女性就业搜寻及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平台经济提高了女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给女性劳动者带来比男性更大幅度的收入增长,从而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性别收入差距缩小效果对已婚、中低技能、受雇型及服务行业的劳动者群体更为明显;当今劳动力市场上禀赋收益率差异(性别歧视)依然是性别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来源,女性具备的平台经济接入优势和回报率优势都对性别收入差距起到收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