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于汝民 《天津经济》2001,(12):30-33
1997年,中央宣布了对天津的城市定位:“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在天津城市定位中,把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联系在一起提出,可见港口在天津市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重要地位,如何认识天津港的发展对天津市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作用,做好港口经济这篇大文章,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25年来,天津口岸建设得到空前发展。特别是天津海港、空港口岸为天津发展外向型经济,建设国际港口大都市发挥了巨大促进作用。天津海港已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货物出海通道天津港是我国第一家实行领导体制改革的港口。20世纪70至80年代,国门初开,贸易巨增,全国各海港口普遍存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港口及港口城市在资源配置和物资流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作用。在北方经济发展格局中,面对自身所具有的港口资源,天津应进一步发挥港口资源及港口城市功能优势,协调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的关系,充分发挥天津港的核心战略资源的比较优势.实现天津经济发展发展战略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港口经济》2013,(4):5-7
港口资源是天津的核心战略资源和最大优势,做好港口经济这篇文章,对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实现中央对天津城市的定位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天津港要加快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将天津建成拥有世界一流大港、口岸服务功能完善、对外交流合作活跃、高度开放的国际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5.
天津目标:国际港口大都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天津港将迎来新港重新开港50周年大庆。当年的塘沽新港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第一个港口重点工程,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和支持。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天津港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于6月26日到天津港调研,指出天津市的三大目标之一是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大都市,要加快港口的建设,利用港口的发展来带动天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际港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港口发展1.港口城市是以港口为开放的重要门户,以腹地和临港临海产业群为依托,以比较发达的商贸、金融、物流等港口经济为主导,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港口城市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港城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王海平、刘秉镰编著的《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是最新的一部专门探索研究港口与港城之间经济关系的著作。该书的出版发行引起业内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这部专著紧扣港口与港城的互动作用,以天津港  相似文献   

8.
天津港城经济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城关系是港口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应成为港城关系的核心。城市经济活动的扩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完善,为港口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而港口的发展,其经济职能的发挥,又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对天津的港城关系加以认真地梳理,有助于我们充分地认识天津港在天津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港城关系,保证天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加速天津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这既是对天津的城市功能定位,也是天津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应该在积极探索国际化港口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天津的优势和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快天津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  相似文献   

10.
在喜迎丰收的金秋时节,创新办刊的《港口经济》以增加内页的新貌与读者见面了。内页的增加,扩充了刊物的容量,为更多的与港口经济相关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经验提供了发表的空间,加大了刊物的信息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港口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湛江港的重要指示,在全国港口城市和港航系统反响强烈,抢抓机遇,理清发展思路,充分认识港口在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共识。天津市常务副市长夏宝龙多次到天津港调研,对加快天津港发展,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深水大港提出要求,要把天津港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1.
港口经济与上海港口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港口及临近区域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港口相关产业为支撑、海陆腹地为依托,展开生产力布局,发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特色经济,以实现彼此间相关联系、密切协调、有机结合、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繁荣的开放型、优选型经济模式。略观港口经济的发展史,就其与现代物流业在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联动效应,可得出以下认识。1.港口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经济中心———港口城市的建设经济中心形成的关键在于其所依托的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产生要依托城市…  相似文献   

12.
韩勇 《港口经济》2004,(1):60-61
釜山位于韩国的东南沿海,东南濒临朝鲜海峡,西临洛东江,与日本对马岛相对峙,是韩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釜山不但是天然良港,而且是韩国第二大城市,在近现代因为与日本、俄罗斯以及太平洋国家的经济、文化关系日益增强,发展特别迅速,2002年亚运会更使釜山成为一  相似文献   

13.
区港联动:我国主要港口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港口与保税区--我国对外贸易的通道与桥梁 2003年,大陆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8亿吨,比2002年增长18.6%,上海、大连、秦皇岛、天津、宁波、青岛、广州、深圳等八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均超过亿吨,加上香港、高雄,我国亿吨大港已占世界亿吨大港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超过3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港.2003年全国集装箱运输完成4800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一,比2002年增长31%,其中上海、深圳港完成1128万标箱和1062万标箱,分别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第三和第四.香港突破2000万标箱,雄踞全球龙头老大.港口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有140多个,中国已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海运协定,已有30多个国家近百家境外航运公司获准在中国港口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港口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现代综合物流已成为国际运输业的发展潮流,在发达国家更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部门。港口作为国际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和运输链中的枢纽,在现代物流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州港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综合性主枢纽港,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现代港口物流中心,已成为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一、广州港发展港口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广州港所处的珠江三角洲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珠江三角洲处于内地与东南亚的中心,依托国内市…  相似文献   

15.
发展南京港口物流抢占长江航运第一枢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投资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长三角特别是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对长三角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带来了新的机遇.加快推进南京港口物流发展,使之上规模、上水平,抢占长江航运物流第一枢纽,不仅对长三角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对南京港口自身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港口满意度排行榜与竞争力排行榜的公正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某网络媒体和某知名大学的研究所联手发布了<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指数排行榜>报告.排名前10位的港口分别是上海、深圳、青岛、宁波、广州、天津、厦门、大连、连云港和营口.据悉,此次中国港口综合竞争力评比从5个方面、13项指标进行分析,5个方面分别是:投资趋势、吞吐量、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状况和港口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港口产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第一,港口城市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枢纽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很有必要认真研究怎么能够发挥港口和港口城市的作用。在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内陆河港城市提出了一个方针叫做“两通起飞”,就是靠交通和流通起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20日,在厦门港引航员的引领下,马士基旗下的"爱玛·马士基"PS集装箱船成功靠泊其与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厦门港嵩屿港区1#集装箱泊位,成为该泊位试投产接卸的第一艘集装箱船舶.这不仅标志着厦门港已融入了全球航运专业化、大型化主流,成为全球集装箱航运网络的重要节点,更验证了在船舶大型化时代,厦门港与国际航运商合资建设、经营港口已成为一种必然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港口经济》2007,(12):37-38
1.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港口规模不断扩大 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我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现有水陆域面积近2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规划到2010年港口陆域总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上海是“一个龙头,四个中心”,其他城市就像群星拱月一样,被上海所吸引、所辐射、所带动。不要说南通、绍兴、扬州这样的地级市在与上海攀亲结缘,就是南京、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在积极地与上海拉近距离,加强合作。所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