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保基金境外投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经济前沿》2004,(8):44-46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社保基金目前的资产状况、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及其收益情况,明确了社保基金在资产保值、增值的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同时,针对日前社保基金获准投资海外资本市场的最新情况,文章提出,只有投资于国外资本市场才是社保基金实现其投资目标的最佳途径。文章进而指出,为了保证社保基金在海外投资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从社保基金自身机制、社保基金投资海外部分的管理、金额控制以及人才培养和储备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浅论证券投资的风险及规避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4)
证券投资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艺术,我国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较晚,总体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不完善。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证券投资没有什么万无一失特殊的策略技巧,但还是存在一些规律可以把握,如果投资人运用得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创业投资市场的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式创业资本是指私人股权资本市场中的非中介的投资资本,包括主要创业者股权资本、天使投资资本和其他投资资本。主要创业者股权资本,是指在创业企业中拥有最大股权份额和主要财务决策权威的创业者所投资的资本额;天使投资资本,是指富有人士通过股权合同---通常是普通股,向创业早期的企业提供直接金融援助的投资资本;其他投资资本,包括创业团队成员股权投资、家庭成员和朋友的股权投资。主要创业者股权资本和其他投资资本统称为初始内部融资。非正式创业资本市场,是一个没有中介组织的资本市场,它是创业者、投资者和富裕家庭直接向创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的市场。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季度层出不穷的经济数据,城镇居民投资热情是冷却还是回暖,把脉"十二五"开篇之年,国内投资市场短兵相接,面对诸多理财产品的此消彼长,投什么,怎么投,成为资本流众矢之的,而稳健的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环境里投资人群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让投资主体在短兵相接的投资"校场"里更冷静地选好自己的"兵器",花对兜里的银子。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价值投资是一直以来国际投资大师所倡导和成功所在,然而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却不时被质疑,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存在价值投资,以至于中国资本市场虽已进入近20年,但至今秉承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仍被怀疑,有的基金经理人甚至被嘲笑,本文就针对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的推出是我国资本市场壮大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场革命。它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投资理念、投资结构、投资策略和投资行为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这些影响对于投资者在新环境下转变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晓玲 《经济论坛》2007,(1):98-100
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币场为社保基金拓宽投资渠道、规避风险、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途径,社保基金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之一。由于社保基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其特有的属性决定了其安全性、分散化的投资原则,发达国家的社保基金通常采取指数化投资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自2001年人市以来备受各界的关注,2005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直接入市,社保直接投资A股以指数化运作方式为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未直接披露相关信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发布的《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年度报告》中直接投资包括指数化投资。证券媒体对此有报道。此现象可视为指数化投资的操作技巧)。在获准2006年5月1日后到海外资本市场投资之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对海外投资的要求也是进行指数化投资(详情请查阅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网站2006年4月29日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关于选聘境外投资管理人的公告》)。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是否能获得预期的效应值得我们研究,以为今后我国规模日益增长的社保基金的证券投资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价值投资是一直以来国际投资大师所倡导和成功所在,然而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却不时被质疑,更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不存在价值投资,以至于中国资本市场虽已度过近20个年头,但至今秉承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仍被怀疑,有的基金经理人甚至被嘲笑,本文试图对资本市场的价值投资进行分析论述,以图对于广大股民投资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大规模投资,面对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毛丽冰  乔宠如 《经济》2015,(1):64-75
酝酿已久的"水十条"渐行渐近,媒体报道日趋密集:"个股春天已来临"、"2万亿治水盛宴将开席"、"将持续点燃环保板块投资热情"、"污水处理概念井喷"……几乎所有的关注都集中到了资本市场上。传说中2万亿的治理资金的确让各方资本都坐不住了。然而,大家是否还想起,重磅治污的"水十条"的初衷是什么?污水治理何时出成效?治污费花去了哪里?污水究竟应该如何治理?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11,(6):18-23
面对一季度层出不穷的经济数据,城镇居民投资热情是冷却还是回暖,把脉“十二五”开篇之年,国内投资市场短兵相接,面对诸多理财产品的此消彼长,投什么,怎么投,成为资本流众矢之的,而稳健的数据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环境里投资人群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让投资主体在短兵相接的投资“校场”里更冷静地选好自己的“兵器”,花对兜里的银子。  相似文献   

12.
王子鹰 《经济》2012,(6):118-119
笔者是从做期货开始接触到资本市场的,经历了多年的实盘交易下来,一个深刻体会就是如果纯用技术分析去做投资和交易的话,在部分时段是没问题的,但在一些特殊的阶段就会失效。如果只是就经济论经济,就资本论资本的话  相似文献   

13.
按照利用外资的理论,当一国的资本投放到另外一国境内时,便为东道国所利用.每当谈及对外直接投资,人们便认为资本(金)的输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如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内资本剩余而不得不去世界市场上寻找投资机会,大多数人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理由是我们正大力利用外国资金,怎么能拿出宝贵的外汇资金去别国投放,为他人所利用呢?但是,随着当代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革,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了新的内容.对外直接投资在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就已出现,其蓬勃发展的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60年-1980年间,发达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凌慧  卢庆华 《经济师》2004,(5):78-78
文章就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分析了将基金的一部分投资于资本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指出养老保险基金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 ,既可以使基金增值 ,又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的资本市场为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有效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5.
预期对中国资本市场作用和影响的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资本市场预期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预期作用和影响测定的方法有多种.本文运用市值测定预期法和从上海、深圳两地证券投资者预期指数对资本市场投资的作用和影响的测定可以看出,预期在资本市场上是广泛起作用和影响的.中国居民储蓄率很高,难以转化为资本市场投资,资本市场投资需求不足并且经常剧烈波动,这些现象都有预期的作用和影响.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重视中国资本市场预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刘纪鹏 《资本市场》2014,(10):16-16
振兴资本市场才是惠民生、调结构、向改革要红利的关键,同时也是未来崛起的中国梦,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主战场和关键所在。要对资本市场进行反哺,让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发挥出来。有了钱,人们才能在健康、医疗、就业等方面拥有话语权,这才是真正改革。  相似文献   

17.
余世文 《当代经济》2006,(10):78-79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资本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制约了社会保障基金的大规模投资,面对资本市场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社保基金投资资本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市场上,资本结构因子和交易费用对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投资组合模型缺乏实用的指导意义.基于改进的、含有资本结构因子和交易费用的CVaR投资组合模型的分析表明,资本结构因子和交易费用的变动会引起CVaR投资组合有效前沿的移动和上下限的变动.  相似文献   

19.
规范私募基金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力 《经济学家》2002,(1):127-128
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不仅表现在市场发育水平低,更主要地表现在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夹入了过多的非市场因素,以致使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机成分远远大于投资成分.投机是每个资本市场的必要构成要素,但我国资本市场中的投机有着深厚的制度根源,这些制度根源若不消除,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本市场中投机甚于投资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浅谈企业培训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立 《经济论坛》2009,(9):109-110
培训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同其他资本投资一样,既有收益,又有风险。我们既不能因为有风险而不去投资,又不能因为培训的风险总是存在就听之任之。要想规避培训风险,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的培训风险,由此制定合理的对策规避和减小企业的培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