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的重大创新点是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时代主题的内在规律.时代主题呼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破解时代主题的社会实践中催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并使社会实践取得成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完善,无不如此.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源性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将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黄德燕 《魅力中国》2010,(6):318-318,309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互动研究的四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20年前.在中国大地上开展的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今天.纪念这场讨论.有必要对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作进一步反思。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不断修正、继承和发展。回顾150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关于理论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矛盾关系作用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视角,把握这些矛盾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空间长期受到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挤压,面临萎缩淡化和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一困境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客观上也与我国经济发展特定阶段以及这门学科自身理论发展和创新有关。只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内核及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以其时代性和世界性回答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才能重新占领高校阵地,走出当前困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和强烈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向度上,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社会发展观都具有严谨的逻辑体系。在实践向度上,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社会发展观都是时代呼唤的结晶。在方法论向度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辩证法。坚定的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史观在当代中国最新理论诠释的科学发展观引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和组织社会学理论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丰厚理论基础。其中,高校党建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的运用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理论为大学生进行政治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提供了依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始终闪耀着真理光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不断发展的有力武器;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强的社会功能,组织社会学理论也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8.
周毅 《魅力中国》2011,(14):132-13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更新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不断变化的时代问题;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价值理念、理论方法、理论成果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而进步,同时不断完善、丰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教科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教科书这一理论形态发展变化中的内在统一性.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反复过程中,以理论形式和内容的阶段性转换表现出从教科书建构的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完全的教科书形态到完全的教科书形态,从教学对象面向社会精英群体到面向大众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历史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决定的.本文从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上入手,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和思想道德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的关系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渊源,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