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4年Myers提出融资的"啄序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先内部融资、再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在国外以后相关实证研究中,该理论得到进一步证明。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结论却与啄  相似文献   

2.
啄序理论在我国为何变成啄序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啄序理论(融资优序理论)是资本结构几个主要理论之一,按照该理论,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先内源融资,再外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先债权融资,再股权融资。从西方主要国家的融资结构来看,在内源、债权,股权这三种资金来源中,内源融资(净收入+折旧-股利)占绝大部分,其次为债权融资,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之和普遍超过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比例普遍较低。而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内源融资,从1998年后,股权再融资的规模已经与IPO发行规模不相上下。这与啄序理论的结论恰好相反,产生了啄序理论悖反。  相似文献   

3.
王天晴 《西部财会》2004,(4):18-19,22
新优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遵循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顺序。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异常:忽视内部融资。偏好股权融资。轻视债务融资。出现这种异常的融资行为是由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资本市场的“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着企业的市场价值。在纳税不为零的情况下,由于债券有“税盾”作用,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而纳税对仓业内部融资不俘在影响,这样就彤成了“啄食顺序理论”。企业理性的融资顺序应为:首先内部融资,然后才考虑外部融资,其中义以债务融资为先,而把股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但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往往是先股权融资再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即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存在明显的冲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本文通过分析纳税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希望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研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西方企业优先偏好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即所谓的优序融资理论。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不符合该理论,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后发现,我国当前特殊的资本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制度性因素影响,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西方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遵循先内部融资,后债务融资,最后才选择股权融资的顺序。但我国上市公司却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西方的融资理论和实际融资行为都截然相反。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因素入手,分析、归纳出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深层次原因。一、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机制的发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其成因 (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融资顺序逆转,严重依赖外源融资。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和西方有效资本市场的融资顺序,一般按照先内部融资、其次无风险或低风险的举债融资、最后是新的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则几乎与之相反,内源融资在上市公司融资中所占比重不到20%,远低于外源融资,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并非主要依靠自身的内部积累,上市公司创造盈利和自我扩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二,外源筹资比例不平衡,股权融资优先于债务融资,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约占外源融资的70%,远高于债权融资,存在严重的重股轻债现象,这有悖于优序融资结构原理。目前,我国的非上市公司偏好于争取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则偏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如不能如愿,则会改为具有延迟股权融资特征的可转换债券,设置宽松的转换条款,从而获得股权资本。  相似文献   

8.
一、文献回顾Myers和Majlu(f1984)提出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公司进行融资的顺序应是先内部资金,然后是低风险债务,最后才是权益融资。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却恰恰相反,一般表现为先股权融资后债务融资。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本是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动因。黄少安、张岗(2001)则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上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融资即一个公司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根据啄食理论,公司选择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其原因在于对财务信号和信息不对称的考虑。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主,其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留存收益——负债融资,与“啄食理论”相悖。纵观公司现金持有与负债融资关系的文献资料,大多是针对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的研究,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负债融资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将从负债结构(分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比重)、负债比重(负债占资产的比重)和债务来源三个方面分析负债融资对泛农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华杨 《价值工程》2011,30(4):150-150
根据现代西方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最优顺序是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则与他们的刚好相反。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并且运用数据表格分析来把握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的趋势发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并且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措施,这样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皮羽  皮若涵 《财会月刊》2011,(33):35-37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民营企业2010年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民营中小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对其业绩的影响,以及外部投资者行为对其融资结构的影响。分析发现,民营中小上市公司财务杠杆整体治理效应显著,债务治理效应可以形成可观测的财务绩效。同时,公司绩效变化可以影响公司融资结构:在公司业绩良好时,首先考虑内部融资,使用公司内部的利润盈余;其次利用无风险或低风险负债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这种融资顺序也符合融资优序理论。  相似文献   

12.
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将配股作为再融资的首选方案;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比较热衷的股票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比重大大高于债券融资。这与目前公认的peckingorderrule即先内部留存、后普通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与普通债券)、再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外部普通股权、优先股的融资顺序是相背离的,也与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选择有极大区别。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这一方式,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是融资成本方面的考虑;第二是我国在股份制改制过程中产权不明确导致的对管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跃 《事业财会》2005,(1):33-35
据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种偏好主要体现在上市公司将配股作为再融资的首选方案;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近年来比较热衷的股票融资方式;股票融资比重大大高于债券融资。这与目前公认的pecking orde rule即先内部留存、后普通债务(包括银行贷款与普通债券)、再可转换债券,最后是外部普通股权、优先股的融资顺序是相背离的,也与成熟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选择有极大区别。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资本结构理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4.
根据西方财务理论,企业融资的最优顺序是优先考虑自有资本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恰好与此相反。时此现状,我们进行了原因剖析。并提出加大上市公司债务比例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与传统的优序理论背道而驰,国内上市公司一般会优先选择股权融资,较少使用债务融资.事实上,在我国特殊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下,这种有悖“常规”的融资方式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制度和法律建设、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等多角度分析,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融资选择是“理性”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规范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先内部融资后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过去偏好股权融资,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内部融资。本文采用2000-2004年五年的最新数据,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符合样本要求的683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选择对融资顺序产生影响的18个指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以验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是否有变化及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规范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顺序是先内部融资后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过去偏好股权融资,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内部融资.本文采用2000-2004年五年的最新数据,通过对沪市上市公司符合样本要求的683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选择对融资顺序产生影响的18个指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以验证上市公司融资顺序是否有变化及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融资理论重点研究企业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本文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与传统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融资理论重点研究企业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本文重点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与传统融资优序理论相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为:先内部融资,然后发行债券,最后发行股票,这一先后顺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结构中都得到了证实,然而该理论却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情况相反,我国企业更偏向于股权融资,本文对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