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实现持续促进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目标。烟台市高新区自然环境优越,生态优势明显,有利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烟台市高新区的特点,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初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米江霞 《价值工程》2013,(33):319-320
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人类创造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人类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对自然价值的回归是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根据和哲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刘国华 《中外企业家》2012,(11):143-145
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雪晴 《价值工程》2014,(24):263-264
在科技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的当代,现代科技同生态文明呈现出的互动与冲突,呼唤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笔者从伦理和制度的视角探讨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以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周亚红 《活力》2009,(4):34-34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理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推行体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创新,理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体制创新和科学进步相联系,互助互动。在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在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系统的需求,同样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要求。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发展必然依循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原则,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纵观整个世界,环境污染,生态的破坏在继续,并且有的地方还变本加厉,人类仍然面临自然危机、 生态危机的威胁,人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举步维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是当今世界唯一能指引人们消除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只有充分认识自然的价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自然,才能维护和促进地球这个生命共同体的长久稳定与繁荣,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葛巧玉 《价值工程》2011,30(33):304-305
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对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提出要解决工业文明阶段的生态危机,必须要走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文明在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系统的需求,同样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要求.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发展必然依循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原则,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的召唤     
<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时代姗姗而至。人类征服自然的雄心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今,臭氧层空洞、冰山融化、厄尔尼诺现象时刻警醒着人们,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转型迫在眉睫,人类亟需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式发展是明智的选择。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创造财富的根基,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也是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南召县优越的自然条件,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南召县发展生态经济主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生态农业战略;以科技环保为抓手,实施生态工业战略;以碧水青山为取向,实施生态旅游战略。  相似文献   

12.
贾品荣 《企业研究》2012,(17):24-27
链式创新模式、技术组合模式、技术储备模式是节能环保企业的创新模式;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构成了基于技术创新的节能环保企业培育驱动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应重视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和基础性作用。发展基于技术创新的节能环保企业,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十七大报告当中。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新能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理顺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推行体制创新,尤其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体制创新,理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记者: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是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您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胡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长期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  相似文献   

16.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保障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具有重要意义,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要重点解决观念、规划、科技创新、发展与保护、机制和投入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保障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社会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等的保护。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环境现已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下,人类更应加强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它强调人类应当敬畏自然,不要贪婪地向自然索取.同时提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并且融入自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运用涉及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自然生态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切实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当下必须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马克主义生态观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路径,打造一条符合生态要求、结构合理、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李雪明 《活力》2012,(18):53-55
工业文明对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和非理性的征服,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促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与手段目的与归宿,二者是—种良性互动关系。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选择适宜的路径发展低碳经济,使之成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促进的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城镇化进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能源紧缺,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已迫在眉睫。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需要与相应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文章探讨了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模型验证了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科技创新的正向影响,并提出应在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农村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