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技术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并购方式,它的目的在于获取被并购方的技术能力,技术并购效应主要包括强化效应、研发效应、协同效应和经济效应。技术并购效应的实现有赖于并购后的研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组织整合,有效的整合可以使单个资源的效应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得整体效应大于单个效应简单的加总。本文对技术并购效应机理的分析弥补了现有对技术并购效应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并购是企业规模壮大、资本扩张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对企业并购成败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进行分析与整合非常重要。本文对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企业并购财务效应整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重点就并购后企业的运营整合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购企业应在运营战略、生产、供应链、技术与研发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运营整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点就并购后企业的运营整合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购企业应在运营战略、生产、供应链、技术与研发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运营整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就并购后企业的运营整合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购企业应在运营战略、生产、供应链、技术与研发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运营整合.  相似文献   

6.
本章文以高技术产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定量研究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并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007年的面板数据发现:由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它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表现出了两面性。从跨国并购到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以研发投入衡量吸收能力,运用文章关于吸收能力与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关系的六个假设命题,将跨国并购对研发投入的作用传导到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并购是物流业迅速成长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社会化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企业间的并购成为实现物流业规模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我国物流企业根据各自产品或服务不同可以选择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这三种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李子聪  王健 《商业时代》2006,(30):22-23
并购是物流业迅速成长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社会化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企业间的并购成为实现物流业规模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我国物流企业根据各自产品或服务不同可以选择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这三种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并购交易本身和并购后的整合都可以实现价值创造。并购交易本身的价值创造来源于横向并购交易所产生的市场势力、纵向交易中所降低的交易费用、混合并购交易所实现的产业效应和绕开进入壁垒以及多元化、预期效应等;并购后整合的价值创造源自于其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即管理、经营、财务及无形资产协同效应,这些都会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与创造。  相似文献   

10.
战略并购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是以国家和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以增强国家实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大于各自价值之和的新增价值为目的,包含并前规划、并购交易、并后整合全过程,通过协同效应(学习效应、规模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实现最终目标的并购.战略并购的动因包含引致性动因(共享资源和分散风险的诱导)和驱致性动因(国家和政府的驱动)两种.根据战略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社会影响力和技术能力的不同,企业战略并购可分为“高攀”型战略并购、“对等”型战略并购、“整合”型战略并购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余朋林  梅巧萍 《中国市场》2012,(15):44-46,80
本文分析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其并购整合的原因背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并购整合时应遵循的原则、整合的模式选择以及并购整合后的经济效应,并指出并购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日益突出技术寻求导向和连续性特征。本文首先分析企业连续并购的技术链补强战略、技术匹配战略和跨文化整合战略,在对连续并购活动中存在的跨文化整合、相关者利益协调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对以技术寻求为导向的我国企业连续并购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俊峰 《北方经贸》2004,(5):105-106
企业并购是整合资源、获取购并收益的重要举措。但在我国并购的热潮中发现企业并购后效益未上升反而下降。文章就其企业并购中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绩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长期绩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逐年扩大,但并购成功率并不高。面对并购的技术、政治和整合风险,建议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并购的可行性分析、提升政治沟通能力与并购的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多元化并购和非多元化并购两种不同的并购类型的价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绩效上升时管理者容易做出并购抉择;多元化并购后初期,企业面对一个崭新的行业,需要一个整合过程,我国企业这方面的能力有限,因此会在短期出现绩效下降的现象,但是,随着资源的有效整合,协同效应的发挥,经营风险的分散等正面因素的作用,会带来一定的价值提高;非多元化并购在并购后绩效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二元性特征以及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二重性,使得我国横向并购及纵向并购未能产生预期的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并购来获取技术和知识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医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专利数量是衡量一个医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文章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专利增量作为研发绩效指标,以是否发生技术并购、并购企业规模、并购次数、现有专利水平、研发强度为自变量,对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认为:技术并购对研发绩效有正面作用,而其它目的的并购对研发绩效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战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企业在实施并购后,虽然认识到了并购整合能提升企业价值和发挥财务效应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财务整合的战术,往往使并购事与愿违,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提出了并购整合要讲究一个中心,四项原则和三个到位的战术。  相似文献   

18.
陈明星 《商场现代化》2007,43(8):192-193
本文在分析企业以获得核心研发能力为动因的并购前提下,主要阐述主流并购理论如协同效应理论、效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在企业并购整合的过程中如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并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此类并购行为采取相应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蔡柏良 《江苏商论》2006,(12):108-110
西方学者普遍采用股票价格波动来衡量并购效应的方法不适宜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衡量,而应当借助财务指标分析,采取因子分析法构建财务指标综合得分模型。本文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三种类型的并购进行实证分析,普遍结果是并购效应并不明显。这充分说明企业并购决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简单相加,适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其中,并购后的整合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现状及其原因和国际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整合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分析并购整合后的经济效应,探讨并购整合的方式,并指出并购整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