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改善能源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注水开发是石油资源的主要开发手段之一。文章主要探究油田注水开发技术要求及油田注水开发机理,深度分析油田注水开发后期采油率影响因素,并从改良技术支持、加强环境分析、调整注采规模、优化注采方案、注采效果评价五个方面提出注水开发后期提升油田采油率的方法,旨在进一步优化油田开采环境,构建现代化可持续性注水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篇文章主要对油田注水开发模式进行介绍,先介绍两种常规注水模式,后介绍了油田超前注水,并以具体实例介绍该种开发模式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开发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证明油田注水开发的可行性,为今后注水开发模式在油田开采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很多油藏都需要运用注水开发技术来进行石油开采,促进油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文章主要对油田注水开发动态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开采出更多的石油资源,提高石油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油田的石油开采量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大部分油田进入了后期的注水开采阶段。文章主要对石油的注水开发油藏进行动态分析,以便于缓解后期石油开采产量下降的问题,探究注水后石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方案,以期推动我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而言,经过多年的石油开采,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可以利用多种采油技术进行油田的开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现有的热力采油技术和微生物采油技术等多种采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油田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对油田内部进行注水采油,这使得采油后期中不得不面对采油含水量高、采油率低等问题,进而影响油田开发工作。本文研究了油田开发过程中厚油层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及挖潜技术,并探讨了其实现的创新要点。  相似文献   

7.
在石油企业石油开发和采收的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影响采油速度与原油的采收效率.在长期的实践中,石油企业逐渐了解到稠油油藏中的非流体流变特性与注水开发的流特性质也是一种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在石油企业石油开采以及原油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本文就稠油油藏注水渗流特性与改善开发效果进行研究,以期对此方面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采工作中,提高采收率是其最终目的。目前老区块高含水油田开采工作已经进入到深度开采阶段,在对高含水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从其具体的分布入手,提高高含水油田的采收率。本文从老区块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阐述了各种靠注水技术来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并且对高含水油田实际采油工作中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低渗透油田的实际开发中,要用分层注水的工艺进行开发,借助分层注水提升石油开采的效率,在石油开采到中后期的阶段,分层注水的实际效果无法满足产能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分层注水的工艺,并解决产能落后的问题。提升油田生产的各方面效益。文章分析低渗透油田开采的分层注水技术,并分析分层注水日后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油田开发的实际发展是有一定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资源开采技术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油田开发也进入了高含水期,在此期间,确保石油资源的安全开采,石油企业必须着重优化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以此提升石油资源生产效益。文章对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石油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企业一定需要了解关于油藏地质的一些基本特征,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油田开发工作,为油田的开发提供可行的对策,对于油田的开发对策,是采油方案的核心部分,是油藏整体开发指标的重要保障,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关的油田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开发对策来合理的制定工程方案,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以某油田为例,介绍了该油藏的地质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希望通过本文能够给相关的工程人员带来帮助,提升我国石油开采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石油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石油行业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为其他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能源。加强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采油技术,对获得优质的石油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采油技术的研究直接影响着石油能源的开采数量以及开采质量,直接影响了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目前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面临的采油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对存在的传统采油技术展开详细的阐述,通过加强对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采油技术研究,提出新型的采油技术讨论,改进采油措施,降低能耗,提高采油效率,我后期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各种油田采油工程也越来越多。很多油井为了达到增产的目的,都会采用水驱采油技术,进入到开发的后期以后,油井含水率已经较高,增产效果不明显,对油井开采成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一些提升采油率的技术措施。为此,我将要在文章中对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提升采油率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采油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繁荣,各鸽国家都在快速发展,我国由于各行业的不断进步所带来的直接需求便是能源方面的需求大幅提高,而且石油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行业在进步时对于石油方面的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然而,我国的石油开发方面的进展却愈发难以满足各行业的要求。特别是我国的油田采油进展更是如此,这是因为在开采石油,随对于石油的开采技术以及质量都有着很高的标准以及严要求,这就决定了开采技术与开采石油的质量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进行采油。笔者就以我国油田采油技术里的管柱技术加以阐明解释,但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油田采油技术的提高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田开发的后期阶段通常会使用一些有助于提升油田采收率的措施和工业技术,并强化注水工业技术和优化采油工艺技术,获取油气产能的最大效益,从而有利于油田长时间实现高产量和稳定生产,实现油田开发最大经济效益与预期指标。所以,本文针对油田开发后期的油田注水模式,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强化油田开发生产后期的注水工艺技术,实现油田开发后期的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重工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重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水平井采油与一般的直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我国一些大型油田开采过程中,应用水平井进行开采石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水平井开采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比如说水平井开发初期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技术手段不够成熟等。文章针对水平井开发中油藏工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对石油开采行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延长油田是具备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能力的国内少有企业。它一直在开采石油的方面坚持着传统的采油工艺技术,并且也一直在创新着开采工艺。并将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际应用中,因此,近几年来,在经济效益方面以及开发效果方面得到了满意的成绩。但是在延长石油的上游端因为储量的问题一直受到制约出现了采油难度的加大问题。面对这个严重的问题延长石油积极应对,充分运用自身的技术的储备与规模的优势创新并改造采油工艺,渐渐地实现了采油量的提升,使得中下游的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延长石油产业的结构的调整,对今后的采油技术的指导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延长油田的立足点十分明确。首先,着重于石油与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加工,以及正综合发展化工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格局,使得石油与天然气的产业链延伸。其次,由于延长油田在陕北老区,可以向全省抓机遇,在省内以及省市周边地区建立有特色的工业园区,还可以实施一系列的重大项目,以加强延长石油集团的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最后,面向国内,加强本身的开放力度,同时也要与国外加强合作,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就会找到更多的资源以及更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石油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被誉为"工业的血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工业也正在不断发展进步,石油这一资源在工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田附近的地质环境对石油的开采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和高凝油的生产基地,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可供我国其他油田开发借鉴和参考。文章主要分析了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的地质问题,对不同类型的油田需要通过不同的开采策略,从而使石油开采企业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存在渗透率低,渗流缺乏规律性,弹性能量不足,注水效果不明显以及产油量不稳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技术层面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提高石油开采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越发依赖石油资源,在中国境内有着十分富足的石油资源。不过,根据当前实际调研来看,国家现今开发的大部分油田都处于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想要对现状进行改变,就要针对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的具体效果进行优化,才能够让石油产量保持稳定。文章主要研究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对现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升级,进而为高含水期油田注水开发带来更加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