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支付在大数据时代下迅速成为支付行业的中流砥柱,在业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当下,其背后也潜藏着一系列相关的监管风险问题,成为需密切关注的对象.本课题在分析我国移动支付风险监管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总结研究新加坡不断成熟的移动支付监管制度,以及英国在监管科技领域的进展情况,结合国情借鉴有效的监管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移动支付监管体系、规范和促进我国移动支付行业的平稳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智能手机快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移动支付或将成为新一代主导支付手段,同时也成为需要密切关注的监管对象。美国移动支付监管以支付效率、创新、安全、获得为目标,尤其关注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效率、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美国各类监管机构持续跟踪移动支付的监管新需求,移动支付业务得到了严密监管。以美国为借鉴,我国移动支付监管应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准入与业务双重监管、强化移动支付行业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迅猛,电子支付体系日趋完善,电子支付迎来了包括互联网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预付卡企业、银行卡收单企业在内的多元化运营主体并存的局面。电子支付成为支付体系中最活跃、最具发展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电子支付行业所带来的影响,正确评估其潜在风险,制定有效的监管政策,是监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移动支付(MobilePayment),就是通过无线连接,使用一种移动通信设备作为电子支付工具使付款人向收款人进行支付的一种电子方式转移。进入2010年后,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竞争者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相继涉足,为移动支付行业带来了崭新的契机。本文根据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移动支付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我国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用户使用移动设备(通常指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作为国家重要的对俄贸易口岸地区,近年来,牡丹江市借助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黑龙省创新发展"龙江丝路带"战略的有力契机,辖内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大力推广移动支付,有力促进贸易便利化,提高了支付服务水平。但是由于移动支付监管滞后,受理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阻碍了移动支付在口岸边境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牡丹江市为例,分析了移动支付发展迅速的原因,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冉俊 《武汉金融》2012,(7):66-68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产业飞速发展,市场规模急剧增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即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与之相反,监管体系却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动支付的健康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移动支付监管机制和政策引导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吸收借鉴了国外移动支付监管机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以创新监管促进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4G通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相比传统电子缴库方式,移动支付以操作简单快捷、运用场景广泛的支付特点成为我国支付体系中发展最快的新兴支付方式之一。本文从移动支付缴库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传统缴库方式与移动支付缴库方式的对比,找出影响我国移动支付缴库业务发展的问题,探索移动支付环境下的缴库路径。  相似文献   

8.
零售支付工具围绕"安全性和便捷性"以功能互补的方式交替向前发展,新技术也是推动支付工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技术创新推动下,准入技术壁垒和成本降低导致更多主体参与支付市场,零售支付工具新旧共存并逐步替代,零售支付工具的便捷高效程度和安全性监管难度同步提升。构建适应零售支付发展趋势的监管体系要以"规范发展与促进创新并重"为核心监管目标,以主体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完善监管规则体系和传导机制,实现有效监管状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参与主体逐渐多元化、产品不断丰富,移动支付产业正步入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商业发展模式不清晰、监管机制不完善、支付安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动支付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从商业模式、监管机制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月28日,新加坡《支付服务法案》正式实施。在这一法案下,"指定制度"和"许可制度"两条监管框架并行,并将电子支付和数字货币交易纳入监管范围。对我国新兴支付服务的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