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光气田的智能化建设,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化"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津津乐道的热词,实现普光气田智能化,成为普光气田的发展方向。智能化前景光明普光气田位于川东北,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海相气田,普光主体及周边已累计探明含气面积125.08平方公里、天然气地质储量4121.69亿立方米。普光气田核心业务主要涵盖天然气开采、  相似文献   

2.
<正>普光气田每年200万吨的硫黄投放市场,给下游磷化工行业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硫资源,还有做强做大的发展信心。2010年,普光气田投产之际,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应部副部长陈立军正住在普光镇铜坎村一个简陋的农家宾馆里。从湖北荆门到普光气田,千里之遥。但是为了能与普光气田签订硫黄供应合同,陈立军在这里"蜗居"了近一年时间。不仅是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普光气田硫黄的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普光气田主体开发地面集输工程原料气中H2S气体平均含量为14.61%,CO2气体平均含量为9.21%,属超高含硫气田,由于H2S气体的剧毒性、H2S及CO2气体的高腐蚀性、为保证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管道的长期安全生产运行,必须做好集输管道的腐蚀控制。本文针对中国石化普光气田高含硫、复杂地形、人口密集、全湿气输送的地面集输系统,重点介绍了“抗硫碳钢+缓蚀剂+阴极保护+腐蚀监测”的综合腐蚀控制及监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普光气田的安全投运,初步总结和评价了投产运行后腐蚀控制与监测的实际效果,为今后国内高含硫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问世界上监控最密集的地方在哪里?普光气田应算一个。哪怕冒出一个小天然气泡,也逃不过全天候、先进、精密监控的"法眼"。今年春节前,普光气田301集气站员工李力和郝晓磊被评为普光分公司"最佳安全伙伴"。在集气场站、在涉硫岗位,两人一组,建立像伙伴一样的互助关系,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确保操作安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这种现场安全管理模式,是普光气田在安全控制管理方面的一大创新。普光分公司HSE监督管理部主任熊良淦说:"对于高含硫化氢的普光气田来说,安全工作是开发管理的头  相似文献   

5.
<正>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形成的产业链,拉动了周边地区社会就业,为劳动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普光气田开发不仅带活了当地经济,也带动了下游产业发展。在普光气田所在地,商场超市、物流运输、乡村旅游、环卫清洁等服务业蓬勃兴起,为当地人才劳动力市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家门口就业,打工族形成返乡潮罗和胜、李廷珍夫妇是宣汉县普光镇铜坎村村民。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前,两口子一直在广东东莞打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以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优化生产运行,统筹安排管线、站场、联合装置检修等施工项目,将各种施工作业对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并积极实施井筒解堵、过油管深穿透等气井挖潜措施,不断提升气田生产能力。截至6月28日,生产井口气42.72亿立方米,净化天然气31.68亿立方米,外销商品气29.8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普光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实施有效的腐蚀监测,针对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的特点,从腐蚀监测目的出发,设计腐蚀监测方案,确定腐蚀监测点,运用腐蚀挂片、电阻探针、水分析等先进的监测技术和分析手段,对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进行综合的腐蚀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主要在硫沉积与积液部位发生了点蚀,但整体腐蚀速率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以内,防止存在积液和沉积物的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局部腐蚀是目前腐蚀与防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8.
一套创新技术,敲开坚冰,为万亿立方米高含硫天然气资源找到了开发路径;一套创新技术,接通"国脉",把"毒气"变成"福气",惠及两亿人口、上千家企业。今年1月18日,普光"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中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体石化人的自豪与骄傲。普光气田的技术突破,是我国石油工业科技创新的一大壮举。该  相似文献   

9.
<正>普光气田建成年产200余万吨硫黄基地,为川渝地区相关物流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作为国内最大的硫黄生产基地,普光气田每年生产硫黄200多万吨,占同期国内硫黄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普光气田庞大的硫黄产销量在为我国化肥行业提供稳定原料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带动、激活了川渝地区的物流产业。近年,在川渝地区,以普光气田为"龙头",国营、民企和个体经营户多主体参与,铁路、河运、  相似文献   

10.
"像开发普光这类腐蚀环境极端恶劣的高产气田,如果对腐蚀与防护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石油管材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坦言。"一流的腐蚀防护技术,就像是封闭高含硫天然气这只‘毒老虎’的铁笼子,只有笼子扎得牢、抗‘毒’能力强,才能让‘毒老虎’温顺。"普光分公司天然气技术管理部防腐工程技术科副科长欧天雄说,"否则,气田开发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靖边气田部分气井井筒较脏、油套压差逐渐增大、气井产能下降快、存在井筒及储层堵塞趋势的问题,以分析堵塞物的化学成分及堵塞机理为依托,提出了气井井筒解堵由"治"转为"防"的技术思路,即对于部分有井下堵塞趋势的生产井,采取以周期性多次少量加注解堵剂的方式清除井筒及近井地带储层堵塞物,使气井恢复产能并保持正常生产。通过在靖边气田4口气井的现场试验应用,表明该工艺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起到清洗井筒垢物、恢复气井产能、降低井筒堵塞井后期治理成本的目的,达到降本增效、预防气井堵塞的目的,为气井持续稳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普光气田是勘探分公司成立之后发现的第一个气田。20年来,勘探分公司优秀的油气勘探者积极发扬以理论创新、科技进步和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普光精神,在普光气田发现之后,又发现了元坝、涪陵、綦江等7个大中型气田。普光精神之根——理论创新自2 0世纪5 0年代起,几代石油人在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主要构造带高点先后打过21口探井,但均未取得突破。当时,有地质理论认为,中国石化展开勘探的宣汉—达县一带,在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上大部分处于海槽中心部位,是最没有勘探希望的地区,也是海相油气勘探的“禁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普光气田管理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运用系统整合的理论,对中国石化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现有的体系进行分析,开展管理标准体系研究,优化管理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建立了与普光分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战略规划、企业文化相一致,与分公司管理体制相吻合,与经营管理机制相协调的科学、先进、高效的管理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在四川宣汉县境内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经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定:截至2005年末,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1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经国家储量评审委员会审定,到2005年末,普光气田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0.7亿立方米,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立方米。普光气田成为迄今我国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也是我国最大的5个2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气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建学校、扩医院、修公路、架桥梁,普光开发建设不忘改善当地民生。"对我们大山里的村民来说,最发愁的莫过于上学难、出门难、看病难,如今学校和城市里的一样,公路通到家门口,医疗保障设备先进,老汉我也赶上好日子了!"普光镇铜坎村村民付光伟笑呵呵地说。普光气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坚守"办好一个项目,造福一方人民"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给当地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让气田开发成为百姓福祉。  相似文献   

17.
以普光高含硫化氢气田为例,介绍了孔板流量计在高酸性气田集输站场单井加热炉、计量分离器、外输管线处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孔板流量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的原因,阐述了导压系统容易发生的引压管积液、引压管堵塞、节流装置冲刷磨蚀、密封圈、平衡阀渗漏等问题。现场实施的维护保养、溶硫解堵、蒸汽解堵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普光气田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加快智能化气田建设,不断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只需轻点鼠标,现场所有施工人员的移动位置、违章记录等动态信息就能一目了然。如果有人闯入危险场所,电脑监控屏幕上红色警示灯就会亮起,我们会派人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日前,在中原油田普光气田生产管理中心4楼的办公室,天然气净化厂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胡文明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化一直受上游资源储量、产量相对较少的困扰。2003年,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发现了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普光气田的发现被公认为我国海相勘探的一个重大突破,它揭开了中国石化天然气大发展战略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普光气田产出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高达15%,二氧化碳含量高达8%,集剧毒与强腐蚀性于一体,必须先净化处理,否则绝对不能进入长输管线,更不要说进入千家万户的灶台。员工形象地将天然气净化处理比喻为给天然气"洗澡"。2013年2月底,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累计生产硫黄突破500万吨,占国内同期硫黄总产量的44.56%。与产量同步提高的是,硫黄产品纯度由2012年的99.95%提高到99.96%,达到国标工业硫黄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